【精华】外婆的作文合集10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外婆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外婆的作文 篇1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就要到了,我们准备去绍兴看望外公外婆。
由于离他们有些远,一年到头我们去不了多少次,见不了几次面。每次见到他们,都觉得他们变了。这一次也一样,我发现他们又被晒黑了一些,脸上的皱纹又多了几条。我对他们说:“外公外婆,今天是重阳节,祝你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外公听了我的话,连连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吃完午饭,趁大家都在一起聊天,我觉得自己该表现表现了。于是我走到外婆身边,对她说:“外婆,你累了,我来给你捶捶背吧。”“好啊。”就这样,我开始了下午的活动。我不仅给外婆捶背,而且给外公按摩。他们老了,我应该多关心他们。妹妹看到我的动作,也跑过来帮我,乐得大家哈哈大笑。虽然我的手有点酸,但是我觉得很自豪,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
外婆的作文 篇2
见过有人恨爹恨妈恨社会恨班主任恨初恋,但恨外婆的似乎没有。大概慈母大人的慈母大人,其慈善度等于慈母大人的平方,又不像爷爷奶奶有培养孙子安邦定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大欲望,因此我周遭的朋友连我在内,都跟外婆比较亲。不止中国,全世界电影里某些反社会反人类的“机关枪”男人,一般回忆往事时也都酷酷地来一句:“我外婆当年……”
美剧里偏居家一点儿的剧情,都会涉及饮食,常见的某甜饼、某奶酪、某甜酒的配方,大半出自外婆家传。我问朋友们最怀念外婆什么,十之七八都两眼发直,垂涎三尺。可见这点也是中西皆然——经典的外婆形象,总和饮食相关。
外婆们做的菜,比较容易分辨。比如,你在人家做客,见一道菜大众家常,多半是小姑娘自己初学羹汤的试验品;如果满桌菜风骨倜傥、风味豪爽,那多半是手艺好的爸爸或妈妈露了一手。色调最温润、味道最淡、成色最厚的一般就是外婆菜。
外婆们下厨,好比积年高手老江湖出战,已经过了跟你斗剑论掌飞沙走石的境界,讲究的是拈花一笑举重若轻。外婆们大多笃信天然,鄙视各类现成的调味品,比如味精之类。反正老人家有的是时间,炖一锅汤可以香气氤氲之间坐等那味道丝丝支离出来。外婆们做菜很少给你大荤大油,荤少素多,疏疏朗朗地端来,尝不出味精来,盐也淡的若有若无。但信手放的花椒、被利用完的八角,星星点点,就又把味道衬起来了。外婆们若做味道醇厚的菜,往往做得极浓郁。比如,爸爸妈妈们的红烧肉时常劲健耐嚼、香气犀利,外婆们的红烧肉或是红烧蹄一般都一触即融、入口便化,味道厚实得就像欣赏上了年纪的艺人演话剧,一个字一个字像两只脚踩实在地上,踏实、地道。
外婆们吃东西都细心,于是带点雍容的挑剔,好比贾府太君看个戏就批评上了才子佳人。你带外婆们出去下馆子,她们高兴之余,都会对某些菜客客气气地挑肥拣瘦一番。到了最后,隐隐约约透出主旨,就是觉得钱花多了,菜吃少了,菜价还大大不值。有朋友跟我抱怨说,某些姑娘吃饭吃菜,讲究的是食材的价格,以后好漫不经心地和闺密们说,当年某哥哥如何驼峰熊掌,翠釜玉盘,姐姐照样没理他。能做饭的外婆则大大不同,她们吃馆菜,通常有点化学家的执拗劲儿,恨不能一笔一画列个配方单子出来。豪奢型的大菜外婆们普遍兴趣不大,但简单家常的偏门菜,外婆们通常一吃就会,过两天摆给你看,等你夸一句“比外面馆子里还好吃”,就泄露天机般告诉你,外面卖多少钱,家里做如何省钱,最后感叹两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之类的话。
我外婆生前,省起钱来就不遗余力,边角料从来都舍不得扔,真有点“但有一技之长者,莫不为国所用”的意思。每次在我家吃饭,外婆看着我妈扔掉的边角料都叹息几声。我小时候总觉得外婆抠门,后来才知道,她老人家是到了所谓“草木竹石皆可为剑”的境界。比如20世纪80年代,故乡吃鱼头、鸡爪者少,全家族对外婆的鱼头汤或焖鸡爪不以为然,只有我爸常出差去广东,回来称赞说外婆的鸡爪非常地道。舌头是会成长的,等我后来离家独居学做菜,才体会到外婆当初是何等寂寞的高手。
外婆们通常都用不惯现代厨房。我外婆每次炖鸡都会像白发宫女说前朝般的念叨各种瓦罐,有两个朋友的外婆都坚决抵制打蛋器,宁愿自己用一双筷子打得风生水起。所以,我外婆没来得及学会现在女孩子用以勾引男朋友的西式甜点,但是,用着上古器械,她还是能手到擒来做出许多美食。我上中学时每周去外婆家玩,外婆每次接了电话,都摊面饼给我吃。那面饼无馅无料,略撒一点白糖而已,烙出来略带焦的酥香、摊出来的软滑以及那柔韧的筋道,真是举重若轻。我外婆另有一道盐水花生,一道过年时的红烧蹄,简直是天下无双。我当年问她如何把花生弄得恁脆、蹄膀收拾得恁烂,她都说不出所以然,也没加什么特殊的料。今年夏天出远门,吃了一位朋友的外婆做的粉丝鸡杂,惊为天人。絮絮问她粉丝怎么收拾得滑不腻口又酥软,钵里无油少盐怎么让鸡杂腥腻全去口感香脆,那位外婆也是一副“本该如此”的慈祥表情,说不出个所以然。大概外婆们个个都通了“道”,类似于庖丁解牛自然而然就做到了,只是少一个庄子代她们总结出游刃有余的至理名言吧。
