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小学生作文>读后感>《怎样解题》读后感
投诉建议

《怎样解题》读后感

时间:2020-11-11 09:34:09 读后感

《怎样解题》读后感(精选5篇)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怎样解题》读后感(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解题》读后感(精选5篇)

  《怎样解题》读后感1

  乔治·波利亚是当代杰出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从1944年起,他连续出版了:《怎样解题》、《数学与似真推理》、《数学的发现》,都成为世界名著。

  特别是《怎样解题》一书,书中给出了“怎样解题”表,按这张表的程序去思考,可以使学生“不仅试图去弄清楚这个或那个问题的解答,而且要了解这个解答的出发点与方法”。(见第一版序言),这对于解题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

  用“怎样解题”表提供的思考程序,我们对初二上学期15名数学“学困生”进行实验,经过半年时间,绝大多数同学都有显著提高(我们这里谈“学困生”的,是指数学成绩落后,智力水平正常的学生)。

  “怎样解题”表共分四个大部分:弄清问题;拟定计划;实现计划;回顾。对于第一部分,即未知数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等学生是容易分清的。而对于第四部分,除“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外,其余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不容易做到,故我们的重点在二、三部分。结合“学困生”的特点,我们主要在下述的三个方面有所侧重。

  一、回到基础,强化类比

  在“拟定计划”中,大部分学生对于“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了,要想实现波利亚的程序,就必须首先回到基础,教师帮助学生把基本问题弄清楚。例如,在讲列方程解应用题时,应该不厌烦地把小学阶段就应该掌握的倍数关系、行程关系等再交待给学生,然后再按彼利亚的解题程序启发学生想下去。

  回到基础只是补上知识的缺欠,其真正目的在于强化类比,在《数学的发现》第一卷的序言中,波利亚说:“解题是一种实践性技能,就像游泳、滑雪或弹钢琴一样,只能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学到它。”模仿即是类比。

  而“拟定计划”中的许多揭示语言,实际上都是让学生去学会类比,故我们在实验中,更强调对学生的类比能力的培养。

  二、同学讨论,教师点评

  这种讨论并不是盲目的,效果好坏关键看教师设计的讨论题目与程序,看其是否符合波利亚的基本观点,而且应该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的,每讨论之前都有5名同学做重点准备,做核心发言人。

  让学生讲出来很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讲述而发现波利亚解题程序的贯彻情况,是否每一步都真正理解了?理解是否有偏差?主要差在哪里?及时地将他们引向正确的思路。

  在讨论中,一个学生的任何一点微小的进步,教师都应该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前面两点做法对保证“拟定计划”和“实现计划”是缺一不可的。在“你能否检验这个论证?”这个问题上,对好学生而言,是轻而易举的,但对差生而言,却是很难做到的,故在教学中还应当做到下面的一点。

  三、学习习惯的规范

  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其非智力因素起主要作用,大部分同学都注意力不集中、马虎严重,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调整方案,帮助他们分析马虎的原因及克服马虎的正确方法,制订若干小目标,让他们感到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应用波利亚的解题程序来转化“学困生”,仅仅按照“怎样解题”表去一步步实施是不够的,教师必须读懂作者在文章开始时提到的几本书,弄清波利亚得出的每一个问题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补充,活学活用。

  用波利亚的解题程序来转化“学困生”,我们只不过是初步尝试,在波利亚的观点越来越被人们接受的今天,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教师投身于这方面的研究,以取得更好效果。

  《怎样解题》读后感2

  波利亚(1887-1985)是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因长期从事数学教学,他对数学思维的一般规律有着深入的研究。这本开拓思维的《怎样解题》就是其研究成果的总结,并因此而畅销全球。

  作者认为一个重大的发现可以解决一道重大的难题,而在解答任何一道题目的过程中,也会有点滴的发现。这句话颇有现实意义,人如果缺乏善于发现的眼睛和发现题目的本质,就无法摒弃无关紧要的繁琐条件和层层陷阱,就无法抓住问题的关键,因此也就无从下笔解答题目了。

  作者也认为当你解答的题目并不陌生,有些似曾相识的时候可能会不以为然,但你若因此而感到有兴趣,并被好奇所激发时,你的创造力将被激起,并被发挥出来;特别是如果你用自己独一无二的方法做出时,你将饱含成就感。

