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篇1
教学设想
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应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的阅读鉴赏,而不应把“外围战”作为重头戏。甚至架空分析,失去语文课的根基。而应回归文本,坚持语文本色。
这是一篇美文,在唐代就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当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达到了内容与语言双赢的千古绝唱。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从内容和写法上去分析品味,感受语言之美。再通过语言的仿写练习,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运用优美且凝练的文辞来表达心志。
教学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
2、初步鉴赏千古名句,培养理解感悟的能力。
3、通过语言的仿写练习,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一千古绝唱。(明确本节课重点)
二、诵读课文
这么一篇传世之作,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美读文章。就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和几位同学一起共同配乐诵读课文。
三、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
1、有人曾经评价《滕王阁序》:它“是一曲音韵和谐的天籁,是一幅画工精美的长卷”。
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你最欣赏文中哪些语言,从内容和写法方面进行赏析。(小组交流)
2、我们一起来分享,感受王勃语言的魅力。
要求:读出你选择的语句。串译。你的评析(从内容、写法方面)。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点评,学生随时有感情的读课文。)
板书:
形式美
音乐美
绘画美
内容方面:意象、意境
艺术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对偶、反问等)、炼字、色彩变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白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融情于景)
必要时补充:大家看看这三对儿对偶句一样么?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的形式:a、正对(上下旬在意义上相近或相似的对偶形式)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b、反对(上下旬在意义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如:“孟尝高洁”“阮籍猖狂”
c、流水对(上下旬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如:“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对偶关系:句与句对偶。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是对偶,这叫做“当句对”。)
作用:表意凝练,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富于音乐美。
3、《滕王阁序》的美不仅在于体现了王勃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的复杂的人生情感,更在于文中大量精妙的语言,文中旬句是经典之言。我们不再一一分析了。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感受文章之美。饱含深情地全班齐读课文。
四、仿写拓展练习
仿照文中的对仗形式,请以文中的一段为写作内容,或评点,或感受,写一副对联。
五、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滕王阁序》这篇散文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唱,正是因为,王勃运用了极其华美的文辞,描绘了雄伟壮丽的景致,而且抒情真挚委婉,抒发作者高沽且坚定的心志。这节课我们选择了你最欣赏的语言进行了赏析,感受了文章的音乐美与绘画美。在平时语言表达的时候,我们要有意识地运用优美且凝练的文辞来表达我们的心志,我们的文字也会有大家的风范。
学生谈学习感受:
杨继晖:通过对《滕王阁序》的学习,我了解到王勃是个很有才华却怀才不遇的人,他虽然生活困顿但依然不放弃希望和坚定的志向。这为我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在课堂的学习中,我已经学会了从句子中找出运用的手法、感悟意境独立地分析一个句子。在我分析“老当益壮,宁移自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句话时,老师让我反复读、反复体会,开始总是读不好,老师就提示我根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哪里应该重读。我又试了试,果真很好。从文章中,我还学到了“四六文”是个怎么回事儿。更为高兴的是,我还学到了如何写对联,知道了写对联的一些基本格式和规定,写出了一个自认为挺好的对联。总之,这节课我的收获很大。
周易豪:选修Ⅲ中的《滕王阁序》总算是学完了。说实话,刚开始老师让我们预习的时候,我很是挠头。读完文章一遍之后几乎一句没懂,从来没读过一篇注释比原文还要多的文章。后来,经过看文下的注释和查阅资料,终于大体上弄清了文意,了解了作者在各段落中要表达的内容。当然,还有一些句子不是很清楚,我就带着问题进入了课堂学习。这也是老师从开始教我们起就一直说的。在对课文预习时,能够发现自己有哪些理解上的问题;在课堂的学习中,要能够通过和同学或和老师间交流解决自己的问题;上完课后还能再生发新的问题,以便在课下自己查资料继续探究。总之,和原来的语文课相比,在新课改后,多了很多我们自主学习的时间,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探究的方向,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特别好。
教学评析