来生我们还做一家人
我是9岁的时候跟着母亲带着弟弟来到这个家的:三间土屋、一个小院,他是这个家惟一的主人,老实而憨厚。当我们娘儿仨站在他面前的时候,他搓着大手,呆立在原地不知所措。
1
初次见面,他一个劲儿地往我和弟弟的兜里塞地里刚摘下来的花生,母亲推了我和弟弟一把,说:“喊爸爸。”“爸爸。”5岁的弟弟脆生生地喊了他一声,他立刻激动地连连答应。我抿了抿嘴,始终没有叫出声来。
屋虽破、家虽旧,好歹我们有了一个家。要不,我和弟弟就得跟着母亲四处乞讨。家里除了耕地的牲口,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饭桌上一下子添了三双筷子,家里的日子经常入不敷出。他从来没有在母亲和我们姐弟俩面前叫过一声苦,也从未埋怨过什么,成天一副乐呵呵的模样。
他和母亲情投意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他省吃俭用,让我和弟弟吃饱穿暖,饭桌上他和母亲经常因为我和弟弟吃剩下的一个鸡蛋推来让去。对于土里刨食的庄稼人来说,那几亩庄稼只够一家人填饱肚子的,何况家里还有两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我已经过了上学的年龄,他说服母亲,坚持把我送到了学校。没几年的工夫,弟弟也上学了。家里要供两个孩子上学,光学杂费就够他发愁的。农忙时,他在田间地头没日没夜地忙活;农闲时,他跟着建筑队出门做小工来补贴家用。每次他回来,总会带回一些花花绿绿的糖果给我和弟弟。我已经懂事了,不再和弟弟争抢。弟弟是骑在他的脖子上长大的,他趴在地上给弟弟当大马骑,他把弟弟举过头顶去摸天花板,他背着弟弟去乡里看电影……弟弟和他感情很好,父子的缘分仿佛与生俱来,没有人看得出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三间土屋里时常传出欢声笑语,他的知冷知热也融化了母亲心里的坚冰,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2
然而3年后,母亲病逝了,撇下了我们仨。我和弟弟在母亲的坟前哭得死去活来,他把我们紧紧地抱在怀里。这个铁打的汉子脸上有冰凉的液体落在了我和弟弟的脸上。家里的气氛一下子沉闷了,看得出他比我们还伤心,夜半醒来的时候,我经常看到他在微弱的油灯下抚摩母亲的照片。
日子还得过下去,家的重担从此全部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他依旧早出晚归地忙活,忙完了地里忙家里,既当爹又当妈。没妈的孩子早当家,我不但继承了母亲的脾气,还继承了母亲理家的能力。母亲去了,我要和他一起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我坚持不再上学,我学会了蒸馒头,学会了做饭炒菜,学会了缝被子缝衣服。弟弟毕竟小我几岁,他很快便从阴影中走出来,又开始活蹦乱跳。在弟弟的感染下,家里恢复了往昔的欢声笑语,我们似乎淡忘了母亲的去世。在他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我和弟弟一天天长大了。
3
弟弟读初二那年,突然有一天,家里来了两个陌生的客人,和他在另一间屋里嘀咕了半天。送他们走的时候,他的脸色很难看。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向我和弟弟道出了原委。原来那两个人是从东北过来的,是生父派来的人。生父再婚后,女方不能生育,抱养了一个女孩儿。这次他们费尽周折、四处打听,赶来鲁西北这个穷山村,就是想要回弟弟。
我们一家三口商量了整整一个晚上,也没商量出个结果。弟弟主张让我到生父那边。弟弟说,女孩子在农村没有什么出路,好歹生父那边在县城,又是干部家庭,给我安排个出路没问题。他问弟弟:“你把姐姐安排好了,你自己呢?”弟弟说:“我是男孩儿,读完了初中还要考高中、考大学呢。就算考不上,我也能出去打工或参军,比姐姐的出路多。”
这一晚上,数我的话最少。尽管弟弟说得痛快,可我知道弟弟是舍不得他,我们都舍不得他,舍不得这个家。那晚,我彻夜难眠,在这个命运攸关的时刻,在这个改变命运的机遇面前,我第一次失眠了。同样辗转反侧的还有他,半夜里,我听见他起来了好几次。
第二天、第三天,那两个客人又来了,他们和他的谈判一直没有结果。生父要的是能够传宗接代、继承家业的儿子,而不是我这个女儿。从内心里来说,我们一家三口都不想分开,这些年,我们仨相依为命,少了哪一个这个家都不再是家,不管是死是活,我们都要在一起。可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的农村还很落后,对于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女孩子来说,的确是没有什么出路,我已经快被逼疯了。
最终的结果是,生父同意我们姐弟俩一起回东北,少一个都不行。也许是休学后在家里待着太憋屈,“英雄无用武之地”太久,我没有表示任何异议,弟弟却死活不同意,不肯去东北,他舍不得他的老师、他的同学,更舍不得养父。
