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节日作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主题作文
投诉建议

端午节主题作文

时间:2021-08-08 10:24:03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推荐】端午节主题作文合集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主题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端午节主题作文合集7篇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1

  又是一年的端午,迎着棕叶的清香我们来到了祖母家。

  一进家门,便看到了一捆又一捆绿色的、细长的叶子悬挂在院子里的各个角落,我疑惑地看着,随手摘了一根自言自语道:“这是什么呀?”在一旁忙着的祖母笑道:“这是艾叶,用来驱虫的。来,咱们进屋去包棕子吧!”

  一听到马上就有棕子吃了,我似乎闻道了那香喷喷的糯米味,嘴里仿佛尝到了那美味的五花肉。想着想着,我不禁垂涎欲滴,催着祖母快点包。祖母笑呵呵地说:“别急,别急,我还要准备材料呢。”

  只见祖母先把糯米洗干净,然后淋干,再放入酱油、酒、盐、味精。同时她又准备了一些绳子,把碧绿的棕叶放在锅里煮了一会儿,然后把一块块五花肉切好,浸在了酱油里。过了一会儿,我发现糯米的颜色终于变成酱色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终于可以开始包了。只见祖母挽起袖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轻车熟路地把一张棕叶卷成圆椎形,在里面放了一些糯米,然后再放了一块大肉,接着撒了些糯米并盖平,最后用绳子把棕叶一圈又译全绑紧,嘿嘿!一个“枕头娃娃”在祖母手里悄然诞生了。

  看着看着,我不禁跃跃欲试,“祖母,您到一边去包,我要和妈妈来次比赛。”我学着祖母的样子拿起两片棕叶,慢慢地把它卷成园锥形,从盆里捞出一把糯米放入其中,精挑细选了一块又肥又嫩的五花肉放在糯米的中间。我瞟了瞟妈妈,哈哈,可怜的妈妈正在为裹棕叶发愁呢,这次我肯定赢定了!然而,好景不长,手里的棕子就像一个咧着嘴大笑的娃娃。嘴巴怎么也合不上,眼看着妈妈就要赶上来时,我灵机一动,把棕叶一转,立刻用绳子绑紧,一个“枕头娃娃”在我手中诞生了,妈妈笑着祝贺我赢了。接着,越来越多的“枕头娃娃”在我们手里诞生了……

  棕子熟了,我一口一口地品尝这透着浓浓棕叶清香的棕子,心里愉快极了。在这个端午节中,我体会到了包棕子的乐趣,这香喷喷的棕子中,有我对端午的喜爱,也包含着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2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端午节最早源于战国时期,当时有个叫屈原的楚国人,他在楚王身边做官,是一位忠臣。昏君楚王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群众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群众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而赛龙舟是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而粽子则是群众不忍心忠臣被鱼虾吃食,故而将米饭等食品做成粽子投入江中,以求保屈原全尸。

  孩子还要挂香囊的。端午节孩子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端午节还有挂艾叶、菖蒲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节的活动可真多呀,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下来!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3

  端午节带孩子一起回父母那,粽子水果肯定少不了买的,又在路边看到了挂了汇成商学院小车的红红的香包、彩绳等端午节的一些小挂饰,孩子欢呼着去挑选自己中意的小物件。

  买了一大推的粽子水果,感觉还缺点什么?对了,少了菜角糖糕和油条!

