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1
成功被安利陈嘉映的《何为良好生活》,直到逛万圣时看到此书,才顺手买下。因为有标记书籍的购买时间和地点的习惯,在这买更有意义。对我来说,能逛书店,能看书就是良好生活啊。
书中从对伦理和伦理学的辨名开始,剖析内涵外延,后面对各种观点逐一展开评述。与之前上学时候啃萨特、尼采、康德之类不同的是比较接地气。又有文化优势,更容易代入。
作者并没有给出终极答案,也并没有终极答案,全书都在结合我们所熟知的生活、选择、社会进行肯定、否定、肯定、否定、肯定之肯定、否定之否定,也就是穷理。每章几乎都是以疑问结尾,因为人类还在不断进步,也还在穷理中。展现出行为背后的价值观、目的,价值观背后的理论,以及动机、该如何评价等等。全部都摆在这,怎么生活,或者什么是你认为的良好生活,各取所需。总之是一本烧脑的书。不过从副标题看出了作者的选择: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善好和德行是否可教?陈嘉映认为很难成立,即使可教,伦理学家也难以胜任,“一个一个伦理学系跑一跑,哪个教授好意思说他敢教人善好和德行?他一个个斤斤于蝇头名利,他一个个百无一能的腐儒,顶好也不过是个方头正脸的亚中产”。亚里士多德认为:“使人高贵的诸种理论虽然似乎有力量使那些生性高尚的人归于德行,但它们却没有能力促使大多数人追求善和美。……想用理论来改变在性格上形成的习惯,是不可能的,或者是困难的。”
虽然不可教,但是个人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一次次选择做出努力的,也就是通过实践让自己变得更“良好”。伦理学上称实然和应然,即“是”与“应该”的区别。前者是从顺应自然规律的本能的理性(欲望)出发,而后者从道德要求出发。作者用沉船事故做类比,当生命遭到危险,选择逃生合乎常理,而你选择救别人,让女性和儿童先,这是应然。《泰坦尼克号》中除了男女主角的感情,给我很深触动的场景是乐队,当灾难降临,船晃到站都站不稳,几位小提琴演奏者从容地拉起琴,他们当然可以选择逃生,但他们选择给其他人以安慰。当然也有人背道而驰,据传泰坦尼克沉没后,一位英国乘客的手记中写道:“一个日本人粗暴地推开别人,强行乘上救生艇。”也有传说日本的细野正文是男扮女装得以逃生的,总之这位幸存者回国后被免去官职,终身背负骂名,并在耻辱中去世。
这也是我们对生活有所追求的原因所在,陈嘉映表明:“我们努力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不是因为应然世界始终应当压倒实然世界,而在于‘道德上的应然’是生活中的深层道理,道德性给予生存以深度。”此外最好的境界是应然与实然和合统一。还以遭遇灾难来说,当灾难发生,你不假思索,第一反应是救别人,这时也就是达到了所谓的“行之于途而应于心”。而在我们努力的途中,实践本身就是目的。
书中还探讨了取效和目的,效用又有外向效用和内向效用。目的是单纯、中性、客观的,而效用是积极的收益、用途,无论是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内向效用对于一个人的工作来说就是工作的意义。当我们做任何事情会不自觉地考虑到效用问题。即使是单纯地搬砖。你可以说目的就是为了赚取劳务费,但是也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对盖房子的人产生了有益的作用。毕业时前就担心自己会陷入对目的的盲目追求,所以一门心思让自己选择能有最大意义的工作。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忆在沙俄劳动营里,他和被关押的牢犯被命令挖沟挖坑,挖好后,再命令他们填平,他说这是对牢犯最残酷的折磨,意志稍脆弱的会因此而崩溃。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想要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做好,没有人做事情前就想往坏了做,除了带有特殊目的的间谍之类。意义常常是在实际劳作中感受到的,种地的和养羊的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意义,而现代人由于分工越来越细,节奏越来越快,自己被安置在一个环节上,常常不能直接感受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也许这也是富士康那些自杀的工人选择自杀的原因之一,我们可以喂饱自己,生存下去,但是却感受不到意义。“前近代的人们,可能缺衣少食,但不大缺意义,相反,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不缺,却常感到意义在流失。”