文言文教学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或者侧重字词的教学,从而忽视“文”的教学;或者侧重文章的分析,而字词的落实又不够。许多老师在这个两难问题面前,举步踟蹰,不知所措。尤其是面对《滕王阁序》这样难懂难读的文章,就更是感觉到困难。王琳琳老师的《滕王阁序》这节课,或许在这些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第一,她注意尊重学生主体性,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尤其重视对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王老师在开发学习资源方面安排了两个学习环节,一是利用小卡片引导学生赏析名旬,一是利用小卡片让学生写对联,进一步赏析文章。这里的小卡片,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学生挑选语句,以作赏析;二是用写对联的形式,既锻炼写,又检查学生是否读得深入。开发小卡片这个学习资源,既能锻炼写作,又能深入地推进阅读,具有一石二鸟的功效。关键的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了很好的眼光,挑出来的名句几乎跟老师的预设一致,写出来的对联也基本上符合要求。个别不合理的地方,老师带着学生一一地进行了纠正,纠正也是很有效的。这说明,课堂教学只要是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学习,让他们感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就,他们就一定会认真地学,主动地学。
在写对联这个环节上,王老师没有先人为主地讲解写作要求,而是用自己的示范写作作为指导,这样就避免了枯燥的讲解,老师有效的写作示范,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自在。在整个品读环节上,王老师也都避开枯燥地讲解,而是亲自读一读,写一写,以自己的读和写带动学生去读,去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第二,她注意将诵读和品读有机结合起来。讲授《滕王阁序》,毫无疑问,要认真指导学生诵读,因为这是一篇骈体文,语句整齐,音韵铿锵,非常适合朗诵;但光有诵读又是不够的,还必须带着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深入品读。王老师的课就是这样设计的。一方面,老师示范诵读,另一方面,老师带着学生诵读;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和学生合作诵读。在强调整体诵读的基础上,王老师还强调个别重点语句的诵读。多种诵读并行推进,不仅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而且也有利于深入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既相得益彰,又恰到好处。尤其是老师的教读、带读、范读,很规范,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好的诗词,不仅要诵读,还要注意品读。这个说法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文言文教学。如果只是带着学生诵读,即便是读得很细致,很动人,学生的体味恐怕也只能停留在体验的层面。为了达到深入阅读的目的,还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的思想感情层面。王老师选择从语言美的角度进行品读,这无疑是一个聪明的做法。这不仅可以抓住骈体文的写作特点,而且也能做到上课时举重若轻,给教学留下很大的发挥空间。而且,让学生自己选择最欣赏的语言做赏析,能照顾到学生个性化的差异,让学生学得很有乐趣。诵读和品读相结合,既让学生学习了诵读,也让学生懂得了怎样去品读,既扎实,又讨巧,效果很好。
第三,这节课还注意做到开发课程资源和落实文言字词教学相结合,做到语言赏析和基础巩固相结合。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文言教学容易走偏的毛病,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夯实字词基础。比如,在赏析“青云”一词的时候,老师既引导学生品读感情,也注意到这个词语的基本理解。还有,赏析“老当益壮”和“穷且益坚”的时候,老师特别提醒学生注意对这个“穷”字的理解。在这节课上,字词句的落实是随文进行的,很巧妙。这是我们从事文言文教学一定要注意的。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意开发学生资源,注意诵读教学和品读教学相结合,注意开发课程资源和抓基础落实相结合,这或许是王老师这节课成功的几个要素,但深入地想一想,这又何尝不是较难的文言文教学的一个有效途径?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篇2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一篇抒情散文,王勃通过它传递出了对命运的悲叹,对命运的抗争,对命运的希冀于是我在本课教学思路的设计上就抓住情感为主要内容我计划以文章中的六个问句为抓手,通过反复诵读来引导学生体会王勃内心的复杂情感此外,写景是本文的主要特色之一,而体味景物特色和思想情感的统一也是学习抒情散文的要实现目标之一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比较复杂,无法一一兼顾于是我计划引导同学体会作者将景物描绘的如此壮美,把聚会描写的如此盛大,其实主要是展现南昌城的政治清明和南昌百姓的安居乐业,其实就是想传达出对都督阎公治政的赞美这样,就和的与作者在文章最后所表达的渴望在这场盛会上遇到自己的伯乐,从而被人赏识被人推荐的心情联系起来了对于本文的另一大特色用典的学习,因为课下有详细的注解,所以我在文章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就不再设置单独的环节做重点学习了,而是通过作业设计要求同学们在课下自主学习,同时强化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的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指导同学们理解文章中景情关系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王勃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初唐四杰之一,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诗人他凭借着非凡的才华以及在文风改革中突出作用,而为世人所敬仰但是天妒英才,王勃不幸英年早逝但是王勃用《滕王阁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号,不,应该是感叹号!因为《滕王阁序》说迸发的是王勃生命中最后的呐喊!让我们走进《滕王阁序》,走进王勃!
二、赏景味情
(一)《滕王阁序》中的盛会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序文,它当然要符合序的一些要求那么能否请同学们说说文集诗集的序一般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用《兰亭集序》来引导)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本文当中从文章开头就开始写这场“滕王阁盛筵”,那么文章中哪些内容是对盛筵的直接描写呢?