弟弟是被那两个说客抱上车的,一路上,弟弟一直哭一直喊。他在门口看着我们上车,泪水四溢,十多年了,他亲手养大的一双儿女就这样被活生生地带走了。我的心里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酸楚。也就是从那一天起,我才蓦然发现,他已经在我心里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4
刚到东北的第一年,弟弟自己扒火车偷偷跑回山东3次,闹得生父家里鸡犬不宁。也许到了此时,生父和继母才意识到,我和弟弟是有思想、有头脑的人,我们不会受人摆布,我们知道谁对我们好,谁对我们有恩。只有这个时候,生父才会觉出我的重要性,弟弟离家出走,除了我,没有人能劝回来。
永别了,睡美人
作为世界上昏迷时间最长的病人,埃德瓦达·欧贝拉在一张木质单人床上睡了42年。
和童话中睡美人的故事不同,没有整个宫殿的仆人、小狗和鸽子陪伴她睡去;只有欧贝拉的家人,为了实现对她的承诺,在这数十年中坚守着她。
这份不离不弃的承诺始于1970年1月3日。那一天,本来是欧贝拉父母结婚22周年纪念日。但清晨的时候,不满17岁的欧贝拉在身体剧烈的颤抖和疼痛中惊醒。这个美国迈阿密的女孩,一年前患上了糖尿病,需要定期服用口服降血糖药物。
尽管家人以最快的速度将她送去医院抢救,但为时已晚。她在呕吐出降糖药后,陷入了昏迷,被医生宣布为植物人。
在意识即将模糊的时候,欧贝拉努力握住母亲凯伊的手,用颤抖地声音恳求道:“答应我别离开我好吗,妈妈?”
“当然,宝贝,我会一直陪在你的身边,咱们一言为定。”母亲作出了一生的承诺。
从此以后,凯伊全身心照顾睡美人女儿。为了防止女儿生褥疮,每隔两个小时,她就要给欧贝拉翻身。除此之外,她用导管给昏迷中的欧贝拉喂食,定期注射胰岛素。一天24小时,凯伊一次性睡眠的时间不超过90分钟,几乎每一次都是刚刚睡着就要马上起来。
童话中的睡美人公主,沉睡了一千年之后,醒来依然是15岁的模样。而现实中,随着时间的流逝,欧贝拉的眼角和额头慢慢出现了细纹。因为长期卧床,她的身体开始发胖。为欧贝拉翻身变得越来越辛苦,凯伊却依然每天重复着这些枯燥而辛苦的动作。
每次为女儿翻身,她都小心翼翼,生怕打搅了女儿的美梦。可同时又急切地希望欧贝拉能够醒来,所以她还为女儿读书、弹琴和聊天儿。虽然自说自话,她却乐此不疲。有时欧贝拉也会睁开眼睛,望着母亲,似乎在倾听,又仿佛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从1970年到20xx年,这38年间的每一天,凯伊都是这样度过的,直至20xx年3月去世。
在女儿昏迷的第七年,丈夫逝世,凯伊的家中逐渐债台高筑。截至20xx年的时候,为照顾女儿,她已经欠下了2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0万元)的债务。即便如此,她依然坚守着承诺。每年的3月27日,她会邀请朋友为女儿举办生日晚会。
她总说:“能够照顾欧贝拉是我的福气,而不是负担。”
在她去世之后,欧贝拉的妹妹科琳辞去了驯马师的工作,接替了母亲。科琳表示:“她是世界上最好的姐姐,在她昏迷后,她教会了我以前所没有的耐心,教会了我要无条件地付出爱,使我在一夜之间长大了。”
这一家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有人自发为他们建立了一个名为“欧贝拉的故事”的网站,上面有欧贝拉家人的近况和募捐的联系方式;一名日本音乐人专门为欧贝拉谱写了一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在网站上循环播放;作家戴尔还据此写下名为《说好的承诺》一书,记录“无条件的母爱”有多么伟大。
几乎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专程登门拜访。为了不打扰她们的生活,更多的时候,人们只是静静地走进敞开的院子,站在这座刷着浅粉色油漆的小房子的门廊下,默默地留下祝福和礼物。在欧贝拉52岁生日的时候,人们在她家面积不大的院子里放飞五颜六色的气球,以此寄托他们美好的祝愿。
20xx年11月21日,科琳像往常一样,替欧贝拉翻身、洗澡、刷牙、涂上凡士林唇膏。她告诉姐姐自己要去喝一杯咖啡,很快就会回来。欧贝拉对她报以最大的笑容,并眨了眨眼作为回应,随后,闭上了眼睛,似乎松了一口气的样子。科琳回来后发现姐姐已经永远地沉睡了。“我想,母亲在对她说:‘来吧,我们一起走吧。’”
一位自由撰稿人在博客中写道:“虽然欧贝拉的世界非常简单,她无需为尼克松下台感到失望,无需为‘9·11’事件感到恐慌,但她所失去的不完美的世界正是生活的精彩之处,她让我珍惜这不甚完美的人生。”
母亲这样老去
母亲打来电话,说给我做了两双单布鞋,正适合这时候的天气穿,问我在外的具体地址是什么,准备寄过来。
我告诉她,城里有卖,而且不贵,让她不要寄来了,下次回家再拿。何况邮局在邻镇,很远,母亲又不识字,填个单子都要请人帮忙。
母亲听了,仍不依不饶,唠唠叨叨地讲上次回家我说运动鞋穿着脚气好重,想换一换小时候的布鞋穿。听到这里,我犯然想起曾与母亲聊天时不经意说过这句话。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母亲竟记在了心上,并且还特地做了两双。
电话那头,母亲有些怯怯:“已经好多年没做布鞋了,不知做得合不合脚?昨晚才赶好的,就是想你尽快能穿上。”我沉默了一会儿,心里堵得慌,陡然难过起来:“您不识字,我怎么把地址给您啊?”