对于从业者而言,人们会更倾向于赞赏能提升、发展自己所在的行业的产生内向效用的行为,鄙视只追求外在效用的行为。就以图书行业为例,读库创始人张立宪就曾给我们说过,有些作家被出版商所伤,对所有出版商都心存戒心,等于对这个行业失去了信心。有些国外的版权为什么首次报价会比较贵,也是因为那些不守规矩的国内出版商的行为所致。他们几乎只能拿到第一次的版税,后面即使加印,也是欺瞒不报,导致失去信任。还举过一个道德版权的例子,有些出版商“合理”地利用“文革”过去五十周年,也就是某些大家的版权保护期到期,早早地做好稿件准备,就等着保护期一过开机印刷,上市销售。而读库则坚守“道德版权”,也就是即使版权期已过,但只要还有能找到可以受益的,就做出表示。比如一直在卖的丰子恺的《护生画集》,版税照付,而因此丰子恺故居也摆脱了政府资助。
读库对版税、印数等完全公开透明,不虚报,不隐瞒,这于出版行业是种内向效用的体现。书中也提到内向效用并不总按比例带来好处,尤其是在不健康的环境中,甚至是根本得不到外在收益,久而久之人们渐渐放弃提升自己的行业,去追求外在收益。所以说,美德虽然并不给人们带来好处,而且在当下环境中也很难坚持。但如果行业提升了,对于我们来说,也都会有所受益,水涨船高。此外,个人的德行也能为个人带来荣誉、名声、威望。
在谈到知行关系时,有一个很有趣的是厘清了权威中的权力和威望。威望在威望者身上,权力则在权力者所在的位置上。每个行业会有一些标杆、典范,我们会因为热情,想要在业内做得更优秀,获得荣誉感,而服从权威。但不会屈服于权力。这是两个概念。知道什么是好的,也不一定能做到。
后面三章在分析不同的乐、幸福,以及良好生活。颜回之乐并一定能让你感到快乐、幸福。施虐的快感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当然乐也有向上的、积极的、出于本性的、溺欲之乐、志意之乐等等。
诸如幸福、良好生活亦如是,人之蜜糖,我之砒霜。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参照。顺带还批评了启蒙主义的态度。一是精英手握真理,居高临下地开启蒙昧者,二是对理性说服抱有很高期望。所有的人都过同一种生活,那还有什么意思?“与其致力于营造共识,倒不如努力造就一种局面、一种制度,使不具共识的人能较为和谐地共同生存。”
关于统治阶级的德治亦如是,与其动辄将标语刷满街,不如完善好制度。虚假的道德主义反而脱离实际情况,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
对于普通人而言呢,何为良好生活?用陈嘉映的一段话结尾:
我们不是颜回,他不改其乐,我们可能觉得苦不堪言。我们更不是耶稣,以一身尽赎人类的罪孽。我们有一点儿品格,有一点灵性,但远没有强大到单靠品格和灵性获得幸福,我们还想在最通俗的意义上过上好日子。若以年龄论,年轻人要更多培养品格、修炼灵性,老年人过得安逸一点儿,似乎顺理成章,所谓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2
陈嘉映老师在其著作《何为良好生活》里,通过告子与孟子关于性善恶的对话归结出了一些精妙且独到的见解。孟告对话的内容大家耳熟能祥:告子用水流可东可西来说明人性的可善可恶,孟子则反驳说,水无论是流东流西,却总是往低处流的,水的这个必然低流就是人的善性。在此我们先不论谁的比喻更有道理,或者说都没啥道理。重点是无论东西还是上下,我们可直观的看到他们都是互相对立的反义词,但是,东西与上下这两组反义词,看似半斤八两和东西相反做对,上下也相反做对。然而,东西和上下做对的方式并不完全一样。"
拿东西来说,其为东或为西是根据两者中间的一个点来决定的,而这个点随时都可以在空间上移动,却不影响东西的相对。但拿上下来说,却还有另一种可能:当我们在讨论上下的.时候,往往我们有一个地平线,这个地平线本身就已经预设了一个稳定的一般坐标,这样一来"上下不只是相对待,因为大地提供了一般的坐标。" 孟告之争的善恶也不只像流东流西那样相对待,"因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已经提供了一般的坐标。"
我们再看看其他此类相对的例子进一步说明,比如真与假,梦与醒,自然与人工。一个真的事物可以独立存在,但一个赝品必须先有真品才能存在。同样梦是以醒为标准的,自然独立于人工,人工却无法独立于自然。
上述并不是说所有此类的相对都是以同一种方式去体现其相对之外的关系,而是说不是所有的相对都是单纯的正反相对。比如说民主与专制,我们通常想当然的将他们严格对立起来,专制了就不民主,民主了就不专制。但我们往往忘记了专制也好民主也罢都是实现国家治理的手段,在这里也有一条地平线,这个地平线在我看来,可能就是"政治"本身。
如果要谈政治的性,或许可以笼统的分为"良性政治"和"恶性政治"。如果政治本身是水,它确实可以流东流西,比如这个国家实行了民主它可能流向了东边而得良政,那个国家实行了专制可能流向了西边而得恶政,但如果从孟子上下的角度去看待的话,我们不难得出,但凡理性的政治性,它一定是求良政的。没有哪个政府会成心的以求恶政为目的而去执政,那样只能是丧心病狂。因此,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主或专治,并不是政治本身的性,也皆非政治的目的本身,它们是求良政而所采取的一种手段。良政是需要努力去实现的,达成良政才是目的,而恶政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执政者所使用的手段未能实现他们的目的,恶政是良政的崩塌或未实现。良政是善,恶政是恶,民主不是善,专治不是恶,没有实现良政的民主可能称不上善,没有带来恶政的专治亦难言为恶。当然如何具体的定义良政恶政的内涵,需要专门的篇幅去讨论,非本文内容所能涉及的了。
