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节日作文>关于端午节的作文>端午节的作文
投诉建议

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1-04-12 16:39:49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十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十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明天是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亦称“端五节”、“端阳节”、“蒲节”,流传于汉族和壮、布衣、侗、土家等少数民族。

  据考证,端午节源于远古先民对部落图腾—龙的崇拜。又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流放江南,于当日自沉汩罗江以身报国,当地居民为防止鱼类食其躯体而将粽子投入江中。此后便形成民间传统节日,代代相传,两千多年来绵延不断。人们插艾蒲、吃粽子、饮雄黄酒和在小儿衣襟上系香袋、手腕脚腕上挂五色线等,以求灭灾疫、去五毒。我国南方各地区还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以示纪念。

  20xx年的端午节(20xx年xx月xx日),国家邮政局发行20xx-xx《端午节》邮票一套三枚,其中第一枚“赛龙舟”,第二枚“包粽子”,第三枚“避五毒”。

  第一枚“赛龙舟”,以我国传统的木版年画构图,两条龙舟你追我赶,舟上插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彩旗,一派吉祥气息。第二枚“包粽子”,图案是五颜六色的粽子。第三枚“避五毒”,是被古代人称为“五毒”的五种小动物———蛇、蝎、壁虎、蜈蚣、蜘蛛,色彩鲜艳,生动逼真。

  我从小就喜欢集邮,今天突然想起来邮票上的端午节,于是晚上从婆婆家回来我就把集邮册翻了出来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这个周末又可以多放一天假了,知道为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吧,因为今年的端午节已经被订为国定假日了。妈妈告诉我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xx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也有很多。妈妈还告诉我端午节要吃粽子、黄鱼、黄膳等,还要配戴香袋。

  这下我才明白了,早上就看见外公准备了这些好吃的,当时我还在想:今天怎么有这么多好吃的菜呀,原来是端午节的必备菜。到了晚上只见外公准备了满满的一桌子菜,大家边吃边聊,有说有笑的,过节的气氛还是蛮浓的,真希望每天都过节,那样就可以放假和吃好吃的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插艾叶,有的地方还赛龙舟。这天就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著名爱国大诗人屈原的一个节日。传说屈原因为报国理想不能实现,而悲愤跳江。人们知道后急忙坐上小舟,赶去屈原自尽的江面上打捞他;为了不让鱼虾咬食屈原,人们不断地往江中撒糯米团子;还不停地往江里倒雄黄酒,好让凶猛的蛟龙醉得头昏眼花,不至于伤害屈原。自此以后,屈原跳江的这一天成了端午节,也有了人们包粽子的习俗。

  今年的端午节,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外婆家。刚好看见外婆在包粽子,只见外婆三下五除二,一个完美的四角粽子就包好了。我也跃跃欲试,学着外婆的样子包了起来。我先用粽叶做了一个三角包,放进一小把糯米,挖个小坑,再放一块酱油腌制过的瘦肉,加几颗板栗,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裹上粽叶,正当我用绳子捆绑粽子的时候,“哗”的一声全散了。

  外婆赶紧过来教我。我跟着外婆的步骤,总算“绑”了一个粽子。当我悄悄地把我的粽子和外婆的粽子放在一起的时候,我一看,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的粽子咋一个像样的角也没有呢?“不就是个光头强吗?”我自嘲道。

  可我并不气馁,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按照外婆教的,一步步地学,一步步地做,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经过自己的努力坚持,最后终于包出了一个比较不错的四角粽,耶!我成功了!

  包粽子虽然困难重重,可也其乐无穷啊!当我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时,心中美滋滋的。明年的端午节,我还要和外婆一起包粽子。因为我喜欢端午节,喜欢那种幸福的味道!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端午节是中华传统节日之一。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据说,它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

  尽管中国各地过端午节的习俗不同,但是他们都是为了祈求健康、防疫祈病。到了每年的五月五日,家家户户都要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等活动。这种习俗可是经过2千多年的演化而形成的。人们选择五月初五那天作为端午节的原因是因为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那天抱着大石头跳下汩罗江的。赛龙舟的习俗也是从当时的人们划着小船去寻救屈原这种形式演化过来的。因为没有找到屈原的尸体,他们就把竹筒里的米撒在水里。他们认为鱼儿吃饱了就不会去吃屈原的尸体了。后来这种活动变成盛着米饭的竹筒,到现在演化成粽子。这种纪念屈原的活动渐渐变成了一种风俗;这种风俗渐渐地在各地流传开了。