这时,电话那头传来苍老的人男人声音:“小汪啊,我是你张爷爷,你妈把我请来记你的地址。赶快报吧。”张爷爷曾是村里的书记,识得字,可他家离我家有3里路。我能想象到,母亲是怎样一针一线地用布一层一层纳着鞋底,在好几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就着灯光穿针引线,跑3里路送上几个土鸡蛋,请人来记我的地址。然后赶到邻镇,好言好语地让邮局工作人员帮忙写个地址,邮寄给在外的儿子。
我的喉咙开始哽咽,眼睛有些湿润,对着电话筒,我大声地说:“妈,明天就寄来吧,我正等着穿呢!”
记得上次回家,住在城里的外甥女要吃家乡的阴米(把糯米蒸软晒干炒熟)。家里已经好些年没有弄了。那天傍晚,我陪母亲出门,挨家挨户地借糯米,走了大半个村子都没有。我劝母亲不要再借了,不就是小孩要吃嘛,随便打发一下就行,但是母亲十分固执,非要借到不可。到了晚上9点多,我们才在村尾的一家借到半升。一回到家,母亲便急忙跑到厨房生火。我劝母亲明天再弄,可矮小的母亲却仍旧独自生火,围转灶台拿着铁铲不停地炒。站在灶台旁,高出母亲一大截的我,清晰地看到母亲的额上沟壑纵横,一丛白发凸显头顶。不到50岁的母亲,在昏暗的灯光下放佛顷刻就老去了。
其实,我们的岁月里,都有这样一人个——不辞辛苦,不嫌麻烦,任劳任怨,用自己的根根白发,条条皱纹换取我们的茁壮成长。当我们学会感恩,蓦然回望之时,她却早已躲在时光背后悄然老去。这个人就是母亲。
父亲的敲墙声
晚上10点,隔壁又传来了父亲的敲墙声,错落有致的敲声声在静谧地夜里显得格外动听,墙的另一边,儿子听着这熟悉的声音,脸上出现了一抹会心的微笑。
一旁的儿媳妇不乐意地说:“又傻笑了,在我跟儿子面前,从来没见你这么高兴过。”
儿子连忙把手指放在唇边:“嘘,小声点。”
父亲的敲击声一直持续了大约5分钟,正是一首歌的时间,儿子敲在床上静静听着,一直敲击声停止,儿子才轻轻伸出手指,在墙壁上轻轻敲了几下,作为回应,隔壁又传来两下敲击声,然后一切都安静了下来。
20年来,相似的情景已经无数次上演,这已成为父子俩的必修课。母亲去世,儿子娶妻,孙子出生,都没有阻止过父子俩的约定。
儿子的童年并不美好,3岁时,儿子就表现出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他常常跟着收音机中的音乐起舞,小小的手指随着音乐节拍敲打不停。有一天,一位音乐老师偶尔见到了正在家门口敲打节拍的儿子,一时惊为天人,他对母亲说,儿子的潜质惊人,如果可以,他愿意教儿子弹钢琴。但是,当音乐老师走入儿子的家门,看到徒有四壁的家和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父亲时,却不发一言静悄悄地离开了。
相似的情景还曾不止一次重现过,儿子的音乐天赋没有被发掘出来,但父亲却对音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让母亲买来大量音乐书,开始自学起音乐知识,他还常常跟儿子探讨音乐,但是,渐渐懂事的儿子却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对音乐的热爱,他甚至一见到父亲谈论音乐就立刻转身而出,回到自己的小屋一呆就是一天。
家境的贫穷让儿子小小年纪便对人生有了清醒的认识,7岁时,他曾经悄悄跑到一家乐器店,在一架洁白的钢琴前呆立了许多,那钢琴真漂亮啊,如果把它搬到家里,自己一定会弹奏出无比动听的音乐,但是,他却知道钢琴标签上那个天文数字是自己家无法承受的,母亲没日没夜的辛劳也只能勉强维持家中的温饱而已,他根本没有资格拥有这个高贵的梦想。这时,他不由自主地有些恨父亲,父亲明明知道自己学不起音乐,还总在他面前谈论音乐,这真的不可原谅,希望父亲早一些停止这无聊的举动吧。
令儿子失望的是,父亲似乎真的迷上了音乐,儿子一回家,父亲就会自顾自地说个不停,说到高兴处,他还会用他那修长干瘦的手指在墙壁上敲击不停,那声音零散空洞,听到儿子耳中更是变得刺耳而充满嘲讽。
儿子渐渐长大了,他习惯了父亲的无所事事和痴迷音乐,虽然父亲敲墙的技术越来越好了,有时甚至会抑扬顿挫地敲上半个钟头,但儿子仍然提不起半点兴趣,但是母亲喜欢上了这种声音,听到父亲有节奏的敲击声,母亲的脸上便会露出笑容,那笑容在母亲皱纹密布的脸上绽开,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父亲注意到了儿子的反感,他眼中常常会闪过一抹伤感,更让他担忧的是,随着年纪长大,儿子变得沉默而敏感,这是很危险的事情,那怎么办呢?父亲若有所思。
儿子16岁生日那天,父亲用手指给他敲了一曲《生日快乐》,看到儿子的脸色略有缓和,父亲小心翼翼地说:“孩子,我想跟你约定一件事。”
“什么事?”儿子有些不耐烦地问。
“每天晚上睡觉前,爸爸会在墙上给你敲一支曲子,你如果听了,就敲敲墙回应一下。好吗?”
