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作文
深感于自己在语文教学基本素养方面的欠缺,三月下旬至今十分细致地研读了美国教育专家杰基·阿克里·沃尔什博士和贝思·丹克特·撒特斯的优质问题和优质提问教学著作《优质提问教学法》。该书提出并开发了“通过提问和理解促进学习和思考”的专业发展模式,也就是“QUILT”框架,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合作过程。
通过有意识地反思,我发现自己课堂提问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
1、提问过多,正式授课过程中,每分钟大约提3个左右的问题,且所提问题中大多是有关事实、回忆或知识的,处于较低的认知水平上。
2、课堂上存在“目标学生”现象,倾向于让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
3、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之前,学生回答之后,没有等待3-5秒给学生更多地思考和整理的时间。
4、自己经常在没有探究的情况下接受学生不正确的答案,且自己经常对课堂的问题进行解答。
5、学生几乎不提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
细细想来,自身的教学问题实在太多了。多年来,打着应对应试教育的幌子,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低效的课堂重复,从未思考过要变革和创新。在课堂设计上,没有运用课堂规范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和提问的意识,没有运用“脚手架”来支持学生的新行为,更别说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责任的调整了。
以上一些问题深深困扰着我,也困扰着我的学生。《优质提问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使我的眼前豁然开朗,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指出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一、优质问题的特征
优质问题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学习的欲望,具有四方特征:能够达成一个或更多的教学目标,关注重要的课程内容,能够促进在规定的认知水平上的思考,清晰地阐明所问的内容。
(一)优质问题的四个维度
1、教学目标:与一个或多个学习者相关联,激发学生观点并形成个人的认识。
2、关注内容:引导出与要学习的概念相关的知识,引导出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学习的知识。
3、认知水平: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教师具体设计的和示范的认知水平上;根据学生的准备,要求学生在最高的认知水平上处理知识;鼓励学生掌握关系和类型,展示理解程度、建立关联。
4、句法和词法:运用合适词汇,适合学生年龄、要学生的内容;精确不含糊;清晰地表达问题并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所期望的回答;简明。
(二)两个框架和布鲁姆分类法
1、维金斯框架和克里森伯里“问题环”
维金斯框架启示我们,当学生将个人经验和兴趣与课程内容和知识相联系的时候,这种知识最为持久。当选用的课程内容时应当考虑三点:
(1)选择一个值得讨论的“核心观点”,
(2)保证该内容与学生所在州所要求和测试的标准相关联,
(3)检测其是否和你所教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相吻合。
克里森伯里“问题环”则将教师的问题分为三类:个体知识、学科知识和其他学科。
布鲁姆分类法区分了认知过程的六个维度——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以及知识的四个维度——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
对认知水平的区分,有助于我们清晰地了解我们希望学生运用的思维类型或过程,也有利于我们教师改善自己所提问题的认知水平。
二、使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回答
想要使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回答,我们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去做:
(一)信念和态度上的准备
1、优质问题能帮助学生学习
2、所有学生都能对所有的问题做出回答
3、所有学生的答案都值得尊重。
(二)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和责任
教师的角色是辨别每个学生的潜在学习区域,找到同学们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吸引学生兴趣的符合“中心性”“可获得性”“丰富性”标准的问题,并给全体同学平等的回答机会。
(三)运用参与“替代性反应模式”
1、改善口头回答的反应模式:合唱队法(齐答)、手势语法、工作样本法。
2、助于互动的反应模式:数字头脑集合、二人思考小组。
3、助于课堂讨论的反应模式:自选位置,观点展示,集思广益法、四角提喻法,访谈设计法,鱼缸型讨论法,一词总结法。
三、激励学生进行思考的方法
(一)促进学生思考的三个准备
1、准备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2、选择调动所有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回答的反应模式。
3、提供合适的激发策略。
(二)奇妙的暂停——等待时间1、2的意义
课堂上有意识地运用等待时间,于学生而言,能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提供证据,会进行猜测和假设,会提出更多的问题,更多人参与回答,更自信,在认知水平比较复杂的考试项目上进步。
