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诗词>诗人>杜甫全文原著赏析
投诉建议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

时间:2021-12-27 18:26:22 诗人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5篇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

  原文: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5篇

  [唐]杜甫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思明割怀卫,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崤函盖虚尔。

  延州秦北户,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

  岐有薛大夫,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为退三百里。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胡行速如鬼。

  赏析:

  此诗属至德间陷贼中作。塞,屯兵以塞此关也,【钱笺】《元和郡县志》:塞门镇,在延州延昌县西北三十里。镇本在夏州宁朔县界,开元二年,移就芦子关南金镇所安置。芦子关属夏州,北去镇一十八里。

  五城何迢迢①,迢迢隔河水。边兵尽东征②,城内空荆杞③。思明割怀卫④,秀岩西未已。回略大荒来⑤,崤函盖虚尔⑥。

  (此诗为筹边而作也。首言撤兵东征,边方单弱,恐寇来西突,不由近关也。)

  ①五城,指定远、丰安及三受降城。庾信诗:“五城邻北极。”五城,在黄河之北,故曰隔河水。②《汉书》:陈豨监赵代边兵。《通鉴》:禄山反,边兵精锐,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留兵残弱,匈奴蚕食之。《诗》:“周公东征,四国是皇。”③阮籍诗:“堂上生荆杞。”④《唐书》:史思明,胡人也,本名窣于,玄宗改为思明。高秀岩,本哥舒翰将,降贼为伪河东节度使。【钱笺】至德二载,思明自博陵寇太原,舍河北而西,故曰“割怀卫”。秀岩自大同与思明合兵,故曰西未已。二贼欲取太原,将长驱朔方、河陇也。【朱注】怀州河内郡,卫州汲郡,俱属河北道。⑤《山海经》:大荒之中,有大荒山,日月所入,是谓大荒之野。⑥《过秦论》:“孝公据崤函之固。”《汉书注》:崤山,今陕县二崤是也。函谷,今桃林县南洪溜涧是也。师氏曰:虚,言其无备御。《杜臆》:雍州山从西北来,地势西高东下,故关中视中原其势俯,视羌戎其势仰,函关之险,特对中原而言,若贼从芦关来,则函关不足恃矣,故云:“回略大荒来,函关盖虚耳。”

  延州秦北户①,关防犹可倚。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岐有薛大夫②,旁制山贼起。近闻昆戎徒③,为退三百里。

  (此言延州要地,亟宜防守,所幸景仙犄角,得遏敌冲也。)

  ①《旧唐书》:延州中都督府,属关内道,在京师东北六百三十一里。扶风,即古岐周地。②《通鉴》:至德元载七月,以陈仓令薛景仙为扶风太守防御使,贼遣兵寇扶风,景仙击却之,京畿豪杰往往杀贼官吏,遥应官军。贼兵所及者,南不出武关,北不过云阳,西不过武功。江淮奏请之蜀之灵武者,皆自襄阳取上津路抵扶风,道路无壅,皆景仙之力也。③《前汉·杨恽传》:“昆戎旧壤。”昆夷犬戎,比近境贼徒。

  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此。谁能叫帝阍①,胡行速如鬼②。

  (此结防寇本意,欲紧扼芦关之险也。两寇,指思明,秀岩。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扬雄《甘泉赋》:“选巫咸兮叫帝阍。”②《左传》:“其行速,遇险而不整。”《诗》:“如鬼如蜮。”朱鹤龄曰:《唐书·方镇表》:朔方节度,领定远、丰安二军及东中西三受降城,五城当以此为据。张说为朔方节度大使,往巡五城,措置兵马。元戴请城原州云,北带灵武五城,为之羽翼,皆即此诗所指也。《地理志》载夏州朔方县,有乌延、宥州、临塞、阴河、陶子等城,在芦子关北,乃长庆四年节度使李祐筑,鲍钦止引之以证此诗,误矣。《梦溪笔谈》以宋时延州五城为杜诗五城,尤误。又曰,“此诗首以五城为言,盖忧朔方之无备也。高、史二寇合力攻太原,克太原才渡河而西,即延州界,北出即朔方五城。朔方节度治灵州。灵距延才六百里尔。灵武为兴复根本,公恐二寇乘虚入之,故欲以万人守芦关,牵制二寇使不得北。塞字作壅塞解。时太原几不守,幸禄山死,思明走归范阳,势甚岌岌,公故深以为虑也。“谁能叫帝阍”即《悲青坂》所云“焉得附书与我军”也。此本陷贼时诗、诸本多误解,故次在收京之后。