儿子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到父亲一脸的紧张和母亲一脸的祈求,他犹豫了一下,点点头答应了,但他接着又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希望父亲除了晚上敲一支曲子,其它时间就不要再谈论音乐或是敲打墙壁了。
从此后,父亲一直忠实履行着这个约定。在夜深人静时,父亲的敲打声总是会准时传来,起初时,儿子仍然会焦燥不安,但渐渐地,一切都发了生了改变。
夜深时,听着父亲有节奏的敲墙声,儿子的心境竟然渐渐平和下来,那敲打声让寂静的'午夜具有某种震慑人心的力量,它似乎把暗夜中隐藏的真实逐一显现了出来,让儿子有了面对内心的勇气和力量,他渐渐陶醉其中,想起了许多尘封的往事。他想起童年时自己坐在父亲肩间开心地笑着,他想起父亲健壮的手臂是那么温暖而安全,想起躺在床上的父亲在午夜里悄悄落泪,众多往事纷然沓至,让他清晰地看到了一个一直被忽视的父亲,突然,他的心犯然颤动了一下,他想起了如今正在隔壁用心敲打墙壁的父亲,紧接着,这种颤动剧烈起来,终于,儿子心灵最深处那处最柔软的所在被触动了。在简单的敲击声中,他听到了许多东西,有倾诉,有痛苦,有坚强,还有一颗父亲博大而脆弱的心。
儿子18岁的时候,积劳成痴的母亲去世了。弥留之际,她拉着儿子的手说:“别怪你爹,他心里比谁都苦,但是,他答应过娘,不能走在我前面,现在,我要你答应我,让你爹好好活下去。”
母亲走后,儿子哭着把父亲从床上背起,把她背到母亲坟前,父子俩抱头痛哭了一场。那一刻,他终于能够正视自己的父亲了。虽然,父亲在他3岁时就因为一次事故失去了双腿,但父亲对他的爱却从未有过一丝残缺,想起心如死灰的父亲强装笑颜与他谈论音乐和敲击墙壁,他的心中总是充满了深深的愧疚,他知道,那是父亲在用自己的痛苦为他带来生活的希望。
以后的日子里,他习惯了每个夜晚听隔壁父亲的敲墙声,后来,听众里多了他的妻子和儿子。
儿子曾经问过他,爷爷为什么要敲墙呢?他回答,那是爷爷和爸爸的约宝,爸爸是在用墙弹奏音乐呢,你听,爷爷弹得多好听啊,比世界上任何一种乐器都好听,因为,爷爷是在用心弹,弹的是一首叫作爱的曲子。
一封没有地址的信
我家的圣诞树上挂着一只空白的信封,上面既没有收信人的地址,也没有寄件人的签名。它挂在那里已经10多年了。
这件事应从我丈夫迈克讨厌圣诞节说起。其实他并不是讨厌圣诞节本身,而是他认为圣诞节被过度商业化了。人们尽情地花钱,疯狂地买礼物,把其他事都抛到了一边。由于丈夫有这种感受,所以有一年圣诞节,我决定打破传统,为他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
那年我们的儿子凯文12岁。在圣诞节前夕,他的学校组织了一场非正式摔跤比赛,对手是当地教会资助的一支队伍,其成员大多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我们一家人都来到赛场观看比赛,看到对方选手穿着破旧的运动鞋,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儿子及他的队友,他们身穿金蓝相间的制服,脚上是崭新的摔跤鞋,显得格外耀眼。
比赛开始了,我发现对方选手没有戴专用头盔,只用一顶薄薄的帽子保护着耳朵。毫无疑问,我儿子的队伍以绝对优势获胜,并取得了所有级别的冠军。坐在我旁边的丈夫叹气道:“我真希望他们当中有人会赢。其实他们的一些选手很有潜力,但就这样输掉了比赛,等于输掉了他们的信心。”迈克曾带过小型的橄榄球队、棒球队和曲棍球队,所以对孩子非常了解。而我的灵感也由此产生。
当天下午,我购买了一些摔跤专用的头盔和鞋子,并以匿名的方式送给了本市的教会。
在那个圣诞节的夜里,我把一只信封挂在圣诞树上,里面写着我做的那件事,并告诉迈克,这是我送给他的圣诞礼物。迈克开心地笑了,他的笑容为圣诞节增添了光彩。
以后每年的圣诞节,我都继续着这个传统。我曾送给弱智儿童一套曲棍球装备,也曾送给一对老年兄弟一张支票,因为他们的房子在圣诞节前一周被大火烧毁了。
在我们家,拆信是圣诞节的重要活动。圣诞节的早晨,那封信总是我们最后拆开的礼物。孩子们站在一旁,睁着大大的眼睛,满怀希望地看着父亲从圣诞树上取下信封,然后拆开,一起阅读里面的内容。一年又一年,孩子们慢慢长大,但挂在圣诞树上的那只信封从未失去它的吸引力。
