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写景的作文>关于家乡的作文>家乡的变迁作文
投诉建议

家乡的变迁作文

时间:2021-02-27 13:09:36 关于家乡的作文

家乡的变迁作文(通用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乡的变迁作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变迁作文(通用10篇)

  家乡的变迁作文1

  我的家乡─长子,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侧。由尧之长子丹朱受封于此,并由此得名。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内,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首先就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我还是孩童的时候,每家每户做饭用的是煤火,房子是青砖房,没有电脑没有wifi,手机用的是诺基亚。出门的时候骑的是自行车偶尔还有几辆摩托车。那时的天很蓝,草很绿,夏天能在河水边看到嬉戏的孩子,洗衣服的妇人,清澈的河水里有结伴而行的鱼虾。而现在高楼林立,做饭的用具变成了煤气灶和天然气。4G时代来临,电脑wifi普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手机成为了人们不能离手的东西,手机满电是现在年轻人所谓的安全感。现在出门大多都开汽车。河道成了垃圾堆积处,也没有人再出现在河边。

  我对家乡印象最深的就是那条离家不远的小河,夏天的时候和小伙伴在河边嬉戏,冬天的时候在冰上滑冰,那是我小时候常去的地方,记忆里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岸边开始有成堆的垃圾,渐渐的垃圾蔓延到了河水里,去河边的也越来越少,我已记不清我有多少年没有再去过那里,曾经热闹的地方现在变得十分荒凉。这就是在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我的家乡近两年来在重建,把柏油路拓宽了好几倍,增加了广场的数量,扩大了绿化面积。由于我一年待在学校的时间很多,在家里的时间比较少。回家后看到自己的家乡确实变化显著,以至于有的时候走在街上还会迷路。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特殊的情感,我也不例外,看着它一步一步的发展,我很感慨,改革开放的40年成绩显著,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幸福。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党的正确领导。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我们要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家乡的变迁作文2

  清新的空气能使我们的身体健康;清新的空气能使我们心情愉快;清新的空气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说起清新的空气,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我的家乡静海县子牙镇的变化。十多年前,我的家乡子牙镇的环境非常好,一年四季都有绿色。春天,莺歌燕舞,万紫千红。子牙河的水常年流着,河边的柳枝轻轻的垂在水里,好像美丽少女在河边梳妆。夏天是绿色的高潮,家乡绿树成荫,浓密的绿荫下,各种草儿蓬勃生长。条田四周,沟渠两旁,也种上了各种护田林,浓绿的树叶随风“沙沙”作响,各种鸟儿欢唱着,嬉戏着,在树林和茂盛的庄稼地之间飞来飞去。

  果园里,各种果树刚刚结出碧绿的果实,这些果实要等到秋天才能成熟呢。秋天是绿色的升华,家乡更是一派繁荣景象。田野里高粱的脸红红的,饱满的玉米笑的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沉甸甸的谷穗谦虚的弯下了腰……果园里,苹果露出了红彤彤的脸蛋儿,葡萄架下,葡萄像一串串珍珠玛瑙挂在半空,黄灿灿的鸭梨沉甸甸的把树枝都压弯了……冬天是绿色的希望。

  下雪后,家乡到处都是白雪皑皑,仿佛给大地盖上了一层棉被。如果把雪扒开,你就会看见麦苗正在“雪被”里睡觉呢,它们在期待着春天的到来……但好景不长,自从家乡引进了有色金属拆旧这一行业以后,人们将大量铜线、铝线和其它废旧电线堆放在田野里进行燃烧,电线燃烧后排放的有毒气体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严重污染了家乡的环境。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一氧化碳通过呼吸道及肺进入血液,使心脏失去输氧能力。其它有毒气体产生的氮氧化物侵入肺脏深处的毛细血管,会引起肺水肿等一系列疾病。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超过100毫克/升时,人吸入后会在30分钟左右死亡。二氧化碳还会对环境有危害性,会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污染。正因为如此,家乡的空气、土壤、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