  在流传的过程中,活动的内容也不断地增加了。因此,南北方的习俗也有所差别。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昨天上午9点,精彩纷呈的舞蹈节目、悠扬的歌声、老人们的掌声和欢笑声飘荡在xx镇敬老院里。在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为了让敬老院的老人们过上一个温馨、快乐的节日,正余镇组织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家等数十余名志愿者来到xx镇敬老院,举办端午节爱心敬老活动,大家包粽子、演节目,和这里的老人一起度过了欢乐的上午。

  xx镇敬老院有数十名孤寡老人,他们当中有无依无靠的低保户,也有因身体缺陷无法生活的`残疾人。老人们听说志愿者来表演节目,陪他们过端午节,都高兴地早早等在了院内。在敬老院里志愿者熟门熟路,有的为老人打扫卫生、有的为老人修剪指甲,有的陪老人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情况,并把慰问品送到每一位老人手里。志愿者们又和老人们一起包起了粽子(见图),一时间,敬老院里其乐融融。“我们一辈子无儿无女,但是晚年却享到了子女的福,我们现在住得好、吃得好、穿得好,逢年过节孩子们就惦记我们,陪我们一起过,真的非常高兴。”今年80多岁的李大爷说。

  xx就是大爷口中的“儿子”,他是海门好人、xx镇志愿者服务站的一名志愿者,多年来一直心系着这些孤寡老人,每逢中秋、春节等重大节假日,他会带上自己亲手为他们采购的食品和鞋子到敬老院看望这些老人。老人都认他为干儿子。昨天吴志勇又来到敬老院为老人们提供健康咨询和量血压服务。这次到敬老院一检查,他发现有好几位老人血压都偏高。将这些数据信息传达给敬老院相关负责人,让他们平时多留心这些血压偏高的老人们,并嘱咐老人们按时吃药,平时行动多加注意和小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敬老院的老人多是无儿无女,常年孤独寂寞,不能享受那份团聚的天伦之乐,我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孝顺,我们有责任尽一己之力为这些孤寡老人奉献一份爱,关爱老年人。”正余镇乐一佳超市的董事长徐梅一边把剥好的香棕送到每一位老人手中一边告诉记者,关爱老人已经成为乐一佳超市员工生活的一部分,十多年来她带领着员工们每月定期给老人们送慰问品、送关爱。

  半天的活动在爱心企业家周美英带来的舞蹈队的表演下结束,老人们真挚的笑容洋溢在脸上,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志愿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老人们增添了一份喜悦之情,更在端午节前让孤寡老人收获了一份家庭的温馨。他们用真诚的行动换来了老人们的笑声和掌声,用实际行动传递着爱的接力棒。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1月13日,星期六,爸爸带头我去了三个很好玩的地方——甲秀楼、文昌阁、随缘斋。

  甲秀楼旁还有一个南明河畔。远看,岸边一个老爷爷在钓鱼,走近一看,哦!原来是一个铜雕像,它身穿黄色大衣,杏黄色的鱼竿上没有鱼,看起来像是炯炯有神地望着河里。它身旁还有一个黄色的蚯蚓盒。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这楼了,楼高20米,12根石柱。楼前有一个涵碧亭,亭柱上刻着“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甲秀楼经过了四百年的风吹雨打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的标志。

  文昌阁是明朝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建造的,占地约1200平方米,我和爸爸进去看了一下,知道了文昌阁有三层楼。我们爬到二楼时看到了以前的塔顶,是一个夏季打雷时所劈裂的,以前的塔顶重80年,1。5米高。到三楼时,看到壁画上的人物惟妙惟肖,当时想:能在距今有四百年的塔顶放眼远眺,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了自豪。

  在随缘斋,一个写字老师正在教学生们写毛笔字,我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说:“小朋友,来写几个字吧!”。看着老师和善的目光,我开心地笑了,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写好字的每一笔,每一画,经过老师的一番指点,我写的毛笔字受到了老师的好评。

  今天,我很高兴,是因为去了甲秀楼和文昌阁了解了中国的古文化,去随缘斋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那是初夏,家乡的小河边,芦苇已长出长剑一般的叶子,满眼的绿啊!闻着苇叶清香,我和小伙伴欢呼雀跃:端午节就快到啦!我们可以吃粽子啦!

  端午节那几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征得长辈同意后,我们便三五成群,一个个手挽着竹篮去采摘叶。“苇叶何田田”,我们总会满载而归!

  傍晚时分,大人们会将我们采摘来的粽叶洗好,一片一片晾在庭院里。大人们又是浸泡糯米,又是清洗稻梗,又是剁肉拌馅,忙得不亦乐乎!

  我最爱吃奶奶包的粽子了!奶奶总是一大早就起来忙活。奶奶总是不紧不慢地挑选两片合适的粽叶,把粽叶挽成一个漏斗型,底部非常的密实,然后放入一点点糯米,再放入馅料,最后再放入糯米,用糯米将馅料完全盖住,同时还要注意不能放地太多,需要和粽边持平,最后再用粽叶包裹住,自上而下,又由下往上,左右相绕。我至今搞不懂,奶奶是用了什么魔法,将几片粽叶和一些糯米,变成了一个个梭角分明、小巧精致的四角粽子的。

  小的时候,我就纳闷,为什么我们要在端午节吃粽子,为什么用粽叶包些糯米就成了粽子。于是奶奶边包粽子,边和我讲了屈原的故事。

  从奶奶的讲述中,我知道了,原来屈原是位爱国诗人,在五月初五,因为亡国之恨而投江自尽。百姓为了纪念他,将祭祀用的食物投入江中,为了不让鱼儿吃掉,就采江边的苇叶来包裹,久而久之,就有了粽子。

  后来,我读到了屈原的诗,加深了对屈原的了解。每次包粽子,我会忍不住感慨,也常常想,我何时学会包粽子,亲手将粽子抛入江中,纪念一下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奶奶很赞同我的想法,也常常和我念叨,一个人即使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自己的家乡,也不能忘记家乡的风俗文化啊!