这一年,我们失去了迈克,他因患癌症而去世。圣诞节如期而至,我沉浸在失去丈夫的悲痛之中。但在平安夜,我仍把一只信封挂在圣诞树上。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有三四只信封挂在圣诞树上。这些信是孩子们挂上去的,他们把自己做的善事写在信里,献给他们的父亲。
这个传统还在延续,并且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传得更远。到时,他们也一样会睁着大大的眼睛,满怀希望地等待着他们的父亲从树上取下信封。
外婆的作文 篇3
那个熟悉的街角又升腾起阵阵白雾,我的思绪也渐渐随那袅袅的轻烟飘向蔚蓝的天空……
“外婆,我想吃小馄饨!”每到这时,外婆总会放下手中的活,笑着答应:“又想吃小馄饨啦?好,外婆给你买。”说完,便套上外套,匆匆出门。外婆一直骑得是她那辆老式自行车,有些生锈,骑起来吱吱呀呀响个不停。
不一会,门口响起悉悉索索的开门声,外婆一手拎着小馄饨,一面不停地喘着粗气:“快吃吧,我特地用保温盒装的,还是热呼的!”我连忙端过盒子,掀开盖盒,热气夹杂着馄饨的香气便扑面而来,几乎馋得都要流口水了。
小馄饨皮薄,在煮后雪白剔透,像一层层芭蕾舞裙荡漾在水面。中间点点粉红的肉馅若隐若现,显得愈发精致可人。热呼呼的汤上浮着些许金黄的油,又有点点鲜绿的葱花点缀其间,煞是好看,一条条飘飘悠悠的紫菜更是点金之笔,令人不禁胃口大开。轻轻一搅,碗中的馄饨立马活跃起来,一只只打着旋儿,在碗中舞动互相碰撞,又如只只嬉水的小鸭,真是可爱极了。馄饨的香味视乎愈发浓烈,勾引着我的味蕾,我舀起勺子一下子送人口中,顿时鲜美的滋味充斥着整个口腔,轻轻嚼几口,唇齿间满溢着幸福,心中有充盈的满足感。一口又一口,一时间竟难以停手。
外婆站在旁边,看着我狼吞虎咽的吃相,又不禁低低笑出声:“你这个小馋猫,慢点吃,没人跟你抢!”我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舀上一口,凑到外婆嘴边:“外婆,你也吃!”外婆却总是推脱:“我不吃,我很饱。你爱吃就多吃点。”说着,又用粗糙的大掌轻轻揉了揉我的头,目光柔和:“下次想吃跟我讲,外婆还给你去买……”我一边吃时,一边又回想起外婆慈祥的话语,顿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眼眶微微有些发湿……
回过神来,外婆的笑颜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我又一次走向摊头,不过,这碗小馄炖,是要给外婆的。
外婆的作文 篇4
去年外公去世的那天,我们从太仓赶回老家,看到外婆坐在外公棺材旁,悲痛欲绝地泣不成声。晚饭后,外婆把外公生前用过的物品都拿出来,说让它们也陪着外公。她一直默默地哭着,整整一夜,任谁劝都不肯睡觉。
外公出棺后的晚上,我们都坐在桌子旁边等外婆吃晚饭。外婆走进外公的房间,出来的时候嗫嚅地说:“我忘了,以为他还没走呢。”我也控制不住流泪了。吃完晚饭,外婆把许多菜夹到一只碗里,又盛了一碗饭,端到外公的牌位前,一边哭,一边对着牌位说起话来。我看着这个情景,心里比刀割还难受。
连续几天,外婆一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常常在房里不停地哭,眼睛都哭坏了。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她得了青光眼。这青光眼不好治,她在医院一住就是一个月。
出院后,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每天去外公坟上哭一场。为了不让家里人发现,她总是等天黑了才去,因为眼睛不好,有一次不小心掉进了水沟,好不容易爬上来。
但愿外婆的眼睛早日治好,也让外公在另一个世界安心。
外婆的作文 篇5
美食处处有,但我独爱一份外婆的煎蛋。
厦门的暑假有的是城市独有的热闹、繁华,中山路的小吃铺日夜不停歇吃客络绎不绝,相比之下处于山中的小山村却显得极为安谧、幽静。
我最爱的是那一盘外婆的煎蛋,香脆、脆嫩、诱人。
