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1
作为克拉玛依的小学语文老师,相信大家对李吉林老师并不陌生,我听过其他老师探讨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也在网上看过她的教学实录,对她的情境教育也算略知一二,但是并没有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今年暑假,我从网上购买了《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这本书,细细品读,收获很大。
我从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李老师的教育历程,更有她的人格魅力——她是怎样在教学改革的风雨中努力前行,怎样在学生中发现爱和进行爱的,从中我感受到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感受到研究的快慰与欣喜。而且许多精华之处都值得我去学习,尤其是她所主张的“将艺术带入课堂”,以及并由此总结出来的创设情境的六大途径,是我最感兴趣的内容。我想如果能把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很好地的运用在自己的课堂中,相信我的语文课一定会增色不少。
一、以生活展现情境
以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个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课题,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从而为语文课堂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天地。因此,要引生活之活水,成为展现情境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一年级上学期《自选商场》时,我结合教材,精心创设“佳佳乐超市”的场景,让学生想一想平时逛超市的情景,从商品名称的标识及实物来认识,以“佳佳乐超市”在招聘小小营业员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学习生字“商、场、包、奶、牙、毛、巾、笔、尺、作、业、本、东、西”,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以实物演示情境
李吉林老师提出的以物激情,对我们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实物演示可以将观察与思维有效的结合起来,使感知的对象具有典型的意义。比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两只鸟蛋》时,为了让学生感受“鸟蛋凉凉的,小小的。”这个句子的含义,我特意从超市买了几个鹌鹑蛋,让学生用眼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用口说一说,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理解,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以图画再现情境
用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形象化,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在教学中我多采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画面的展示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借助于多媒体,创设最能吸引学生眼球的情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花钟》时,我用多媒体展示了各种花开放的画面,学生在欣赏一幅幅美丽的花儿绽放图中学习课文,效果很好。
四、以音乐渲染情境
有人说:“语文是可以吟唱的。”用音乐来渲染情境,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卡罗纳》时,我从网上下载相应的背景音乐,并指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来朗读,让学生沉浸在课文悲伤的情境中,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五、以表演体会情境
这种方法在低段特别适用,这个阶段孩子的表演欲望很强烈。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课文,而且创设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六、以语言描绘情境
有人说:“教师就像表演家,语言要具有感染力。”用你的语言魅力,去吸引学生上课跟着你走。在这方面,我还比较欠缺,需要好好锤炼。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明白: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为学生找到快乐无比的学习契机,让儿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可感、可亲,而我还差得很远,需要不断的学习探索。希望有朝一日,我的语文课堂也能成为李老师笔下的理想课堂。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2
在这个疫情特殊的假期,我选择与书作伴。我从网上购买了《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这本书,细细品读,收获很大。从书中了解了李老师的人生经历以及她的成长历程,还有她对教育事业的那份不懈的追求。这次品读让我有机会去追寻李老师的足迹,感受李老师的人格魅力,从李老师身上汲取力量,从情境教育里吸收营养,滋润心灵。这本书浓缩了李吉林老师二十多年在教育征途上艰苦求索的心血历程,这部充满诗意的作品,从“成长的故事、我心中的儿童教育、我和学生在课堂里、思想索引、权威评价”这几个层面生动地再现了情境教育的诞生和它与李老师整个教育事业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过程。读完后我对情境教学的创设有以下感悟:
一、从生活情境出发了解儿童的需求。
以生活展现情境,就是把学生带入社会、大自然中,从生活中选取某个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课题,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我们在教学中选区的情境一定要密切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与儿童吻合的情境,考虑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认知水平,了解儿童。李老师开创的情境教学,总是那么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那样的轻松、愉悦,课堂成了孩子们灵性自由舒展的空间。