  这样忙个一上午,奶奶就包满了整整两大竹篮的粽子。这时候,爷爷就会升起灶火,将粽子放入铁锅,倒上一大锅子的水,开始煮起了粽子。

  炊烟袅袅升起,粽子的清香飘散开来,飘进了那片芦苇地,在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上,慢慢弥漫开来……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端午节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关于这个节日的起源,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大部分人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投江的传说。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挂香囊、赛龙舟。

  我喜欢做香囊,准备材料有一条红色的流苏、一条五彩绳、两个珠子、两个铃铛、一瓶胶水、裁剪好的布料和面部表情。

  这天早上,材料一下发,同学们纷纷按照图片做了起来,有的同学努力地在做,有的同学在观察材料,还有的同学拿起珠子把玩,教室里特别安静。

  我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做了。首先我把五彩绳、流苏绳以及木珠穿好,接着用五彩绳将两块红色主体穿好,留下五个孔,再把香囊封口。当我闻到香囊发出的香味时,特别高兴。我心想:香囊真香啊!最后再把面部表情和装饰贴好,一个香囊就做好了。

  看到我的成品,老师笑着说:“镓玮做得真快。”

  我小心翼翼地把小老虎香囊放到桌子上,笑眯眯地看着它。小老虎也歪着头,眉开眼笑地看着我,好像在说:“你真是太棒了,只看一遍图纸就把我做得这么漂亮!”

  闻着香囊的香味,我不禁感慨我最喜欢端午节了,因为它不但可以做香囊,还可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宝贝,起床了!宝贝,起床了!”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轻轻地唤醒,迷迷糊糊中,妈妈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了五彩丝线。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起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向江边走去。

  江边的空气清新宜人,我用双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觉眼睛一下子特别明亮。咱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江北公园,只见一条长长的条幅上写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讷首届艺术节,两条充满氢气的金色巨龙在江面盘旋,准备参加龙舟比赛的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随时准备出发。

  只听“呯”的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船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出,岸边上的呐喊声,助威声,加油声,龙船上的锣鼓声,响声震天,使得船员们拼尽全劲奋力向前划。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凝重,汗水从头上止不住地留下来。赛龙舟的场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激烈的龙舟表演,欣赏着江边的宜人风景,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10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一到这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家都要吃粽子、挂菖蒲。

  同学们!你们都包过粽子吗?记得有一年,那时的我还小,还在上学前班,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没有上课,然后我就跟着妈妈去买包粽子要用的东西,首先要买粽叶,这粽叶呢也有讲究,要买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清香。如果用干的竹叶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没有竹叶的清香,其次呢还要买白糯米与线,把买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直把米泡了大起来,就可以包了。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妈妈说:“妈妈,我不会包粽子,你能不能教我呀。”妈妈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是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得耐心点儿。首先,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在卷的时候要尽量地紧,否则煮的时候就会漏米。”

  我跟着妈妈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然后放入糯米,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余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现在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裹紧。最后用绳子绑紧。这一步非常关键说着简单,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很“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总是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妈妈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起来不是很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这时,要煮粽子了,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放上水开始煮了,没过一会儿,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与粽子的香气。这时我与爷爷来到锅边,我问妈妈:“妈妈,这粽子熟了吗?”妈妈说:“再给它熟一会儿吧!过一会儿熟了我叫你,你先到客厅玩着。”我说:“好!”

  粽子熟了!可以吃粽子咯!我忙的跑到厨房,哇!真香!好多的粽子,我挑了一个,真心叫妈妈帮我剥开,那时我就像一只“小馋猫”。妈妈剥好递给了我,接着,我拿了一个给奶奶,拿了一个给爷爷,还拿了一个给爸爸,全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粽子,非常的开心。

  吃粽子、挂菖蒲这两样传统的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锦集十篇】相关文章:

精选端午节的节日的作文锦集十篇02-17

【推荐】端午节快乐的作文锦集十篇03-11

精选端午节的习俗作文锦集四篇01-17

精选端午节的快乐作文锦集5篇01-06

精选雨水的作文锦集十篇03-08

精选惊蛰的作文锦集十篇03-10

精选立春的作文锦集十篇03-12

精选冬至的作文锦集十篇03-12

精选秋分的作文锦集十篇05-13

【精选】舅舅的作文锦集十篇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