  空气整天都是污浊的,渐渐的树木、草、花大多枯死了。子牙河也断流了,有的地方即使有水,也都被污染了。有的人不得不逃离家乡,我爸爸和妈妈带着我也搬到了静海县城,有的人没有条件离开,就只能继续留在家乡,忍受着环境污染的折磨。许多人因为大量吸收了有毒气体而死去。严酷的现实教育了家乡人民,人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决心用实际行动改变家乡环境面貌。首先植树造林,大搞环境建设。

  其次建立了子牙科技环保园,统一规划有色金属拆旧业,引进了先进拆旧设备,对废旧电线进行绿色环保式的剥皮、割离,对废旧下角料有计划回收,再综合利用,综合管理等。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家乡的天空又变蓝了,空气又变清新了,河水又变清亮了……家乡又变回了过去的美丽模样。爸爸妈妈怀着欣喜的心情带着我又回到了家乡。通过逃离家乡又回到家乡的历程,我深深的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决心做一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的践行者。

  家乡的变迁作文3

  今年是我们祖国母亲七十岁的生日,我从我家乡的变迁展现祖国母亲的成长。

  我的家乡在乡下农村。山路崎岖,交通不便。小时候的我,因为路不好晕车的缘故并不太愿意回家乡。家乡的路是那种泥泞的泥巴路,晴天回家变成灰姑娘,雨天回家溅得一身泥。而现在,平坦的水泥路取代了泥巴路,回家也容易多了。我还记得家乡以前做饭需要烧柴火。现在,烧火的厨房已经不存在了,家家户户用起了电磁炉、煤气灶。全村人都接通了自来水。

  小时候回家一到晚上便不再乐意出门,天黑了,又没有路灯,伸手不见五指,恐惧感瞬间袭来,再加上哥哥老是吓唬我说有鬼,便老老实实窝在家里。现在,村子里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晚上也亮堂堂的。还在广场上搭建起了舞台。逢年过节时都有节目看,节目的表演者也都是村里的人。

  这几年村子里的楼房就像雨后的春笋般不断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两层的,三层的,四层的都有,有的外表装修得很漂亮,室内的装修就更不必说了,照得出人影的地砖啦,华丽的墙纸啦比我们在城里的房子大多了,我真希望能在这里长住。

  从前在家乡要买东西还要等到街天(赶集的日子)。现在,村子里通了马路,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有小轿车,来去自如。甚至村子里就开得有超市,买东西越来越方便了。

  互联网的福音也传来了农村,以前回到家乡,手机信号极其弱,打电话发短信都成问题,更别提上网了。而现在,村子里通了4G网了,而且信号很强,还可以用手机视频聊天。

  要想知道新中国的变化有多大,就从咱们农村的变化中一看究竟,我的家乡便是一个缩影。我的家乡的变迁背后折射的是新中国的不断发展。我家乡变迁的故事便是祖国成长的故事,家乡与祖国共成长。

  家乡的变迁作文4

  我的家乡在农村,我经常听姥爷说他们那个年代的事,听姥爷说,家乡以前很穷很穷,村上到处是烂土墙,破瓦房,屋子里既黑暗又潮湿,而且地方还很小。有的房子还是用石棉瓦、油毡和稻草搭成的,屋里的地方全是黄土,时间久了,就被人们用笤帚扫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土坑。下雨天,院子里,村道里全是烂泥巴,一脚踏下去,鞋子就陷在里面拔不出来了。人们做饭烧不起煤,一年当中,大部分时间烧的是玉米秆和烂树叶。下雨天,房子经常漏水,冬天挡不住风。尽管把土炕烧的很热很热,但刺骨的寒风从四壁透进来,冻得他们耳朵发麻,不得不把头埋进被窝里。被窝里的空气不好,冻得他们晚上都睡不好觉。