二、以实物演示情境直观便于理解。
李老师提出的以物激情,对我们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实物演示可以将观察与思维有效的结合起来,使感知的对象具有典型的意义。例如:在讲解“认识厘米”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在直尺上先观察有什么,进而引出“厘米”,然后在尺子上找1厘米,再从身边的实物中找1厘米,(玉米粒的宽度、食指的宽度、骰子的边长等)。这样的实物演示更直观,便于记忆。
三、以活动情境开展提高儿童的探索兴趣。
这种方法在对于小学生特别适用,这个年龄孩子乐于展示自己的欲望很强烈。这样不仅创设了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还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开展小组交流后再展示汇报的活动、动手易于操作的活动、结对表演情境的活动、课外去寻找数学知识的活动等。一系列的活动开展让学生纷纷自发地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书中李老师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二十多年不停地耕耘,李老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忙碌不止。李老师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充满探索精神,动力从何处而来?动力就源自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教育改革的主动热情和勇攀高峰的执著追求。李老师身上所弥漫的对孩子、对事业的激情,正是最打动我们,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通过学习,我深刻的明白:情境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平淡无奇的生活中为学生找到快乐无比的学习契机,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主动、生动、有趣。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3
这段时间,我阅读了《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这本书。我从书中读到的不仅仅是李吉林老师的教育历程,更有她的人格魅力——她是怎样在教学改革的风雨中努力前行,怎样在学生中发现爱和进行爱的,从中我感受到研究的方法和态度,感受到研究的快慰与欣喜。其中书中介绍了运用情境教学的一些经验更是显得尤为的珍贵,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情。下面就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对情境课程理论上的认识
提到“情境”,我们会自然地想到杜威。一般教育理论认为杜威是最早提出“情境”这个概念的。他认为“思维起于直接经验的情境”,正是情境的内在的、独特的不确定性,才使探索得以存在。
而李吉林提出的“情境”,是人性化的.教育环境,是特别适应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全身心地活动其中的教育环境。这样的情境体现了教育环境全面的、和谐的统一,具有一种亲和性、审美性和体验性,它既和很多的心理学流派所提的“情境”有其相似之处,有其共性,但也有我们独特的个性,那就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丰厚的底蕴,那就是审美的、智慧的、情感的文化内涵。
二、情境课程的作用
1、整合作用
知识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发生的背景,学生一般都不大知晓,学生只能是浅表地孤立的理解知识,谈不上知识的综合运用。而情境课程则是把知识镶嵌在情境中,又凭借情境进行相关的能力训练,并在其过程中启迪智慧。在“儿童与社会”、“知识与社会”之间,情境教育是主张让儿童走进生活世界的源泉中去,从中汲取鲜活的知识经验,探询知识与生活世界之间存在着的循环往复的有机联系,去感悟一个有血有肉的知识体,而不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情境课程在这里对知识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整合作用,十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其中包括知识产生的背景、知识作为人类财富的感受,相机融入了人文精神的熏陶及智慧启迪。这就把初等教育有关知识的、能力的、智慧的、情感的教育目标,都在情境中得到整合。这种对知识的整合,目标的整合,只有在情境中才能达到最佳的体现。
2、熏陶的作用
情境课程观特别强调对于儿童的潜移默化的熏陶或陶冶作用。情境教育选择“美”为突破口,以“美”为追求的境界,主张一方面利用美,另一方面进行“美”熏陶感染。童在情境中感受到美,进而去表达、去抒发美的感受。伴随着这种审美愉悦,纯真的心田得到犹如甜美的春雨般的滋润。情境的这种可感性,愉悦性,使儿童非常乐意接受,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当学生持久地、多种体验的不断深化,他的审美情感、理智情感和道德情感等都受到很好的陶冶,并深深地烙印在幼小的心灵上,并作为相对稳定的价值取向逐渐内化、融入儿童的人格之中。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由情境印发的情感的纽带作用。诚如一位哲学家所说,情感的体验可以揭示人的“存在的完美”。在情境的熏陶作用下,凭借感情的纽带作用,情感与生命的冲动、感受、体验、人格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人的内心获得极大的喜悦,而只有拥有这种内心喜悦的生活,才是完美的健全的生活。情境课程就是要全面激活儿童的生命能量,促进儿童身心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孩子的童年在教育中获得这种美的享受,对他们明天的发展必然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是情境课程独特的作用,也是它独特的优势所在。
3、启智的作用
儿童具有不可限量的潜在智慧,包括知觉的智慧、想像的智慧、创造的智慧以及逻辑的智慧等等。启迪儿童的这些潜在智慧,使他们变的更加聪明,是情境教育一直追求的目标。优化的情境在启迪儿童智慧方面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智慧是需要启迪的。所谓“启迪”,在某中意义上就是一种暗示,它来自于情境的作用。情境课程之情境所蕴涵的“真”“美”“情”“思”构建了一个广远的意境,为儿童提供了宽阔的思维空间。情境课程讲究“强化感受”,在情境中将观察与思维,观察与想像结合起来,让儿童在观察中,在倾听中,在触摸中,获得丰富的映象和美感,很自然地产生审美意象。而审美意象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可有效地激起儿童的积极思维。当儿童沉浸与情境中,想像的翅膀会悄然展开。正如《文心雕龙》中说的思维活动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儿童常常在这广阔的、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里浮想联翩,激起无数的奇思妙想,让儿童的思维活动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进行。