  作者建议我们不要只做一些简单的基础题,它只会扼杀我们对数学的热情;也别一味地做变态级的难题,那样会打击我们的自信心。

  虽然在我看来,此书的实践性不及一般的教辅书,但其对数学领域中怎样进行正确、快速、有效地解题,有着一针见血的指导作用。作者在书中运用了大量活泼、生动、通俗的散文写法,阐述了一个又一个数学问题。作者在此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观点:学好数学不只在于练习、操作、演算,最重要的是从心底萌发出的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自我归纳理解后的解题思路。

  读完全书,我最深的感受是我也爱上了数学。数学不仅是通向工程、技术的必由之路,它还充满着乐趣。

  《怎样解题》读后感3

  欧美的数学家曾经呼吁:学数学的人,要读读波利亚;不学数学的人,也要读读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是国际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论述中学数学教学法的普及名著,对数学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他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本书是他专门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后的结晶。全书的核心是他分解解题的思维过程得到的一张“怎样解题”表。作者在书中引导学生按照“表”中的问题和建议思考问题,探索解题途径,进而逐步掌握解题过程的一般规律。

  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题分四步走:

  第一必须理解题意。许多的学生在刚开始解题时,囫囵吞枣,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对题目的理解不完整,这可能是解题过程中最普遍存在的不足之处。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常常强调学生一定要细读题目,仔细审题,清楚的理解题目的意思,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第二: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拟定方案,根据题意,寻找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抓住总体思路,再研究细节问题。如题:李大伯上山采药,上山时他每分钟走50米,18分钟到达山顶,下山时,他沿原路返回,每分钟走75米,求李大伯上下山的平均速度。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我告诉学生要抓住一条总的思路: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再根据这一思路,分析理解总路程,求出总时间,只有这样才能最后求出未知量平均速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时的总思路,这样学生才能轻松的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不管条件如何千变万化,也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要点上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学生解题的能力无疑也将得到大大的提高。

  第三:执行你的方案,在执行你的方案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检查每一个步骤,要能让解题者自己清楚的明白每一步的含义及正确性。

  第四:检查已经得到的解答.这样的结果是正确的吗?我再将答案放入问题中进行第二次思考,你还有别的更简单的方法得出这个结果或结论吗?或者在以后的解题中,你是不是对此类型的题目更加熟悉了呢?在别的什么题目中,你能利用这个结果或这种方法吗?

  这样的解题思维让我受益颇大,每一步都对我们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何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教师的价值在此可得到充分的体现。

  作者在此书中还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观点:学好数学不只在于练习、操作、演算,最重要的是从心底萌发出的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自我归纳理解后的解题思路。

  我感受最深的是有关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的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的设想、答案或方法。

  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一定要活学活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现将自己的初步认识作简单介绍。

  首先,要教给学生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如逆向思维、侧向思维、想象、联想及系统思维等。学生掌握了发散思维的基本方法,才能有效地突破思维定势,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从而提高思维的独特性。我想,这种发散性思维训练,对提高学生思维的变通性、灵活性是有很大帮助的,这实际上就是教学生逆向思维。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求得富有独特性的答案。

  其次,设计发散思维的作业练习,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可以设计多向思维的一套题目,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学会克服思维定势。

  第三,在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备课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发散思维,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常常会让我们意料之外,激动不已。当然也更使我们懂得我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重要性。

  第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广阔性思维。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通向创新的翅膀。”学生的想象力丰富,教师应创造条件,正确诱导启发学生进行想象,促进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老师传递出的思维信号,使学生的想象有如天马行空,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引导上,做出合情合理而又丰富多彩的回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空间,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多方思考、探询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做一个不断进取的学生。我们教师千万不可抹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

  《怎样解题》读后感4

  在书的最开头,作者列出了解题步骤的简单表,我觉得这是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应该对这个解题表烂熟于心,由此来指导自己解题,肯定会事半功倍。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解题是一件实践的事,我认为,任何解题能力的提升都是直接来自于个人在解题过程的体验,换而言之,你不要妄想自己读了这本书之后就能立即获得解题能力的提升。

  这本书适合在进行了大量解题实践之后来阅读。打个比方,波利亚的这本书是一门高深的内功心法,学习它可以提升内力成为高手,而解题技巧则是武功招数,解题实践则是临阵对敌的经验。如果只练了内功心法,就跟《天龙八部》里获得了活死人百年内力的虚竹一样,不懂得如何运用和驾驭这股内力,反而浑身难受。波利亚的这本书,乃是对解题实践的研究,在他的解题表里强调的一点,就是充分联想自己曾经解决过的问题,然后类比性的解决新题,并在回顾中获得新的解题经验。