  童年的端午节是在老家过的,那时吃粽子的不多,倒是每家每户都少不了菜角糖糕和油条,走亲戚也拿的是这几样,这可能和当时的生活环境有关。那时,家乡过端午都是自己动手做食物,很少在外面买的。家乡盛产小麦玉米,但大米就少之又少了,所以端午就以菜角油条这些面食唱主角了。几乎家家都动手制作,大人忙着和面支油锅,我们小孩则眼馋地耐心地等着香喷喷的端午美食……

  现在,人人都注意膳食结构,油炸的东西人们都敬而远之了,我也很反对孩子吃这些油炸食物。

  今天端午!于是我走到卖菜角油条的摊前,呵呵,竟然还要排队等候,这在平时可是没有的现象,儿时的端午记忆太诱人了,我耐心地排着队,一样买了些,孩子在一边不解的问:“你不是不让经常吃这些东西,咋还买这么多?”“今天端午,这些东西也和粽子一样少不了的。”我大声地告诉孩子。

  是啊,端午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它和其他一些“国内”的节日似乎都曾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这几年,我们都又风风火火的过起了我们自己的节日,几天的假期更为我们创造了过节的条件和气氛,看来,传统的节日啥时候也不会过气呀!

  我故意问孩子,你给我讲讲端午节的由来,孩子得意地告诉我,我们前几天的课文刚刚学过《端午节的由来》,孩子也央求道:你给我说说你小时候的“端午节”呗。正好,我给孩子讲自己童年的“端午”,再和孩子一起学学端午的知识……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个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真是棒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

  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那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端午节啊,你给了我多少故乡的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

  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中国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习俗.但我感觉,南方的端午节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气氛更浓郁,更能表现端午节特色.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每到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家户户都会包一种"中山芦兜棕:.圆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鲜的竹叶来缚棕,里面放有配料,分有咸粽子和甜粽子两种口味.甜粽子有莲蓉,豆沙,栗蓉,枣泥:咸的呢,就是咸肉啊,烧鸡,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个锅里煮,等粽子熟了以后,会闻到淡淡的竹叶香,清香四溢,弥漫整个厨房.......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是帮极了!最最令爱吃甜食的我深爱的还是枣红般的甜粽子.端午时节,家里包了一大把粽子,总要送亲戚朋友一大包,一大包的.其他人也用自家包的粽子作为谢意送给我们.因此,在端午哪天,我家总有从姨妈,外婆家带来的吃不完的粽子.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颦鼓动时雷凌凌,兽头凌处雪微微.冲破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这是唐朝卢肇写的《竞渡诗》。十分突出了龙舟赛的宏观场面。然而,在我的家乡广州也有在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俗称“扒龙船”。在端午节这一天村里都会组织一次小型的“扒龙船”比赛。家家户户身强力壮的男人都要参加,女的靠一边,只有观看的份儿。五六条窄窄的,瘦长的舟子,前头是一个大大的龙头。十多个人坐在一起,奋力地划桨前进,力争第一个到达终点。尽管下着针儿般的雨点儿,船上的人淋得遍体湿透,分不清是汗还是雨,但是这点是不要紧的。再这关键时刻,赢了比赛才重要.......划完龙船的男人会在中午的时候聚集在村里的大祠堂内吃一顿丰盛的“龙船饭,然而我们村里的女人也是没份参加的,所以,到底有什么菜式我也不清楚,因为,我是女孩子。

  村里的“扒龙船”太小儿科啦!对我来说一点也不过瘾。要看还是电视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龙舟赛。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条“传统龙”参加角逐。长长的龙船上坐满了肌肉鼓鼓的大汉。中间是鼓手,前头的人呐喊助威,声势震天,霸气。威风,震撼.......细雨霏霏,江水涌涌。在此,男儿尽显勇敢,坚强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龙船”的风俗是不常见的,因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节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轰轰烈烈,激情热闹。这就是我家故乡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所在。

  故乡的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吃着正宗的家乡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个新的端午节即将到来,我怀着一颗思念,期待,激动的心去迎接你.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赢躯亦点舟。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描写了南宋诗人陆游在端午节这天的生活习惯。作者吃粽子,插艾枝,储药、配药方、祈祷这一年能平安无事。从中也反映出了江南端午节的风俗。