  现在可好了,家乡这十几年简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破草房、土瓦房变成了用红砖砌成的大砖房,屋里屋外和村上的道路全部用水泥硬化了,有的屋子里还铺上了亮光光的大地砖。人们的住房都很宽敞,有客厅、厨房、卫生间,大人小孩都有自己的房间。烧水煮饭再也不用烧玉米秆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再也不用那黄泥水做饭、洗脸了。宽阔的石灰路两旁,也安装上了路灯,晚上路灯亮起来的时候美丽极了。

  人们也都有了钱,有好多家庭都装上了电话,用上了电饭锅、电冰箱、洗衣机,有的还买了大沙发。家家户户都买了大彩电,家家户户都是专业户,有果园、菜园和蔬菜大棚,每年收入近万元,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我的家乡变化真大啊,我爱我的家乡。

  家乡的变迁作文5

  来到阔别十几年的家乡,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过去崎岖泥泞的盘山道,如今都变成了宽敞明亮的水泥马路。交通工具由过去的马车三轮农用车变成了现代化汽车、轿车,特别是大摩托车几乎成了山中的一景,基本上家家都有一辆。

  走进村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过去的土坯房全变成了窗明几净的大砖瓦房,甚至有很多家还盖起了二层小楼。装饰一新的农家舍,俨然变成了城里一栋栋别墅。当然很大一部分还得力于党的政策,在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们这里虽然没受什么大的影响,但国家还是拨给了每户两万元盖房基金,对此很多山里人在大灾后却圆了摆脱毛坯屋住上大瓦房的梦。

  其次山村的文明建设也堪称一绝,过去路上到处都是家畜、家禽的粪便及各种垃圾,而如今却找不带一点烟头纸屑等杂物,原因是村里规定家禽、家畜如鸡鸭猪牛等都必须圈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外出打工的人多了村里人少好管理,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就因为人少了,这就带来另一个巨大的变化,诺大的山村显得很荒凉,山上到处长满了半人深的茅草,过去曾为抢茅草喂牛打的头破血流,现在竟快变成了原始森林。对此,据传有人在山上见过豹子的足迹。这还有个小插曲,一天早晨,因我有晨练的习惯,便一人上山没想到这可惊扰了家里人,他们来到山脚下大呼小叫如临大敌地把我嚷了回去,原因是大清早怕我撞上野兽,还有据传有人一早一晚在这里见过狐狸精出没。

  总之,山里的一切都在变,但不变的是山里人的好客、淳朴、善良、坚韧的性格。无论你走到哪里,人们只要见面,不管认识不认识,都会主动与你打招呼,真是山美人也美。家乡,我明年还会回来的!

  家乡的变迁作文6

  在记忆中,我永远忘不了村头那口老水井。因为它代表了改革开放以来百姓生活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

  听奶奶讲:30年前,在我们村北头那口老水井,用她略微咸咸的井水滋润哺育了一辈辈人,每天的清晨和黄昏,村民们便挑着一副副水桶来到井台边,在水桶上系上根绳子,放到井中左右摆动几下后汲水,再费力地把水桶从水井中提上来,然后挑着弯成弓形的扁担挑回到家里倒入水缸。我家距离水井有一里多路,往往一缸水打满了,大人们都要来回挑四、五趟。

  到了冬天,由于打水的人多,人们又不注意,打水时洒出的水在井台的周围厚厚地结了一层冰。一次,母亲去井台边打水,脚不小心在冰上滑了一下,结果,不但把水桶掉到了井中,腿也摔肿了,最后,母亲把水桶捞出来,忍着痛一瘸一拐地挑了半桶水回家,才4岁的大姐心疼地对母亲说,等我长大了,我去挑水。这是老水井留给我的最深的.印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乡亲们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富裕,这时,家家户户都在自己家里打了水井,安上了“磕头机”,这虽然是一种机械式的汲水工具,但比起到井台打水吃的方式还是省时、省劲儿多了,自此,村子里的露天老井便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时光脚步到了90年代,这时,乡亲的吃水方式也由用“压水机”,变成了用电机和水泵汲水,只要合上电闸开关,人们便能毫不费劲地吃上水,但是,人们吃的仍然是略带咸味的地下水。

