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皮娃娃兵读后感(精选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锌皮娃娃兵读后感(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1
阿列克谢耶维奇,直到现在,我依然无法单凭记忆完整地念出这个名字。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她的敬仰。未读《锌皮娃娃兵》之前,我对诺奖作家的作品普遍怀有一种高山仰止,目力难企的尴尬情感,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也许是文化的差异,但更多的恐怕是我的知识范围与阅读能力并不足以支撑我去领略这些伟大作家作品字里行间深藏的技巧与美感。但,《锌皮娃娃兵》我顺利地看完了。并不仅仅是看完,而是深深地被震撼了。第一次感觉自己离战争那么近,仿佛这些娃娃兵们就在我的眼前——出战、负伤、消失。我仿佛听到了子弹的出膛、飞机的轰鸣、地雷的炸裂,还有那痛苦的哀吟,悲伤的嚎哭,永无休止的叹惋,感受着那种亲人离去的无法言喻的撕心裂肺的痛。
死亡可怕,在战争中死亡更可怕。从教科书中,从主流媒体的宣讲中,我们总是认为参加战争的人是怀着坚定信念的,他们为国而战、为国捐躯,哪怕身首异处、四分五裂,甚至,灰飞烟灭,也在所不惜。死生大义,凛凛无畏,英雄气概,一泻千里。我们就是这样一直感受着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厚重深沉的质感。
可是,在这本书中,我看到的是柔弱、胆怯、悲伤、不舍,书的主角是褪去军人外衣的儿子、女儿、妻子、丈夫,他们怕战争、怕受伤、怕痛、怕死、怕与家人分离,无论先前是自愿还是被迫,无论后来是隐忍还是抗争,他们都逃脱不了战争的恶果,无一幸免沦为了战争的牺牲品。即便是身体健全地归来,可灵魂也早已被扭曲得不成人样,难以融入文明社会。他们彻底地被战争毁了。
而最具讽刺的,是他们所献身的战争居然是一个错误。这是一场侵略战争,因为侵略的定义,让原本崇高的牺牲变成了哪怕连死亡这个平庸的词也够不上。已逝者,人们避而不谈;存世者,人们视而不见。功勋成为了耻辱。鲜花与掌声变成了谴责与唾弃。死亡似乎成为了人们不齿的诅咒,成为了恶报的因果。
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可这样的死亡,恐怕连鸿毛也比不上,由泰山之巅滑落,注定是要碎成渣,碾成尘。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2
我读完一本书会简单给它归类,分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然而这本书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夹边沟记事》等纪实性文学都不能用这个方式分类。你读的时候不会觉得愉悦,但你知道你应该读下去。这只剩真实的残酷让每一个读过的人都无法释怀。刺痛,这就是我读她这几本书的感受。
《锌皮娃娃兵》记录的是阿富汗战争期间的苏联军人和其家属的遭遇。锌是前苏联用来做棺材的外壳的材料,而装在锌皮里面的,是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中死去的数以万计的娃娃兵——他们大多只有二十多岁,有的甚至只有十几岁。他们是时代的产物,满怀爱国热情去参加一场”正义“的战争。战争的残酷程度不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以想象的,在生死的拉锯中人性底线在不断地变化,活下来的人也已残缺不全。
这场阿富汗战争后来被人用”非正义“三个字加以形容,似乎这样人们自己才是”正义“的人格。然而这对于参加了这场战争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他们拼死想要捍卫的本就是一腔爱国的热血,而最后的幸存者连”光荣“的表彰都得不到,那二十多万死去的人更是无名无姓,飘荡在”愚蠢的错误执行者“头衔下。
战争是残酷的,错误无法修正,死人无法复活。阿列克谢耶维奇无意为任何人辩护,她仅仅是在记录,通过参与者、旁观者不同的视角,展现曾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
只有记录了,才知道它是存在的。《锌皮娃娃兵》是纪念碑,更是警钟。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3