  所以,如果你以为看了这本书就如同踏上了解题的捷径,那就大错特错了,波利亚只是告诉你:有这么一条捷径,但是你自己得找到它。这本书是对解题方法的梳理和抽象归纳,而不是直接告诉你解题方法或技巧……

  《怎样解题》读后感5

  通过读了阅读了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著作《怎样解题》这一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他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本书是在假期的时间,我阅读了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波利亚的著作《怎样解题》。通过读了这一本书,给了我很深的感触,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波利亚认为数学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教会年轻人思考;他把“解题”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才能和教会他们思考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本书是他专门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的结晶。全书都是围绕一张“怎样解题”表中的问题和建议而组织的。作者在书中引导学生按照表中的问题和建议思考问题,探索解题途径,进而逐步掌握解题过程的一般规律。

  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题分为四步走:

  第一,理解题目,即审题。我们都知道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基础的环节,能否审好题是解答题目的关键。在该部分,作者就明确的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审题,即:“为知量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条件是什么?条件是否能满足?条件是否足以确定未知量?或者它不够充分?或者多余?或者矛盾?”。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常常对我们强调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仔细审题,清楚的理解题目的意思。但事实告诉我们,在解题过程中的最普遍的不足之处——对题目的理解不完整,无法完全挖掘出题目中所蕴含的信息这一状况并没有因此而的得到改善。通过学习该部分,即可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良好的审题方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这个部分对于那些学习好的,有良好的阶梯习惯的学生来说可能其重要性不太突出,但对于更多的学生来说,学会审题将对他们正确解题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找到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联系。“你以前见过它吗?你是否见过相同的问题而形式稍有不同?你是否知道与此有关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一个可能用得上的定理?看着未知数!试想出一个具有相同未知数获相似未知数的熟悉的问题。这里有一个与你现在的问题有关,且早已解决的问题。你能不能利用它?你能利用它的结果吗?你能利用它的方法吗?为了能利用它,你是否应该引入某些辅助元素?你能不能重新叙述这个问题?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重新叙述它?回到定义去”。从理解题目到构思解题方案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因为对于一些题目,即使做到了理解,但仍会感到无从下手。波利亚启发我们说“好的思路大多来源于过去的经验和以前获得的知识。”因此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一道与它有关的题目吗?”,并不一定就是一个曾经求解过的与当前题目紧密相关的题目,而更可能是通过变化、转换或修改叙述方式,找到与某个题目的联系点,从而“重新叙述这道题目”拟定一个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三,执行方案,实现你的求解计划,检验每一步骤。你能否清楚地看出这一步骤是正确的?你能否证明这一步骤是正确的?正如波利亚所指出的,假如这个方案是学生主动获得的,则不容易遗忘,反之,学生则很容易找不到来时的路了。因此,坚持检查每一个步骤,以使解题者自己清楚的明白每一步的含义及正确性。

  第四,检查已经得到的解答。这样的结果对吗?我再将答案放入问题中进行第二次思考,你还有别的更简单的方法得出这个结果或结论吗?或者在以后的解题中,你是不是对此类的题目更加的熟悉了呢?在别的题目中,你能否利用这个结果或这种方法吗?波利亚认为:“没有任何一个题目是彻底完成了的。”因此,我们可以将任何解题方法加以改进,深化我们对答案的理解。

  波利亚认为:“学好数学不只在于练习、操作、演算,最重要的是从心底萌发出对数学的浓厚兴趣与自我归纳理解后的解题思路”。

  欧美的数学家曾经呼吁:“学数学的人,要读读波利亚;不学数学的人,也要读读波利亚”。通过读了这本《怎样解题》,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我觉得在这一本书中,我们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普遍原则,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指数学问题,还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生活本来就是我们每天所要面临的一道题目,所以生活过程就是解题的过程。对于一个问题的求解,我想,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但是关于问题的求解步骤我们却是很少认真关心,求解方法的来源更加是没有时间去想,我们通常的做法只是去接受知识。所以学习《怎样解题》是在帮助我们形成良好解题习惯。我们将找到使用表中这些问题与建议的正确方法,并且这样做以后,将学到比任何具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东西。

【《怎样解题》读后感(精选5篇)】相关文章:

初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精选35篇)02-28

《今天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02-18

初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02-1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初二读后感01-13

初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09-07

初中《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7篇03-0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初中生07-2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合集15篇12-07

《怎样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初中读后感07-07

外国名著《钢铁时怎样炼成的》读后感650字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