  近两年,在新农村建设中,上级政府把村村通自来水工作放到了重要日程,村里的乡亲们已把清洁甘甜的自来水引到了厨房、卫生间,吃着放心,用着方便。村里通上自来水那天,已有80多岁高龄的奶奶,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今个儿咱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日子……”

  水井的变迁,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群众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一个缩影,从这里人们不难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乡村带来的可喜变化,如今村中的老水井早已不复存在了,机械式的“磕头机”也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它们的故事却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和变化,已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哦,家乡的老水井…

  家乡的变迁作文7

  这里,人杰地灵;这里,水肥鱼跃;这里,物阜民丰。这里就是我的家乡——滇国故里,山水江川!

  翻开《江川县志》,就打开了一个个尘封已久的故事,曾经的辉煌和今夕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历历在目。

  记得在上幼儿园时候,我和父母去龙街麦冲走亲戚,坑坑洼洼的土路让我们举步维艰,更别说坐公交车了。而今,整个江川区村村通水泥路,公交车、出租车和新能源汽车全区贯通,道路两旁都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人们出行方便。车道两旁绿树成荫,鲜花遍地,好似在画中游玩!

  道路的畅通,带动了农业的发展。以前我的爷爷奶奶种花菜,花菜成熟时要用箩筐挑到很远的镇上去卖,劳累不说,而且还不能卖个好价钱。如今,爷爷奶奶种的蔬菜成熟时,只要打个电话给收菜的老板,老板就直接把车开到菜地里收菜,谁的钱给得多就卖给谁,简单、快捷、省人力,还能保证卖个好价钱!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深入地打开了古滇国那段尘封的记忆,北有“马踏飞燕”,南有“牛虎铜案”,而牛虎铜案就出土自家乡这里的李家山。睿智勤劳的家乡人以此契机,创建了很多青铜器工艺制品厂,培育了多个工艺美术大师,全国最大的、工艺水平最高的斑铜屏风就出自我的家乡工艺美术大师之手,还摆进了人民大会堂。各种青铜作品远销国内外,让家乡的青铜器发扬光大,家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外地来的游客也多了。前几天我去李家山游玩,还看见通往李家山的石台阶非常干净,石阶的两旁古树成荫,还建有古滇风格的休息亭,石阶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家乡人与他们热情交流,介绍着家乡的风土人情,游客们高声称赞着家乡的美好!

  家乡的工业也在飞速发展,再也不是从前无名的小工厂,设备简单,产品单一。如今,家乡的工业已达到国际水平,直升飞机的组装、农业机械、电动车等就在家乡的龙泉山工业园区生产。

  我的家乡从简一的道路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从单一的劳作方式到现代化的营销方式,从简单的小工厂作坊到国际化的企业,这一系列的变迁,无不彰显出家乡的飞速发展。

  我的家乡,哺育我的地方,愿您永远繁荣昌盛!

  家乡的变迁作文8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辗转几度春秋,改革开放已进入纵深阶段,那些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遇见过的事一次次被光阴抛弃,却也在记忆里一次次被重新捡拾起,它们像是提前约定好的,在某一个不经意的瞬间,轻轻叩开你的心门,那些被改革开放改写了的历史如纸张上跃动着的文字,纷纷闯入眼帘,叩击着心灵。