这本书并不是一本读来会让人愉快的书。但阅读,终究也不只是为了愉悦。有些时候,我们总要像卡夫卡所言那样,“读一些会刺痛我们的文字”。
《锌皮娃娃兵》是一本有关阿富汗战争的纪实文学作品。本书作者,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在这部作品中使用的手法令人印象深刻:这是一种并不常见的叙述方式——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讲话体”——她将参加阿富汗战争苏联军人及其家属叙述熔于一炉,将他们在战争中的遭遇一一呈现。由于组成作品的文字均直接取自讲话者的口中,围绕同一个主题,于是作品散而不乱,种种情绪交互错杂,组成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图景。
关于作者阿列克谢耶维奇,她本身的经历,尤其是创作风格上的转变是值得关注的。作为一位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在她的第一部作品全景性纪实文学作品《战争中没有女性》里也采用了类似本作的“讲话体”,但立场却截然不同——她通过几十位女性的自述,表现了卫国战争中苏联妇女的形象,慷慨激昂,充满爱国主义色彩。
第一部作品的成功为她赢得了声誉。于是在接下来的《锌皮娃娃兵》中,阿列克谢耶维奇延续之前的手法。依旧是战争题材,依旧是来自亲历者的自述……但不同地,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主张却发生了翻转——她曾给卫国战争冠上“伟大”之名,然而对于八十年代的这场战事,显然充满了厌恶。个中缘由,或许是由于两场战争“不可同日而语”——但从深层次的角度看来,这只能是因为作者的思考方式发生了变化:前一作品,即使取材自个人,最终也回归到了宏观的、对民族情结赞扬,而后者起初描述的是个体,最终归结的,也还是个体的悲哀。
关于阿富汗战争,在这里笔者无意多言。“二战后,世界形成了冷战格局,看似和平,局部战争却始终未曾停止。而这场旷日持久的阿富汗战争,也常作为“局部热战”的典型被人们谈及。”这样冷冰冰的介绍性文字我们耳熟能详,但对于战争的亲历者,这样的表达,是否有意义呢?
一旦归结到个体,战争便始终是无理的——无论是谁,一旦介入这场游戏,唯一的取胜策略只能是尽可能消灭生命。战士在战场上以杀戮为使命,而杀人者本身,也并不具备“人性”的特征——他们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无论善意与恶。这又有几分芥川龙之介在《地狱变》中展现的绝望与偏执了——为了制造末世之境,人情愿祭献自己唯一疼爱之人的性命。可又有谁,真正疼爱过这些在战争中丢掉一切的生命呢?
所以,“一场正义的战争”?抱歉,这是个伪命题。正义无它,只能以人性做底线。
这显然是阿列克谢耶维奇试图为读者呈现的意义。这样看来,我们与其把她说成是一位作家,或许称其为“倾听者”更为恰当——大脑的机制让人们更倾向于遗忘痛苦,但战争带来的创伤倘若掩埋却会造成致命的断裂。
在书中,一个士兵说,“我有时在琢磨,倘若我没有参加这场战争又将如何呢?我会是个幸福的人,我会对自己永远不会失望。”可是战争,总能冲破人性的尊严,让人濒于绝望。“现在我双目失明了,没有了眼睛,我想回国后净化灵魂,清除身上的一切污秽。可是有谁能理解我们?”他们失掉了自己,也失掉了原本澄明的世界,又换回了什么呢?
实际上,这场战争后来被更多的人用“错误”、“不合理”、“非正义”加以形容,似乎如此这般,人们便可标榜自己具有相反的品格。然而,这对于战争的参与者而言并不公平——他们付出了代价,原以为自己可以至少换来光荣,却只落了个“愚蠢的错误执行者”的认定,死不足惜。
这世界从不缺少矛盾,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无意为任何人辩护。她仅仅是在记录,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曾经和正在发生的一切。她用以组成作品的是来自人们的言语,自然,也是为了表现他们的苦痛与哀悼。
“一切从未发生,直到它被记录”,对于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个体而言,这也许是唯一恰当,并且有意义的方式吧。
【锌皮娃娃兵读后感(精选3篇)】相关文章:
1.我家的娃娃兵团
2.初中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