于教师而言,回应将更周到,提出更少但认知水平更高的问题,对以往不参与课堂互动的学生的期望增加。
(三)鼓励问题的回答的一些方式
我们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来鼓励学生对问题的回答:
1、倾听失败;
2、理解失误;
3、找出答案,帮助那些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线索——运用符号、词语或者短语来帮助学生回忆;提示——运用提示语;探查——寻找一个不正确答案背后的原因,或者是当回答不正确时提出澄清性问题;改述——向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重定向——向不同的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稍后负全责——在课后,重新检查回答不正确的学生,确保他知道了正确答案。
四、积极地反馈,帮助学生深入地思考和讨论
(一)口头反馈的原则
教师的口头反馈,能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并帮助他们在必要的领域进一步改善。当学生对一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提供了完整而正确答案时,进行正面的反馈;当教师引导后,学生还是不能提供完整的答案,则要给予校正性的反馈;当就某些简单的事实进行学习时,对于学生的错误答案,则要给予负面的反馈。
(二)讨论中反馈的方式
在学生背诵时,教师必要的时候给予引导,然后给予清晰、明确的表扬或是正面的或校正性的反馈,学生能获得完整的理解;提供正面的或校正性的反馈,并提出问题或者做出评论,帮助学生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相联系,学生们会建立联系,能使他们储存并保持新知识以备将来之用。
在学生背诵或讨论时,教师提出后续性问题来“纠正”学生的答案,学生能增进思维,建立更深入和新的联系。
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进行个人观察,提出消除困惑的问题,叫另外的学生回答,或者运用一些其他的“可选择的”做法(没有表扬或者正面的、负面的,或者校正性的反馈),学生提出问题,或者提供不同的视角;他们的讨论会移至“新的领域”;或者教师总结学生的评论,并对讨论做出暂时性的综述:提出有待继续讨论或者还没有定论的问题,学生则会继续思考问题。
讨论中反馈的替代形式:进行简单的陈述性表达、复述你听到学生所说的、表达你此刻的感受、邀请学生进行更深入的阐述、邀请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邀请整个课堂的学生来询问该生一个问题、有意地沉默。
在课堂上塑造尊重气氛的最好办法是践行这两个标准:第一,认真并怀着尊重的态度倾听学生的发言;第二,与学生进行讨论,同时让他们知道我们对他们很感兴趣,对于从他们身上学习很感兴趣。
六、帮助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在困惑或好奇时会提出问题,这与学生是否拥有学业效能感、学生在学校的成绩水平、学生对于提问价值的态度以及学生与教师的个人关系有极大关联。
(一)帮助学生提出问题的策略
1、创建一个没有风险的环境,强调从错误中学习的价值;
2、引导学生讨论:提问的好处大于给学生带来的“成本”吗?
3、就如何提出问题做具体的指导;
4、同伴分享和合作性小组来鼓励学生从同伴中寻求帮助;
5、强调内在的动机和个人成就,而非外部奖励与竞争;
6、努力发展与所有学生间的问题和关怀的关系。
(二)情感参与
课堂的情感氛围对学生通过提问来唤起对自身注意力的意愿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个人参与性分类法”,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问题:
1、兴趣: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2、参与: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让他们的观点成为该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沉浸: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他们承担对学习的责任?
4、内化: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创造一个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有机会反思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个人想法、感觉、态度、观点、经验以及价值观?
5、解释: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来促进他们表达对个体主观世界、同伴的想法以及中心思想三者关系的理解?我应当提供什么样的机会使他们能够从自身新的理解中形成新的问题?
6、评价:我应当问什么样的问题给他们提供机会在不同媒介中检验新思维?
(三)学生提问的形式
相互教学、同伴问题解决、元认知锚定、角色扮演的提问行为、新闻发布会、教材问题分析、问题评议、循环提问、二十个问题、脱口秀……
写在最后:
提问、思考、理解,三个过程以动态的形式相互作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表现和成就。有效的提问行为能使一个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咨询为导向的学习者的团体。
高水平的问题能调动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能有效激励学生,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这,正是我们高效课堂所追求的。
【《优质提问教学法》读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1.提问
2.提问优秀作文
3. 爱提问的小鸭作文
4.第一次提问作文
5.提问的艺术
6.人民广场优质作文
7.优质低碳环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