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六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端午节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苏州,这里最特别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
在我们苏州,端午节要吃粽子、戴香囊、赛龙舟等。
先说说吃棕子吧。我们家的粽子大多数都是奶奶包的。其中最难弄到的就是粽叶了。奶奶曾去过旺山、花山等地方采粽叶。为了采粽叶,奶奶就像雷达一样,一听说哪里有粽叶,立刻定位准确地飞奔而去。奶奶包的粽子大部分是白米粽,吃起来虽然没有别的味道,但是有一股浓浓的糯米香。看着奶奶三下两下就包出一只漂亮的粽子,我也跃跃欲试。可是粽叶到了我的手里,就像条软趴趴的海带,怎么也包不出立体的三角形——唉,看来我是包不了了,只能负责吃了。
说完粽子,再说说香囊吧。我小的时候过端午节,可是要戴香囊的哟!据说小孩戴了香囊可以保证夏天不生病、不长痱子。香囊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正方形,还有的做成了粽子形!香囊外表看来总是五颜六色的,花花绿绿很漂亮。香囊闻起来有一股中药的味道,但是不难闻,我觉得还蛮香的。到了一年级以后,我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不需要再戴了,爸妈给我买的香囊我都挂在了床头,让那种浓浓的药香伴我入眠……
端午节既是传统的节日,也是外公外婆认定的“女婿节”。外公外婆常常利用这一天来请爸爸吃饭,感谢他一年来对妈妈和我的关爱。外公总是端着一杯酒,对爸爸说:“你辛苦了!”爸爸总是一口喝掉,高兴的说:“不辛苦不辛苦!”
这个节日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因为这个节日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我们的爱。我喜欢这个节日。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海门,海门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每逢农历五月初五,海门可就热闹了。家家户户包粽子,门口插艾条、香芪,并在小孩子们的胸前挂上灌了雄黄的香包,据说这样可以驱邪。
有一年端午节,我看见奶奶在包粽子,便好奇地问:“为什么要包粽子?”奶奶说:“因为今天是端午节。传说在楚国,有一个叫屈原的爱国诗人,因为不愿投敌背叛自己的国家,所以在五月初五投江自杀。老百姓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向河里投用芦叶包裹着的糯米团,渐渐演变成现在的粽子。所以每年的五月初五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大家都要吃粽子。”“原来是这样啊!”我不住地点头,“我来帮你一起包吧!”“好啊,等会儿包完了粽子帮我一起打扫房子吧!”奶奶说。就这样,我们把粽子包完开始打扫房子,然后我们一起去看赛龙舟……
那一年的端午节就这样过去了……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3
窗外淋漓的小雨不停,恍惚,又到了那个粽香飘荡的时节,又到端午节了吗?往事似乎还很清晰,思绪飘了好远,飘到了故乡,故乡的端午节……
农历五月,青草漫遍了家乡的山野,浅浅的清香扑鼻而来,石板桥,苔痕斑驳的青石下,墨绿的水色,缓缓流动,宛若温润的双眸,在那淅沥的小雨中,端午节悄悄走来…
指甲红
端午节淅沥的小雨一下,凤仙花那些桃红的,细碎的小花朵就开得一片烂漫。每当这时,凤仙花颤着花瓣上的露珠笑意盈盈时,穿着花布衫女孩们把花瓣细心地采下来,放进一个细白的碎碗片里,再放上粗盐和白矾,又操起一根圆木捣得碎碎的,碗里的花瓣就成了粉色的糊状。女孩们眨着明亮的眼,不时有几绺黑发飘到额前,她们一边捣着,一边轻轻念叨着:“端午到,指甲红,染了指甲过端午,红红火火过一年。”她们摘下几片鲜嫩的梅豆叶,先把花瓣泥涂在指甲上,再用梅豆叶灵巧地把手指尖裹成一只只绿粽子,最后缠上红丝线,把叶子扎紧。女孩们终于甜蜜地笑起来,明天那凤仙花的桃红就跑到她们指甲上去了!
家乡的端午节,在那桃红鲜艳了女孩的指甲时,行走……
艾篙青
“哦,摘艾蒿喽!”顽皮的孩童们坐在遥遥晃晃的自行车后座上仍不安分地大喊大叫,嘹亮的声音响遍了清晨的山野。是的,是该摘艾篙去了。“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密密的艾蒿颤动着晶莹的露水爬遍了山坡,穿着短衫的小孩子们跌跌撞撞地爬上小山坡,白嫩的手轻轻抚摸着艾篙,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艾篙的香气,咯咯地笑起来,他们使劲拔下一小束艾篙,白嫩的指尖溅上点点青绿,欢笑充满了山野。妇女们轻声说笑着,信手摘下几片艾叶,戴在耳边浓密的黑发上。成束成束青翠的艾篙被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在乡间土路上颠簸着带回家,欢声笑语洒落一路。
家乡的端午节,在那艾篙遍绿了山野时,行走……
粽香飘
青翠的芦叶在家乡老人们的手中轻轻旋转,光滑的芦叶被捏成锥形,撒入一小把嫩白的糯米,填上几个干巴巴的大红枣。几转,几捏,粗糙的大手灵巧地转动,一个个小巧玲
珑的粽子便跳荡而出,再倒入冒着热气的大锅里煮,粽子沉沉浮浮,原有的青翠变成深绿,顺着白热的水汽,飘出甜甜的香。小巧的粽子被捞出来,冒着热气放在白瓷碟上,水汽顺着深绿的粽皮滑下来,袅袅的热气让人心里骤然一暖,咬一口,白嫩的糯米里点缀着几颗蜜枣,鲜香润滑,还带着芦叶特有的清新,一并化在舌尖上,化成了满嘴的清甜,满心的温暖。弥漫了双眼的,不止那白热的水汽,还有家乡人分享着粽子,满脸满足的笑。
家乡的端午节,在那粽香飘荡时,渐行渐远……
思绪在湿漉漉的水汽中渐渐模糊了,那粽子的清香似乎萦绕齿间。端午节,悠久的传统,美好的风俗,人们在这年年的端午节中,虔诚,庄严,心中怀有的不仅是对节日的期待,更是对美好生活得祈愿。
家乡的端午节啊,我愿在梦中,将你深深思念。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4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进入农历五月,家乡便拉开了端午节的序幕。五月初五的早上,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除了做各式各样的香包之外,还包品种繁多的粽子。
妈妈最会包粽子了。包的粽子有咸有甜,有荤有素,还有桂圆馅儿的、五香味儿的,等等。我对肉粽子不感兴趣,却对素粽子情有独钟,里面不仅有大大的枣子,还有花生和芝麻。妈妈包的粽子总是大大的,糯米的浓香里裹着甜甜的枣子,那真叫一吃一个爽!咬一口,含在嘴里慢慢地嚼一嚼,真是越嚼越香!