  王嗣奭曰,此篇直作筹时条议,剀切敷陈,灼见情势,真可运筹决胜,若徒以诗词目之,则犹文人之见也。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2

  [唐]杜甫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

  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

  英灵如过隙,宴衎愿投胶。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作品赏析:

  鹤注编在大历元年春晚作。原注:“越公,杨素也,有堂在城上,画像尚存。”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白帝城东南斗上二百七十步,得白帝庙。又有越公堂,在庙南而少西,随越公素所建,奇构隆敞,内无撑柱,夐视中脊,邈不可度,五逾甲子,无土木之隙,见其人之瑰杰也。【朱注】诗言柱穿、栈缺,而记云“无土木之隙”,疑记语未足信。

  此堂存古制,城上俯江郊①。落构垂云雨,荒阶蔓草茅。柱穿蜂溜蜜,栈缺燕添巢②。

  (上咏越公堂景。落构,屋檐颓落。垂云雨,言其高。蔓草茅,言其荒。蜂溜蜜,春气融。燕添巢,新入堂也。)

  ①鲍照诗:“江郊霭微明。”②朱注:“阁木曰栈。

  坐接春杯气,心伤艳蕊梢。英灵如过隙①,宴衎愿投胶②。莫问东流水,生涯未即抛。

  (下咏陪宴情事。艳蕊易谢,起英灵过隙。宴衎投胶,当及春欢饮。生涯未抛,不能舍夔州而东下也。此章,上下各六句。)

  ①《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②《诗》:“嘉宾式燕以衎。”古乐府:“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3

  [唐]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注释:

  【1】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2】“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

  【3】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4】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清陈维嵩《桂殿秋·淮河夜泊》词:“船头水笛吹晴碧,樯尾风灯飐夜红。”

  【5】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6】“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沙头:沙滩边;沙洲边。北周庾信《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

  【7】拳:屈曲貌。唐杜甫《雕赋》:“联拳拾穗,长大如人。”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

  【8】静:一作“起”。

  【9】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作品赏析:

  在绝句体中,有一种“一句一绝”的格调。即每句写一景,多用两联骈偶,句子之间似无关联。它最初起源于晋代《四时咏》(“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唐代作者已不多,唯杜甫最喜运用这种体格。大约是因为他太精于诗律,运用这种绝体,可以因难见巧吧。他最脍炙人口的绝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糁径杨花铺白毡”、“迟日江山丽”等,也都是用这种体格。这些诗的优点不只在于写景生动,律对精切,而尤其在于能形成一个统一完美的意境,句与句彼此照应,融为一幅完整图画。