明确:从第一段到第四段的前半部分。
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场盛筵为什么会让王勃如此难忘,让后人无限向往。
明确:“四美具,二难并”。
谁能具体谈谈这“四美”、“二难”在文中是这么体现的吗?从整体上看作者真的只是想表现这个盛筵自身的美吗?还是另有深意(可用柳永的《望海潮》来引导)。
明确:自然美
社会美——政治清明
宾主美——安居乐业
盛筵美
(二)、《滕王阁序》中的王勃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真的完全沉浸在参加这场盛会的激动与兴奋中了吗?
明确:“兴尽悲来”“兴”的是盛会;“悲”的是命运。
但是这种悲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在文章前半部分就有所暗示,特别是在对美景的描绘中。
明确:孤鸿、雁阵惊寒
这两个意象就和盛筵的整体氛围格格不入,因为王勃明白自己就是那孤鸿,就是那惊雁在这场盛宴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等待王勃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呢?只能是“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那么作者的命运为什么落到这样一步田地呢?作者在文中仅仅是抒发内心的无限悲愁吗?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文章后半部分作者的情感脉络。
明确:对情感脉络的把握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问句来加以体味。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失意之悲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无望之悲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无奈之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豪迈激越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坚定信念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充满希冀
(三)、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勃想通过这篇才华横溢的千古奇文向我们表达什么呢?仅仅是想表达对能参加这场盛会的幸福而激动吗?
明确:王勃在这场盛会中只是惊鸿一瞥,相对于这美景、嘉宾、贤主、盛筵,王勃只是这宏大聚会中的那孤鹜,那惊雁在这盛大的聚会中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渺小,人生的失意,但是他又不甘心屈服于命运,他要通过这篇文章来传递出对命运的抗争,渴盼通过这篇文章为自己命运的改变做最后的拼搏!
那么王勃怎么样通过这篇文章来实现命运的改变呢?
明确:渴盼找到自己生命中的杨意、钟子期在这里就是都督阎公,而对滕王阁盛会的赞美其实就是对都督阎公的赞美,那政治的清明、百姓的安居乐业,不正是阎公的政绩所在吗?这样,文章中王勃对这场盛会极尽赞美之能事也就不难理解了当然除了阎公,在座的诸位都可能成为王勃生命中的杨意、钟子期,所以“所望于群公”。
三、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中典故的含义,并且体会作者通过典故所传递的的情感。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
(2)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及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鉴赏文中的.美丽秋景。
(2)合作讨论体会分析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3)安排课前预习,试着披文入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敢作敢为、志当高远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感受文章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3、背诵精彩语段。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用典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步骤1:导入――投影楹联。
“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人物,各有千秋。”
步骤2:此联就赞美了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诗人王勃针对滕王阁写有《滕王阁诗》和《滕王阁序》。(投影《滕王阁诗》并齐读、背诵)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1】指导诵读并体会文体特点。
①播放孙道临诵读短片。
②体味诵读节奏。
完成方式:学生A组齐读第2段,B组齐读第2段。
发现并总结朗读规律: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
③体味文体特征。
④诵读实践巩固。学生齐读第4段。
【互动设计2】字句疏通检测与词语积累。(诵读与语感作业检测)
①解释下列加线词的用法。(小组竞答完成,课后完成在草本练习上)
A襟三江而带五湖
B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C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E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F屈贾谊于长沙,窜梁鸿于海曲。
②快速阅读,搜寻、总汇文章中的成语。(分男女竞赛完成,于课后完成在草本练习上)
参考提示:人杰地灵胜友如云高朋满座腾蛟起凤钟鸣鼎食。
天高地迥萍水相逢老当益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互动设计3】《滕王阁序》原题是《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将分四组阅读,以原题为思考集结点,集体梳理全文框架。交流后边小结边投影。
提问思考:《滕王阁序》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语言方面因素,特别是文情并茂因素。请同学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互动设计4】课堂诵读第2—3段,品读鉴赏。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最后重点处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背景知识(见《人教版教师参考用书》P、193)。
参考分析:整句形象生动,流美飞动。
理由1落霞本无生命,当其自近而远飘向天边时,使人产生“飞”的错觉,无生命的落霞与有生命的孤“鹜”齐飞,有活泼的情态意趣,这样构成了动态美。
理由2落霞,孤鹜,一红,一白,相映生辉,加之衬以蓝天,碧水,于是明丽耀目,这就有了色彩美。
理由3落霞的背景是天空,孤鹜的背景是水面,余晖渐消的“长天”与孤鹜渐去的“秋水”上下相接,一派迷蒙,难辨何者为天,何者为水,浑然一色,这就有了整体美。
老师指要提醒:生活中的动静组合、颜色组合、光线明暗组合等等都成艺术创作的元素,能够把自然界表现得出神入化,当然也须我们有这样一双眼睛。
激励提问与思考:文章中这样富有表现力和审美价值的句子、段落还有很多,课后请同学们多加体味、鉴赏。
【互动设计5】第4—6段,作者对自我胸襟进行了真切披露,请大家探究,披露了什么样的真情,是如何披露的?