  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端午节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直到寒假里,我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有着很深厚的文化内涵。从这本书当中得知,端午节是在中国这么多的节日中,名称最多的:端午节、端阳、重五节、夏节、天中节、五月节、诗人节等。端午节的来源也有很多种,有纪念屈原说、龙说、纪念伍员说等20多种。

  其中,最流行的是纪念屈原说。据说,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含恨抱石头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每年这一天纷纷涌到江边去凭吊屈原,所以在每年五月初五就有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悬艾草的风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那争先恐后的激烈场面就像屈原强烈的爱国精神一样,几千年来一直激励着我们。

  因为这深厚的文化底蕴,所以端午节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今天她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们德清,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会挂上菖蒲、艾草,据说可以辟邪消灾。各家各户自然也少不了包粽子,那透着浓浓竹叶清香的粽子,是我们孩子们的最爱,枣子棕、火腿棕、赤豆棕……一个个引人垂涎三尺呢!有的地方,人们还会佩带着香袋,姑娘们以这五彩缤纷的香袋做饰物,既香味袅袅,又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走在大街上自然引来了不少小伙们留连的目光。

  偶然间,我从网上看到去年,韩国打算向联合国申报端午节为他们国家的遗产,我非常惊奇,觉得这是对我们中国人的羞辱,端午节是中国人的,怎么可以让给别的国家去申报呢!这可能跟有些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有关吧!我想,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为保护宏扬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尽自己的一份力吧!

  看了《我们的节日》,那一个个传统、有趣的节日,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我们的节日》一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们通过另一个角度,去审视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们更有理由为中华文化而自豪!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6

  人们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比如:端阳、端午、端节等。

  端午节的背后还有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他十分受人民的爱戴,在二十四岁时就被任为宰相。后来被奸人陷害,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屈原十分愤怒,就写下了一部伟大的著作。回国没多久,又被长期流放到沅湘一带。他虽然被放逐,但一颗心仍然眷恋故国。他经常在江边徘徊。一天,他向老渔夫表示了自己不肯同流合污的志向,他说:“正直的人谁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世俗的污辱呢?我宁愿投入长流的江水,把自己埋葬在鱼肚里。怎么能让清白的颜色受到世间的污秽的沾染呢?”于是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抱着石头投河自尽了。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定为端午节,一直流传到现在。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插艾草、吃鸭蛋……最隆重的活动要数赛龙舟了。每年,全国许多大大小小的乡镇都要举行划龙舟比赛。今年,我在奶奶家也荣幸地参加了划龙舟比赛。中午十二时比赛开始。我们穿上黄队发的运动衣,便上船了,依次坐好位置。这条船的前面是一个龙头。这只龙雄赳赳、气昂昂,两眼注视前方,神气十足。龙尾又翘得十分高,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感觉!这时,锣声一响,两队就划开了。我们一队鼓手是爸爸。鼓声由弱变强,由慢变快,催人前进。我们黄队的叔叔阿姨们十分精明,采用了先慢后快的划船方式。这不,白队比我们领先两米远,我们这一队仍然在沉着稳定地划着。这时只听鼓声越来越急,我们随着鼓声同心协力,快到终点时,我们超过了白队。大家还一边喊着口号:“一二、一二、一二……”鼓声越来越响,划船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很快,我们就超过了白队,只见他们个个满头大汗,累得气喘吁吁。站在河两岸的乡亲们顿时由为白队加油,立刻换为我们黄队加油。经过半小时的比赛,我们比白队先到达了终点。胜利的喜悦占据在每个人心中。有的欢呼,有的拥抱 ,有的捧腹大笑,还有的甚至跳了起来……至于我,我比任何人都要激动。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划龙舟,这次的胜利有我的一份,并且队里派我作代表,上台领奖杯以及做演讲。这一次比赛,我十分难忘!