我们拿下棋举例来说,"下棋,有赢家就有输家,就此而言,输赢是相对的,但无论赢家输家,都以赢棋为目的,就此而言,输赢是不相对的。惟赢棋的努力能造就一局棋,也就是说,一步一步棋才连成一个整体,每一步棋在这个政体重才是可理解的……如果棋有性,棋的本性或本质,惟努力把棋下好才体现得出棋性……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登和崩,登才是目的,指导并组织攀登的过程,崩无法成为目的,而是目的的瓦解 -- 在崩解中,当事人失去了对过程的把握、理解和控制。"
说到这里,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我们注意了,如果我们无法把民主等同于良政,专治等同于恶政,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朋友闻民主而欢呼,见专政而色变呢? 有一条思路可能是,我们从我们的经验中得知什么是我们可欲的,什么是我们不欲的。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通过太多极不好的经验得知,专政曾带来各种对个体或社会的毁灭性灾难。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你每次骑车出门上某条大道都被撞,那一定是骑车这件事有问题,所以当我们听闻又要骑车出门时,不觉间就色变了,而此时若有人建议说我们开车出门,则必然欢天喜地。同时,如果有人非让你骑车出门,还就是不让你开车出门,你不跟他急又跟谁急?
但这条思路我认为还是不够充分,因为你也明明知道有些开车出门的人也撞车了,而且可能因为新手上路,速度太快又或不适应路况而撞的更惨。可能你还忽视了,有些人骑车出门,因为没有上那条道,而且自家世世代代都骑车,对骑车一事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结果不仅骑得很好,而且比那些撞车的新手走的更远了点。
另外一条思路可能是,民主相对于专治,其本身就有让我们每个个体都更偏爱的地方,比如说,民主好像让我们每个个体所被赋予的权力都变大了点。拿普选来说,至少现在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了一个投票权,我们的投票则可以决定是他而不是他登顶这个国家的权力宝座。也就是说,选择了民主,你手里就握着民主送给你的一块钱,你拿着这块钱就可以去决定,买这个,而不是那个,生产这个而不是那个。
如果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而选择了民主,几乎等于说,我们拿了民主的贿赂,我们手里握着未曾选择民主时多出的那一块钱,而这一块钱促使你选择了它,而不是事实告诉你或者你自己万分确定,一旦民主了就自然实现了良政。如果是基于上述因素而让我们对民主无比向往的话,我们或许应该警惕了。我并不是说,民主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而是说,我们拥护民主的出发点可能有了偏差,我们很容易因为手里多了一块钱而欢天喜地,却很难意识到使用这一块钱所需要承担的理性,精力与责任,更别说身体力行了。
权力大责任亦大,如果我们只做好了获得权力的准备,却没有做好履行责任的准备,那无疑是南辕北辙,民主就算是最新款的奔驰宝马特斯拉,我们可能也只会离良政越来越远。至于如何得知我们有没有做好准备呢?这一点我们或许需要扪心自问,让我们的良知来告诉自己,作为一个特定社会里的政治人,你在每天的24小时里投入了多少时间在政治素养的修行上?至少我的良知会告诉我,当我谈论民主时,我对它还知之胜少,所以它给我的这一块钱,我即不敢用也用不好。
第三条思路可能是,从某种程度来讲,民主似乎更适合多元生长,专治似乎更不适合多元生长,从功效主义的角度来看,多元生长激活社会,单元生长僵化社会。好吧,姑且我们就按这个思路去想,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都谈论地球村,一个多元的地球村理应更好的激活整个地球。或许从经验上来看,专治带来了各种我们反感的东西,但假若现在有一个所谓的专治体,他从总体来说不仅还没有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同时它还在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地改善、成长并惠及全球,那么我们是否应该秉承民主多元的价值观,让它多生长生长,进一步激活全球呢?我们又何必如此迫切的塑造一个更趋于单元普遍的地球村呢?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3