4、激励的作用
情境教育提倡教育“爱生乐教”。教师以真挚的情意,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敏锐地欣赏来自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和瞬间迸发的思维火花。教师以全身心的爱,投入教育过程,热情地引导儿童开启智慧大门。老师的期待会作用于儿童的内心世界,学生会从老师的爱中获得信心,获得力量。这种信念往往转化成一种积极向着教学目标的驱动力,“期待”转化为“自信”。儿童在情境中,在教师的呵护和激励下,表现出一种积极的欢快的情绪。他们每天在老师的身边领略到、感受到的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支撑和催化,而完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那种无奈的被动的学习。连同学习过程中情境的驱动,熏陶感染所形成的内心的感悟,都使情境课程具有激励的作用。这样的激励作用,效果是明显的,也是持续的。
三、情境课程的操作定义
操作要义之一:以“美”为境界
境界之一:教学不仅为了学生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地学习。美,是教育的磁石。这块磁石就在我们老师备课笔记的旁边闪烁着光亮,是拿起,还是放下,教学的效果大不一样。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孩子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很难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投入教学过程的“力”,教学的主体性就很难形成。
境界之二: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知识的习得,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境界之三:教学不仅为了学生的未来做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
教学时,一要再现“美”的教学内容;二要选择“美”的教育教学手段;三要运用“美”的教学语言;四要表现“美”的教师仪态。
操作要义之二:以“思”为核心
一要在审美愉悦中,培育开发潜能的土壤;二要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让情感点燃智慧的火花;三要在认识周围世界的典型场景中,让儿童的思维飞起来。
操作定义之三:以“情”为纽带。教师要倾注真情;学生与学生之间要亲密合作。以“情”为纽带,培养儿童的高级情感,既是教育教学的目的,又是促进儿童主动发展的有效手段。
操作定义之四:以“儿童活动”为途径
1、活动融入学科课程,以求保证
2、活动利用角色效应,以求主动
3、活动与培养实践能力结合,以求应用。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4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从“成长的故事、我心中的儿童教育、我和学生在课堂里、思想索引、权威评价”这几个层面生动地再现了情境教育的诞生和它与李老师整个教育事业和生命旅程相依相伴的过程。
一、童心永驻,不懈地追求自己心中的教育理想
在李老师的眼中,孩子们就好比羽翼未丰的小鸟,他们人虽小却心存高远,他们渴望插上一对坚硬的翅膀,飞过小河,飞过大树,飞过高山,飞向高高的蓝天……儿童,成了李老师心灵的牵挂和寄托。为了儿童的发展,李老师开始了情境教育的探索。李老师开创的情境教学,总是那么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学习对孩子们来说是那样的轻松、愉悦,课堂成了孩子们灵性自由舒展的空间。岁月的流逝,流不走、也冲不淡李老师那颗律动的童心。在同行的眼里,李老师是一个长大的孩子,她和孩子们一起在校园里嬉戏玩耍,一起去野外踏青,一起去草地上摘野花、捉蝴蝶,校园内外,到处留下了她和孩子们的身影。童心永驻心间,李老师用童心去感受童心,用童心去感染童心,用最美的歌喉鸣唱着心中理想的教育之歌。与李老师相比,我们最欠缺的或许就是对孩子历久不变的真爱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二、激情四射,谱写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
李老师质朴而诗意的人生,其实也充满了坎坷,布满了荆棘。父亲的早逝,家庭的贫穷,一方面给李老师的童年抹上了灰暗的色彩,另一方面也磨练了她的意志,使她过早地挑起家庭的重担,催促了她的成长。师范毕业时,带着挣钱养母的想法,李老师放弃了进入高等学府的机会,走进小学,走进孩子们之间,一边钻研教学边自学大学课程,从此开始了小学里的大学生涯。李老师也不幸成了受害者。望着曾经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李老师不禁潸然泪下。但身心两方面的双重打击并没能把李老师击垮,她在彷徨、哀怨、愤怒、憧憬中苦苦等待了十年。劫后余生的岁月,李老师倍感珍惜,她成了教育改革大海中的弄潮儿,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二十多年不停地耕耘,李老师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篇篇教育事业的精彩乐章,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忙碌不止。李老师对自己的事业始终充满探索精神,动力从何处而来?动力就源自于她对教育事业的赤诚热爱、对教育改革的主动热情和勇攀高峰的执著追求。李老师身上所弥漫的对孩子、对事业的激情,正是最打动我们,也正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阅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将会让我们众多的普通教师有机会去追寻李老师的足迹,感受李老师的人格魅力,从李老师身上汲取力量,从情境教育里吸收营养,滋润心灵。情境教育为更多的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激情成就了李老师的诗意人生,或许作为普通的教师,我们永远也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我想只要我们有工作的激情,我们就能不安于现状,不怨天尤人,追求进步,超越自我,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李吉林与情境教育》读后感范文(通用4篇)】相关文章:
3.情境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