  热闹的赛龙舟结束了,大家休息了一会儿,村里的领导们又立刻举办了“为纪念屈原诗朗诵比赛”。乡村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我也报了名。我饱含深情地朗诵着张耒写的《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拒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以及《已酉端午》、《五月五日》、《午日观竞渡》这四首怀念屈原的诗。

  到了傍晚,家家又包起了好看又好吃的大粽子。我们在路上摘了一些又大又绿的箬叶回家,又把红豆,腊肉和米等材料准备好。接着,我们一家人就举行了包粽子比赛。规则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包粽子。要求包得又快又好看。比赛开始了,只见奶奶不慌不忙地包着粽子。不一会儿,一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诞生了。而我和爸爸妈妈却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一下子这里包好了,那里又漏米了,就这样重复着。时间到了,我一个都没包好,妈妈包了两个,爸爸包了四个,但粽子的样子却十分难看,而奶奶却包了二十几个。并且每个都是那么惹人喜爱,大小一致。包粽子比赛结果出来了,奶奶是冠军。她高兴地脸上笑开了花,接着,就由我为胜利者颁奖——100元奖金。粽子包完后,我们便把它们蒸好,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这时,家家户户都坐在家里品尝着端午节的食品,有粽子、包子、面条、鸡蛋、鸭蛋……吃的食品非常丰盛。大家开心极了!

  端午节是我国十分隆重的传统节日,它有许多习俗。它表达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又表达了人类与大自然美好相处。我们要让这个具有一定意义的端午节一直延续着,永远不消失!

端午节主题作文 篇7

  去年的端午节,虽一个人在家,可传统习俗不能丢。

  天刚蒙蒙亮,早市上的节日气氛就营造好了。有沸腾在锅里的的粽子,粽香袭人;有带露珠的艾蒿、菖蒲,小贩早已捆好了,一小把儿一小把儿的摆放在路边,湿润清香;有花花绿绿的纸葫芦,是现代工艺制成,颜色传统,漂亮,但很娇贵,只能手提,不可抓碰;香荷包、五彩线更是应有尽有,目不暇接,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色彩。

  我用一元钱买了一把艾蒿与菖蒲,花两元钱买了两个粽子,又花了两元钱买了一对儿纸葫芦,这个端午节就办置齐了。

  或许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了,或许是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现代占了上风,人们便越发得懒惰了,你随便可以找到没时间的借口,节日也就变得这样简单了,仿佛成了一种形式。

  任何事物都带有两面性。现在过端午节,虽省去了采艾蒿,包粽子,折纸葫芦等环节,让过节便简单容易了。却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节日表面的味道登峰造极,而节日灵魂的味道则清淡如水。更多的人,也包括自己,只知道端午节年年过,对于端午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的了解,则知之甚少,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祖宗留下的传统,就在自己的手上淡化了。

  回到家,见时间还早,我打开了电脑,要为端午节寻根求原,让自己过一个真真切切的,不流于形式的端午节。

  我了解到,我国的汉民族,称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而端午节的来历有诸多说法,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至于挂菖蒲、艾叶、纸葫芦,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则据说是为了压邪。

  传说,屈原受朝廷迫害,于五月初五自尽投汩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线、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但终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并有唐代诗词《端午》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另,东汉《风俗通义》中,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掌握了理论依据后,我起身虔诚的把艾蒿、菖蒲、纸葫芦挂在门楣,凝视数秒后,带着对屈原的敬畏之心吃下了粽子。伟大的诗人屈原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千古诗句,仿佛就在我耳边环绕。

【【推荐】端午节主题作文合集7篇】相关文章:

【精品】端午节主题作文合集7篇08-29

我们的端午节主题作文02-18

【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四篇08-30

【推荐】端午节优秀作文合集4篇02-15

【推荐】端午节的习俗作文合集9篇12-14

【推荐】端午节快乐的作文合集10篇11-08

端午节的主题作文通用14篇02-18

端午节的主题作文(集锦14篇)02-18

端午节的主题作文(精选14篇)02-18

【推荐】端午节过端午节的作文300字合集10篇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