  一个晴朗的早晨,清脆的鸡鸣打搅了祥和的梦境,睁开惺忪的睡眼,借着破了洞的窗户纸,望着邻居房屋顶端参差的瓦片将阳光凝聚成一个斑斓的光点,听着家里的老黄牛将蹄子打在坚硬的黄土地上,那种舒适的音调,不小心让我的耳朵偷偷怀孕,嘎嘎吱吱的老木门先是把一道光放了进来,明媚的光后面,满脸皱纹的爷爷进门喊我起床,慈祥在他脸颊上的沟沟壑壑里流淌。他将我一把拉起紧紧抱在怀里,一只手扶着我,另一只手拿起那件我特别喜欢,缝了一个活泼的小鸭子的毛衣,小鸭子的地方原是一个结实的破洞,小鸭子是我心灵手巧的奶奶的杰作,她给了我所有童年的欢乐。和小伙伴们玩儿,这样的一个奶奶满足了小小的我一个又一个大大的虚荣心。

  快乐不止如此,村里隔三差五的集市,我冲爷爷撒着娇,爷爷用他粗糙的大手从他吃饱了黄土的褂子里取出几张皱巴巴的角票,只把最小的一张给我,我揣着它去找小伙伴,我们一路唱着跳着,走着,笑着,在那条田间发白的土路上,洒满了我们的欢笑,不知道走了多久,才出现了嘈杂的集市,简单的小食品没有花样,我们每个人只用一角钱,买到了喜欢的零食,但那不能不说是一种简单的快乐,吃着零食,我们调皮地挤进人群里去看耍猴,并且不时得拍手叫好,集市上的糖人,面人,栩栩如生,那些带着草帽,挽着裤腿,挺着袖子,扛着锄头的男人,那些裹着头巾,穿着花衣服,提着篮子的女人。我们只看见一团面在艺人的手机转了几个圈圈,跳了一段舞蹈,她们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我们欣喜地拍手叫好。

  那时候的玩具很少,零食很少,但快乐很简单,这时候的玩具很多,零食也很多,但似乎还是无法满足我们不断疯长的玩儿心。那些提起来都会脸红害羞的童年的故事,永远是自己那段回不去的过往。

  满足的微笑在脸上逗留,眼角还是湿润了,此刻我站在家里阳台上很大的落地窗前,看着路上车来车往,豪华的商场,进出的人们络绎不绝,汽笛声奏响了城市里一首专属的交响乐,夕阳恋恋不舍地躲在了大楼的后面,夜幕在徐徐拉开,霓虹灯藤蔓一般爬上了这座城市,在五光十色的点缀下,城市的繁华不言而喻,如果不是一场意外的梦境,自己又怎会想到那个充满泥土气息,清新秀丽的山村,自己那个充满幼稚回忆的童年。如今,那片厚实的土地里永远地埋葬着爷爷奶奶的尸骨,也埋葬了我的回忆。但那些过去在记忆里永远有如清晨绿叶上的露珠,以一种纯洁简单的晶莹点缀着回忆。那冰箱里的面包,微波炉里的牛奶,嘲笑着餐桌上蜷缩着的馒头;五颜六色形式多样的服装静静地躺在衣柜里,爸爸劳动时偶尔穿几次的布鞋自卑地在角落里沉默着……

  从童年到青春,十几年间,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之下,万物欣欣然张开了双目,以蓬勃的姿态成长着,变化着,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变了,我也变了,依旧是湛蓝的天,依旧是洁白的云,不一样的是蓝天下的生活,站在云端的中国。

  家乡的变迁作文9

  家乡永泰的点滴变化,我们亲身经历着、感受着。

  六十年代,大樟溪上有许多木排。那是永泰人民靠着自己的智慧做成运木头的工具。他们把木头并排放在一起,用绳子绑紧,顺着大樟溪把沉重的木头轻松地运到目的地。现在大樟溪边已经没有以前吵闹的声音,而是种满美丽的绿色植物。微风吹过,听着“沙沙”的声音,舒服极了。夏日,吃过晚饭,漫步在大樟溪边,吹着江风,看着绿色的植物,非常惬意。

  那时候的房子是土木结构的,最高不过两层。现在的房子都是由钢筋水泥建成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以前的马路只是土路,因为人经常走,而走出了一条条羊肠小道。现在马路换成了柏油路。宽阔的高速公路,道路两旁还种着美化环境的大树,各种小花小草。以前路上走的是马车、花轿,现在路上开的是小车、摩托车、公交车。