走过一条又一条曲折的山路,路过不少的村庄庙落,终于来到了外婆家。加快前进的步伐踏上小桥便远远望见那个熟悉的身影,身影逐渐的由小变大来到我面前。外婆的形象未曾改变,年入70的她依旧是这张满溢着笑意的面孔,那双油腻腻的手和不离身的围裙,但细细看她时却又发现她那原还残存的黑丝了无踪迹,那满脸皱纹与苍苍银发都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外婆异常自然从我手中拿走了沉重的包,在日光下一老一小慢慢地走着正同那时光一般慢慢的流着、走着。
进了房间,我习惯性地掏出手机联wifi,竟惊奇的发现房间里有了个路由器,满格的信号!放下手机,将件件衣物挂在衣柜上后便一头栽在了床上……
熟悉的香味飘入鼻腔中,我急忙跑下楼去来到厨房,老旧的灶堂冒着火焰,红通通的焰苗灼烧着锅底,油“滋滋”的跳着随后鸡蛋被倒入,瞬间油就蹦了起来,不过多久,锅中便溢出了煎蛋的香味,油的香味煎蛋的脆嫩,色香味俱全。将它放入盘中,金黄的荷包蛋横卧于盘中,顾不上洗手抄起筷子撕下小片塞如口中。
先如口的是油随后用牙齿咬开它金黄的脆皮,嫩滑酥软的蛋白质滑过舌尖,接着慢慢咀嚼,浓郁的香味与葱花的清香充斥口中,共同上演了一场味觉盛宴。
一盘煎蛋下肚,胃中满当当的,盘子却空了,搁下手中的筷子口中还有余香,抬起头才发现满脸幸福的外婆。之后的每天早上总有一盘煎蛋在餐桌上等着我,外婆也总在一旁看着狼吞虎咽的我露出满脸笑容。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逝去,吃下最后一份煎蛋后我离开了外婆家。外婆从房间里拿了我的包后便带着我出了村头。
夕阳下一老一小慢慢地走着,时光却如箭矢一样飞梭而过。
外婆的作文 篇6
在我的长辈当中,外婆是最受人尊敬的。
外婆已经很苍老了,但仍显得精神矍铄。她的脸很瘦削,呈黄黑色;凸出的前额上,刻着几条深深的皱痕,好像是被绳子勒出的印记,更像一块块老松树皮;她的眼睛很细小,微微显黄色,周围布满了刀削般凌乱的皱纹,逢人总是微笑着,显出慈祥的神情;别看她经常佝偻着背,可做起事来,动作还挺麻利。她最喜欢“管着我”。
我家如果要评“节约标兵”,那非外婆莫属。有一次,我的书包不小心剐破了一个口子,便吵着要妈妈给买个新的。没想到外婆听了,在一旁唠叨着:“一个好好的书包,不就是烂一个小口子,还要买新的,现在的孩子,真是的,要是在过去……”妈妈不理睬我,走了。过了一会儿,外婆找来旧衣服、旧布料、针线等,坐下,穿针引线。不一会儿,书包上的缺口,变成了一朵美丽的“小梅花”,一个烂书包,被装饰得更加漂亮了。我看着外婆的一举一动,一针一线,真是让我惊喜交加,惭愧无比。外婆让我背上试试,我背着,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的书包了。
外婆非常关心我的学习。每到星期五的晚上,她总要问我:“写完了作业吗?要先写作业,有时间再看电视……”当听我说“明天写也不迟”,她会立即关上电视,大发雷霆:“还不快写作业!”我只好一边写,一边接受“再教育”:“我们小时候,哪有书读!你妈小时候,哪有这么好的条件……”外婆叨个没完没了。就这样,我从不敢拖欠作业,因为我的外婆是一个严厉的“监督者”。我也知道她说得对。
一件件小事,一句句朴素的话语,激励着我不断成长。我深深地爱着外婆。
外婆的作文 篇7
今天下午,我正在做作业。忽然外婆进来了,把对着我的电风扇移到了她自己那儿。我急忙说:"外婆,你怎么把电风扇移走了!快点儿移过来!"
外婆说:“你不是有空调吗?”说完抬头看了看上面。
我说:“空调早就关掉了!”
外婆听了,又看了看上面,空调果真是关着的,连忙把电风扇移到了我这边来。
我想:外婆真糊涂呀!
外婆的作文 篇8
只有失去了才能体会到曾经拥有吧,能充填这个位置的恐怕只有爱。不要以为爱就是那种能让你强烈体会到的爱,比如溺爱,我认为爱就是外婆对我的叮咛与嘱咐。
忘不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幼小的心按捺不住整日的寂寞。于是您放下了手里的活儿拿起风筝和我走出家门,“风筝飞起来喽!”我天真地叫着。外婆把风筝递给我,叮咛道:“孩子,你以后一定要像这风筝一样,飞向蓝天,飞得又高又远,但是可别忘了外婆哟。”我哪还能听进这些话,心早已被这可爱的风筝拽到了老远,只“嗯”地答应着,心里却平淡如水,要说心情,恐怕只有快乐吧!
