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雷锋作文300字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锋作文300字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雷锋作文300字 篇1
“学习雷锋好榜样……”多么好听的歌呀!那我们是不是真的那样做了呢?
我就做过许多好事。有一次,我的同学没带水笔,我马上从笔盒里拿出一根新水笔借给他,他开心地笑了;有一次我同学胡孕儒的铅笔很粗了,他向我借铅笔刀,我爽快地答应了;还有一次,一个一年级的小妹妹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的美羊羊书签,我心想:他会不会喜欢我的书签啊,于是,我就悄悄地把书签放到了她的口袋。好事做起来心里很开心哦。让别人快乐自己就也很开心,俗话说:快乐和别人分享就变成两个快乐。这不是一举两得吗?其实,做好事也很简单,帮一个小忙,有时变成了大忙,有时帮别人补习功课,等于是自己又多复习了一遍。这样的美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每一个人多能成为一个活雷锋,世界将变得更美好……
雷锋作文300字 篇2
伴着春风,我们迎来了美丽的春天,雷锋叔叔的日子也来了。
雷锋,多么伟大的名字啊,有人说:“现在都进入九十年代了,人人都想着怎样为自己,谁还会发扬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呢?”那么在进入九十年代的今天,我们还要不要学雷锋,雷锋精神就真的过时了吗?虽然雷锋叔叔只活了22个春秋,但雷锋精神像三月里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直到现在,我们还可以在马路旁、校园里见到雷锋的身影。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在校园里主动帮助同学、在马路旁扶老人过马路等这些都是学习雷锋的行为,我在身边就有一件事,我来给你们讲讲吧!然而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
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雷锋作文300字 篇3
每当学“雷锋”日,都会掀起一股学雷锋的热潮,其实,在平时也有许多的“活雷锋”,我也经常学雷锋做好事。
在我家楼下住着一位孤寡老奶奶。有一次,她又在给她的大白菜浇水了,毕竟是位六旬的老太太,干起活来有点力不从心。我看到了便走上前说:“婆婆,我来帮你吧。”不由婆婆推辞,我就接过婆婆手里的雪碧瓶,开始个大白菜浇水。别看很简单,这瓶子在手里还是有些分量的,一挤水便朝瓶子上的孔压去,一道道小喷泉就涌了出来。我揉了揉酸疼的手肘,哎,这手臂般大小的瓶子,挤水可真费劲,尤其我这小胳膊小腿的,还有很长一排等着我去给它们喝水呢。我心想,帮人帮到底,如果人人都半途而废,世上怎么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活雷锋”呢。我不顾酸胀的胳膊,双手用力一夹,白菜叶上便闪烁着颗颗露珠,显得白菜既新鲜又好看,使人的食欲大增,白菜就像刚从沙漠走出来似的,大口大口地喝着水,在微风中大白菜好像在对我微笑呢。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我获得了快乐。雷锋精神之所以永存世间,是因为世间上有许多需要帮助和帮助别人的人。正如一句话说得好“人人都需要帮助别人,人人都需要别人帮助。”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发扬下去。
雷锋作文300字 篇4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是雷锋同志说的话。雷锋是我们中华人民学习的榜样,虽然他已经去世了,但他的精神却没有磨灭。在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去年夏天,我独自一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我前面的那辆自行车猛地摇晃了几下,便到了下去。“呀,有人摔倒了!”“快去看看。”于是一群人都围了过去。我也没心情回家了,于是也跑了过去。只见一位老爷爷倒在路边,自行车轮还在一旁旋转着,“可能是中署了。”“快把他扶到椅子上。”一位老奶奶拿出了自家的椅子;开超市的阿姨还拿来了一瓶水。“要是有医生在就好了”突然站在我旁边的一位叔叔走了过去说:“我是卫生所的大夫,让我给老人家看看吧!”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虽然天气很热,但大家都没有离开,而是等待老人家的苏醒。终于,老人醒了,大家都长出了一口气。老人向大家到了谢,一个小伙子自告奋勇把老人送回了家,人群也慢慢的散了,我也继续向家走去。天气异常的炎热,但是心里却格外清爽。
原来“雷锋”一直在我们身边重未离开!
【有关雷锋作文300字4篇】相关文章:
有关雷锋的作文07-12
有关雷锋作文7篇08-07
有关雷锋作文8篇06-18
有关雷锋作文六篇06-18
有关雷锋作文五篇06-15
有关雷锋作文10篇06-11
有关雷锋作文四篇06-06
有关雷锋作文5篇06-06
有关雷锋作文3篇06-01
有关雷锋作文合集5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