说起端午节,不得不说屈原。汨罗江边,屈原大夫的内心充满无奈。楚怀王昏庸无能,屈原眼睁睁看着国土被侵略,大好河山毁于一旦,他感到昔日的'楚国不复存在,于是绝望地在汨罗江边轻轻一跃,就此殉国。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荡舟江河上,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担心鱼虾会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将米团投入水中,后来就演变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家乡的端午节还有许多有趣的活动,如赛龙舟、饮雄黄酒、吃煮鸡蛋和在家门前插菖蒲等,真是不胜枚举,乐趣无穷。
年年都有端午节,我对端午节的感受也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都不同。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5
我的家乡在沧州,端午节那天大人小孩都放假了,我的家乡端午节的传统,包粽子吃鸡蛋,包粽粑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汉族称作包粽子,回族称作包粽粑。
中国人过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吃这是我们节日喜用的传统美味食品。我们在粽叶中包夹糯米、绿豆、芝麻、板栗等,个头大小都不一样,小孩们在家里等大人们,老人们包完粽子就开始吃了,别看粽子的外形不好看,但里面的糯米可好吃了。有红枣的有蜜桃的有苹果的还有水果味的粽子,可好吃了,等大人们、老人们把粽子包完了,小孩们都抢着吃。可我不这么认为俗话说:“老人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给子女,然后又给我们小孩。”这句话倒过来也一样,小孩有什么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吃给大人们,我抢粽子的时候一共抢了3个粽子,给老人一个,给大人一个,我自己留一个。
我爱端午节,更爱全世界的中国人。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 篇6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我们老家的端午节,又称五月节。小时候也不知道究竟为何要过这一五月节,只知道这一天在农忙之余还能有好吃的粽子。所以端午,最忘不了的是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其次让我难以忘怀的就是插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我们家乡把插艾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以艾条插于门楣,悬于窗户。端午插的艾草,我们称之为家艾,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可见,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节的早晨,天刚露出鱼肚白,妈妈就去自家的菜园地的角落采集艾草。那些散发着香气的艾草一拿回家,满屋清香。早饭后,爸爸端起板凳,放在门槛上,将一把艾草整整齐齐的竖着插到门上。微风摇曳着艾草,散发出阵阵清香。我们的家乡流传着这样的歌谣:“端午艾,是药草,家家户户离不了;门上插把端午艾,蝎子蜈蚣无处逃。”
艾草又是一种天然蚊香。到了晚上,天将黑的时候,妈妈就拿出早已上一年端午节用过的干艾草,点燃起来,然后熏遍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艾草冒出的黄色烟雾,散发出的特殊香气,充满了整座房子。我好奇地问母亲,为什么要用艾草熏。母亲总是慢腾腾地说:“熏草香,香满堂;熏蚊虫,辟邪恶。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熏艾草,一年里人也不会生病。”记得夏天,只要我们身上生了痱子,妈妈就用陈年的艾草烧水,给我们洗澡。秋天或者冬天,身上有寒气,也是用陈年的艾草熏烧,一出汗,马上就好了。
在端午节的这一天,家里人还会上街,花上几分钱或者一毛钱,给我们这些孩子买来香囊,挂在身上。我记得自己佩戴过的香囊,最喜欢的是红辣椒形状的。传说佩戴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最后就是在中午吃饭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其实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所以民间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带雄黄进山不怕蛇”等谚语俗语。在碘酒未发明年代,我国人民就是用白酒调配雄黄和白矾水来涂抹毒虫蜇伤和蚊叮虫咬的。人们熟悉的《白蛇传》里,端阳节,许仙听信了法海的话,让白娘子饮了雄黄酒而显露出了原形。现在不少地方在端阳节还要在屋内外喷洒雄黄水,并在儿童的耳、鼻、额头上涂抹雄黄。不过据现代科学分析,雄黄有毒,不宜内服。
家乡的端午节,已经离我们渐渐远去,多想再过一次家乡的端午节啊!
【有关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六篇】相关文章:
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06-26
我家乡的端午节日作文02-24
【精】家乡端午节的作文02-21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热门】02-17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热】02-17
【荐】家乡端午节的作文02-17
【推荐】家乡端午节的作文02-17
家乡端午节的作文【精】02-17
家乡的端午节习俗小学作文02-28
有关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100字7篇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