忘不了,烈日当头,幼儿园三点放学,外婆您肯定早早地第一个站在幼儿园的大门口,生怕我找不到您而担心,细心的您知道我在学校不爱喝白开水,而只喝您带的凉可乐,我放学后肯定会一把拿过您手中的可乐,咕嘟咕嘟喝个底朝天,这时口干舌燥的您一定会说:“孩子,你长大以后一定要有出息,可是千万别忘了外婆啊。”可是我哪还能听进这番话呢?心早被可乐的甜味拽得远远的,现在想想都很生气,甚至恨那时的自己,满满一瓶都没想过给您喝一口。
忘不了,北风呼啸,白雪飘飘,风雪中总有那么一个让我熟悉的身影,那就是外婆您。每到中午您会在校园门口等着我出来,取出您给我做的可口的饭菜。您怕饭菜凉了,就把饭放在自己怀里,用您的体温给我热饭。我穿着厚厚的衣服跑出来拿饭,您总是叮咛:“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有出息,可是千万别忘了外婆啊!”刚上小学二年级的我哪能听进这些话呢?没等您说完我就回班吃饭了,哪知这饭是用爱烧成的?您却目送我回班,才转身离去。
外婆,我多想用力留住您给我的每一个瞬间,可我却无能为力。这些年啦,能让我入睡的是您逐渐模糊的声音,已被我包裹在心里。
外婆的作文 篇9
外婆第一次来我们家,就屡屡引得我们哈哈大笑。因为她一直生活在农村,许多现代化的新东西都不懂,闹出了不少笑话,可这并不妨碍她爱我们,也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爱她。 一天,我放学回家,爸妈还没回来,只有外婆一人在家。我一进门就叫外婆,外婆的应答声从阳台上传过来。我来到阳台上,眼前的情景让我哭笑不得:一张餐椅上铺着一张报纸,报纸上放着一个小凳子,小凳子的上面颤颤巍巍站着我的外婆,她手里正拿着一件衣服,踮着脚尖,艰难地仰着头准备把手中的衣服挂上晾衣竿我赶紧上前扶住外婆的双腿,着急地说:“外婆,快下来!快下来!这个衣架是可以升降的。你看,只要转一转这个手柄,晾衣竿就会降下来,你就不用这样费神了。”扶外婆
下来之后,我边说边做示范。外婆也试了试,一脸惊讶,她笑着说:“呵,这真是神了!” 还有一次,也是我放学回家,看到外婆正在厨房里着急地转来转去。我一进厨房,外婆就焦急地说:“曦曦,怎么办呀,这微波炉停不下来了。”原来啊,外婆不敢用电磁炉和煤气炉,就用刚学会的微波炉煮白菜,又错把一分钟按成了一个小时我忍着笑关掉了电源,耐心地教外婆怎么辨识微波炉上的按钮,如何正确设定时间。外婆高兴
地说:“原来又简单又方便啊!” 可爱的外婆成了我们家茶余饭后的调侃对象,我们和外婆一起谈论这些趣事时,心里总是暧融融的。因为外婆走到哪儿就把她的爱带到哪儿,闲不住的她,总是用勤劳的双手传递着她对我们深深的爱。我爱我的外婆。
外婆的作文 篇10
用万种风情来形容外婆家菜地里的蔬菜,一点儿也不夸张。
茄子是地里最有气质的姑娘。绿叶紫花的开端也就罢了,结了果子也是艳冠群芳的紫。茄子不知道自己有多美,不骄傲,不张扬,拘谨地把自己藏在叶子下。人们要弯腰拂开绿叶,才能见到它窈窕的身姿,这样的美并不只在外表。将茄子掰成段,在锅中翻炒,加上酱油、食盐撒上葱,别提有多美味了。
黄秋葵是一位插班生。开着丝绸一样乳黄色的花,好似硕大的裙摆被风吹起,圆团团成伞状,在硬挺的枝干上一朵一朵打开,要多美有多美。谁也没料到这么小小的花朵,会结成那么大的果实,真是让人惊喜,黄秋葵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把它切成一段一段,放在饭上蒸熟,用香油、蒜泥、生抽拌匀均,一口下去,香嫩糯软,吃得一嘴的美好。
辣椒不得不提,虽然很少单独成菜,但菜园里却不能少了它。辣椒是烈性子,特开胃。摘菜的时候摘几只青椒炒南瓜,炒青菜,这些清淡的蔬菜得仰仗辣椒帮衬,滋味才有层次。
地里块头最大的要数冬瓜,打开的白花在藤蔓上招蜂引蝶,热闹一阵也就散场了。长出的冬瓜小猪仔一般大,绿皮白毛,摘下一头掂量,少说也有十来斤重。切下一块送给你,再切下一块送给他,即使只留下中间,也够吃个三四天的。
萝卜茵和小白菜因多成势。菜苗时,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长得差不多,我分不大清。长大了,才体现出各自的不同。萝卜茵的叶子边缘是锯齿形的,而小白菜,叶子则是圆圆的,边缘十分光滑,没有棱角。小白菜炒肉最好,而萝卜茵和芋头一起煮汤,相当地好吃。
辣椒三个一群,五个一伙聚在一起说消消话;丝瓜拖着几个棒槌似的胖小子,爬上了架;茄子们一个个害羞得不行,躲在叶子下不敢出来露面……这菜地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精华】外婆的作文合集10篇】相关文章:
【精华】外婆作文合集6篇08-08
【精华】唠叨的外婆作文合集7篇04-08
【精华】我的外婆外公作文合集6篇02-05
【精华】外婆作文400字合集9篇04-08
【精华】外婆作文10篇11-02
【精华】外婆作文六篇08-13
【精华】外婆作文三篇07-11
【精华】我的外婆作文九篇02-02
【精华】我的外婆作文三篇01-22
【精华】唠叨的外婆作文3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