  七十年代,永泰一中学只有几座砖瓦房,学生坐在里面感到无比压抑。老师们住的是一座建在森林里爬满植物,长满青苔的八角楼。虽说夏日很凉快,但也有很大的一股霉味。现在的中学,教室洁白无瑕,老师博学多才。连宿舍也非常干净。学生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读书,非常舒服。

  以前,人们吃饭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上顿没下顿不说,吃的还是地瓜米。现在地瓜成了零食。现在的我们吃的是鸡、鸭、鱼、肉,每一顿都是美食。

  以前的土路变成了高速公路,马车变成了小车,连动车也开进了我们永泰。所有人都过上了老一辈向往的生活。

  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永泰居然从贫困的农业县发展为现在的旅游县。人们的生活逐渐走向小康,这是多少代人用辛勤汗水换来的国泰民安的生活呀!

  望着这巨大的转变,我不禁感叹:永泰的变化真大!

  家乡的变迁作文10

  在一个阳光明媚、空气清新的早上,爸爸开着崭新的小汽车,在宽阔的马路上飞驰着。我边听着优美动听的音乐,边欣赏着窗外美丽的风景线,心里非常高兴,因为从现在起,回宜兴看爷爷奶奶,再也不用去挤车了!

  从我记事时,就隔三差五地要乘车,乘得多了,各种各样的路也就见得多了。有羊肠小道、泥路、石子路、水泥路……

  那是一条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是爷爷家通向乡镇的唯一道路。听爸爸说,就是这条路,浓缩了整整一个时代。在他小时候的那条路,是坑坑洼洼的泥泞小道。下雨天,每每经过时,总是深一脚,浅一脚,溅得满身满脸都是泥。爸爸每次回家总是被奶奶说就像是刚从泥里拔出来的萝卜。

  在爸爸上初中时,那条路铺上了水泥。虽然只有60公分宽,可那时的水泥路着实让村民谈论了好一阵,也兴奋了好一阵子。出门时也不用光靠双脚走路了,爷爷花了100多元买回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那是咱家的第一辆自行车,可比现在的小轿车珍贵着呢!自行车清脆的铃声曾自豪地洒满这60公分的水泥路。

  不知什么时候起,这60公分的水泥路已经跟不上这时代的步伐了,于是又加宽到了120公分。那时,爷爷家已经有2辆自行车了。爸爸也有了自己的凤凰牌自行车,上学放学,往上一跨,一路欢笑着往远方驶去。

  时代变迁,宽大的马路终于取代了这120公分的水泥路,路两旁栽满了水杉。“公路修到家门口了,汽车可以驶进你家了。”那是村民议论最多的话题。虽那时还没有汽车开进来,可憧憬却变得如此美好。那时,已经工作的爸爸回家后就喜欢独自走在这铺满瓜米石的乡村公路上,聆听公路与树木的对话,独享那份静谧与美好。

  不多时,富裕的一部分村民家里已经开始换第二代车——摩托车。爷爷家也添了2辆摩托车。偶尔驶过一辆,一路扬起的灰尘似乎在高唱“农民生活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岁月如歌,公路上的石子多了起来,加进了钢筋水泥的混合,瓜米石公路又变成了水泥的大马路。这段路也终于完成了它的整个变迁,由二车道变成了六车道。路上更加热闹了,从早到晚车来人往,好不风光。自行车的叮呤声,摩托车的突突声,小汽车的嘟嘟声,交织成一首和谐自然的交响乐。这交响乐在告诉人们,改革开放的的春风吹得好啊,人们的生活多美好哇!

  如今,我家也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回家看望爷爷奶奶更方便更快捷了!路两旁的水杉依旧茁壮挺拔,生机勃发。路在变,人在变,所有的一切都在变。改革的这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巨变,而这条路,也真实地在脚下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