学生齐读、讨论、交流、共同明确。
要点1作者披露的是磊落不平的身世感慨、不甘沉沦豪情壮志、渴望用世的政治抱负。
要点2表现手法之一是凭借历史典故。(A组学生整理第4段典故――发现“怀才不遇的悲伤之情”//B组学生整理第5段典故――归结“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情怀//C组同学整理第6段典故――明确“在恭维中表达知遇情怀”)
要点3抒情的基点是挫折失意中登高望远,自然而巧妙,绝非无病呻吟与做作之态。
重点例析:“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这四句从西、东、南、北四方落笔抒写远离朝廷、贬斥流落之情,当然是虚定。但我们又可把它当作实写――唯见夕阳西沉,白云悠悠,这正是作者四顾茫茫,怅然若失的心境的极妙烘托。
学生分析:“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里从正反两个方面兼包了怨叹与自勉之意,表现了作者失望与希望、痛苦与追求相互交织的复杂感情。
三、整合评价
【互动设计6】总结:读罢此文,我们为何为王勃自豪而又被迫他折服?
骈文形式要求非常严格,堪称“格律文”。《滕王阁序》是我国古代的写景抒情、文情并茂的骈文佳篇。王勃此文因其真情实感和纯熟的艺术技巧,充分调动文字形式的积极因素,犹如一个高明的舞蹈家,全身戴着枷锁却能跳出优美的舞姿。特别是在失望中充满希望、在痛苦中不断进取追求的精神是激励后人的文化瑰宝。
四、拓展延伸
【互动设计7】赏析《贾生》。投影诗歌与设问: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问题设计:试分析贾生这首诗的表现技巧。(上作业本)
【评析】该诗运用典故、托古讽时,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歌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效果颇好。
五、教学反思
本文教学力求体现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原则,贯彻“课文只是例子”的经典论断。试图克服锁细与俱到,实践长文短教、难文简教的做法。想让学生在享受教学过程时,又完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提升的过程。同时我还想体现媒体只是帮助提高效率的手段,克服花哨,力求简捷与明了。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篇4
教学目标:
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2~5段。
教法及思路: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一、读注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二、指导诵读,注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优美的语言。
三、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四、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介绍写作背景。
二、疏通文意,通读全文。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导入课文。
1、作者: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写作背景:见课下注释①。教师补充:《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二、通读全文。
1、通读课文,把生字找出来,看注释注音。
2、看注释,粗通文意。
3、集体齐读课文。要求:分段读,师个别指导正音,节奏校正。
明确:诵读的停顿关系到语气的准确性,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少数七字句。
四字句的读法只有一种模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六字句的读法有五种模式:
(1)、孟学士/词宗;访风景/崇阿。
(2)、临/子之长洲;穷/屿之萦回。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
七字句读法有四种: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3)、台隍/枕夷夏/之交;秋水/共长天/一色。
(4)、都督/阎公/之雅望。
4、熟读课文。
三、作业:背诵课文2~~5段。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背诵课文
二、重点段落分析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个别学生,全体学生)
二、理清全文结构,重点分析2~~5段。
1、问:速读课文,全文可分为几部分?
明确: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概写洪洲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2、背3段分析景物之美。
(1)、第2段写滕王阁在山水之间。
(2)、第三段登阁远望所见山川之美。
(3)、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绝唱。
3、背4、5段,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感慨?
(1)、第四段写宴会盛况,兴尽悲来,感叹天地之大,宇宙无穷;人生无常,盛衰有时,怀才不遇,报国无路。
(2)、第五段言自己虽遭时命之穷,但正因之以自励,从消沉中振起,理想志节不变。
(3)、赏析“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时改变自己的心志?处境艰难反而更加坚强,不放弃远大崇高的理想。表现了作者高尚的人生观。
三、作业:练习三、四。
【王勃《滕王阁序》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5.滕王阁序名句
6.滕王阁
7.滕王阁序读后感
8.滕王阁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