每个人想要的生活的面貌都不一样,幸福、快乐的标准和定义也各不相同,但归纳一下的话,大家想要的无非是一种“良好生活”,但“何为良好生活”?这本书的题目其实就已经做了解答:贴着自己的天性行路——行之于途而应于心。当然,其间有更为详细的论述,而且循循善诱,直白又不失精彩,让人终于明白了之前“懂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真正原因,而且一些事情从伦理学视角去看待,也立马变得豁然开朗了起来。
说来也不怕惭愧,整本书是在利用如厕的碎片时间读完的。因为章节分布是以点带面,每个点只有一面、两面至多三四面的篇幅,非常适合碎片阅读,没有正襟危坐的压力反而更能理解这些浅近直白的语言所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从这次阅读体验来说,我感觉初读伦理学著作其实需要这种碎片化阅读,全新的概念和方法需要事后不断的消化,正襟危坐读不下去可能就是因为一时接受太多概念反而不易于消化理解。利用如厕的空隙阅读,其后时不时地回忆、思考,我觉得是误打误撞发现的阅读本书的好办法,当然也不一定非得是如厕时,个人习惯不同嘛。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4
并不是说这本书里没有灵光一现的点,而是说,陈嘉映老师的论证方式有时过于随意,然后又掺杂了一些吐槽。所以可能作为引子看看还不错,可以往这里面继续走。
伦理学的书容易引起好感,大概是由于贴近生活,陈老师的思考也很平实。但是毕竟是文章的汇编,还是显得散和浅。或许好评的书都是比较通俗吧。
这个评分是相对于其个人的优秀作品而言,而非对于市面上的烂书。或者, 也可以说相对于另外的我看过的某本汇编的书而言,那本书的作者对于其中的文章还是做了很大幅度的修改,感觉“干货”更多一些。
总的来说,希望能看到陈老师更多高质量的书。最接近哲学家云云,也只是别人的话,陈老师自己应该不至于自负至此,不过,以此为目标的话,还是希望能给我们留一部有更多思考的专著吧。
从这本书里还是可以看到很清晰的分析哲学式的或者语言哲学式的分析,读起来还是很惬意的。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5
每个人在成长中的某一天,大概都会开始考虑存在的意义,考虑生活的方向。穿过岁月的羊肠小道,面对逐渐开阔的世界的时候,难免会有惶恐不安。而时代在发展,传统在脱节,理性化的时代里,纵然穿梭着满天的人生大道理,熬着四处飘香的鸡汤,或许都无法掩盖很多人内心里那一丝丝细微,而又突兀的困惑。陈老师的书大概是在帮我们解释这些困惑的来源与去向。
读完只能理解个大概,印象比较深刻的在于书中说到的对于“名称”的剖析,以及隐含在名称背后的东西。曾经以为文字仅仅是工具,如果没有《1984》里所说的那样,刻意删除词汇,用这么丰富的文字,应该可以完整地表述世界。没想到的是在丰富的语言同样束缚着我们的行为和心理。生活中的名称定义的模棱两可也往往会造成很多误解。正如陈老师在每一章节都会有很大篇幅讲述名称和定义,具体化讨论的对象,才让讨论能够真正深入和得当。
正如对“快乐、幸福、良好生活”的定义和区分。志意之乐和溺欲之乐;“幸福更多与天真善良相连”,“良好生活更多与品格、灵性、有所作为相连”;正如告诉了什么是咖啡什么是茶,我们才能从“苦”中做更具体更合理的选择。回想生活中的那些无法描述的不安和焦虑,成长过程中人们会急于明确自己,急于有答案,“我们一开始不能够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清晰地显现”。在渴望怀念或古代、或隐居、或武侠生活的日子里,我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是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意义的流失”。等等。
陈老师似乎拿着一把解剖刀,在我们这个话语体系下一道一道,游刃有余地切分与辨明,不徐不疾地展现着与“良好生活”相关的思维脉络。陈轻巧而严谨地评判解释各个相关理论,却没有给出太多教条和原则,更像是一种理性的征服。
“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的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在实践中完善个性,找到理想,享受过程,“少有所学,壮有所为,老有所安”。这些看似大道理的条文,“知到切身出,知和行就合一了”。
所谓鸡汤文,大概更多是让你激情澎湃,或者安于现状,但好书或许是让你愈感匮乏,却愈加沉静而坚定。学之路漫漫,在迷茫消沉之际遇到此书,虽然无法全懂,但也给自己前进之路添了不少动力。践行良好生活,行之于途而应于心。
【何为良好生活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相关文章:
1.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2.何为立秋
3.何为水作文
4.何为梦想作文
5.何为幸福作文
6.何为诚信作文
7.何为自信作文
8.何为回报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