  这首诗是杜甫流寓巴蜀时期写的,诗写夜泊之景。写一个月夜,诗人不从天上月写起,却写水中月影(“江月”),一开始就抓住江上夜景的特色。“去人只数尺”是说月影靠船秀近,“江清月近人”,它同时写出江水之清明。江中月影近人,画出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江间月夜美景,境界是宁静安谧的。第二句写舟中樯竿上挂着照夜的灯,在月下灯光显得冲淡而柔和。桅灯当有纸罩避风,故曰风灯。其时江间并没有风,否则江水不会那样宁静,月影也不会那样清晰可接了。一二句似乎都是写景,但读者能够真切感到一个未眠人的存在(第一句已点出“人”字),这就是诗人自己。从“江月”写到“风灯”,从舟外写到舟内,由远及近。然后再写到江岸,又是由近移远。由于月照沙岸如雪,沙头景物隐略可辨,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三五成群团聚在沙滩上,它们睡得那样安恬,与环境极为和谐;同时又表现出宁静的景物中有生命的呼吸。这和平境界的可爱,惟有饱经丧乱的不眠人才能充分体会。诗句中洋溢着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于自然界小生命的热爱,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是一脉相通的。诗人对着“沙头宿鹭”,不禁衷心赞美夜的“静”美。由于他与自然万类息息相通,这“静”与“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的寂静幽独该有多少不同。忽然船尾传来“拨剌”的声响,使凝神睇视着的诗人猛地惊醒,他转向船尾,那里波光粼粼,显然刚刚有一条大鱼从那儿跃出水面。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都在一个“静”字,末句却写动、写声,似乎破了静谧之境,然而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以动破静,愈见其静;以声破静,愈见其静。这是陪衬的手法,适当把对立因素渗入统一的基调,可以强化总的基调。这是诗、画、音乐都常采用的手法。诗的末两句分写鱼、鸟,一动一静,相反相成,抓住了江上月夜最有特点同时又最富于诗意的情景,写得逼真、亲切而又传神,可见诗人体物之工。

  此诗乍看上去,四句分写月、灯、鸟、鱼,各成一景,不相联属,确是“一句一绝”。然而,诗人通过远近推移、动静相成的手法,使舟内舟外、江间陆上、物与物、情与景之间相互关联,浑融一体,读之如身历其境,由境会意。因而决不是什么“断锦裂缯”(胡应麟)。“老去诗篇浑漫与”,从诗题“漫成”可知是诗人一时得心应手之作,这种工致而天然的境界不是徒事雕章琢句者能达到的`。

  (周啸天)

  【鹤注】此是云安发船下夔州时作。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①。沙头宿鹭联拳静②,船尾跳鱼拨刺鸣③。

  (四句,皆舟中夜景,各就一远一近说。江月,谓江中。月影风灯,谓风樯挂灯。宿鹭静,岸边所见。跳鱼鸣,水中所闻。联拳,群聚貌。拨刺,跳跃声。)

  ①梁刘瑗诗:“月光移数尺,方知夜已深。”②谢庄《玩月》诗:“水鹭足联拳。”③谢灵运赋:“鱼水深而拨刺。”【钱笺】吴曾《漫录》:张衡《思玄赋》:“弯飞弧之拨刺。”注:“拨刺,张弓声。”太白侍:“双鳃呀呷鳍鬣张,跋刺银盘欲飞去。”意与社同,而以拨为跋。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4

  原文

  [唐]杜甫

  带甲满天地,胡为君远行。

  亲朋尽一哭,鞍马去孤城。

  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

  别离已昨日,因见古人情。

  作品赏析:

  此当是乾元二年去秦州时所作。诗云“带甲满天地”,乃指史思明之乱。又云“岁月晚”“霜雪清”,见其为冬日也。《秦州》诗云“孤城山谷间”,此云“鞍马去孤城”,故知为秦州作矣。

  带甲满天地①,胡为君远行②。亲朋尽一哭③,鞍马去孤城④。草木岁月晚⑤,关河霜雪清⑥。别离已昨日⑦,因见古人情⑧。

  (此章乃既行后,作诗以寄赠者。上四,昨日送行之事。下四,今朝忆别之情。甲兵满世,胡为远行,怜而问之也。亲朋皆哭,生离而有死别之忧。五六,写出既去后,中途憔悴之苦。因思《古别离》有“送君如昨日”者,知今古有同悲也。)

  ①《战国策》:“带甲百万。”②古诗:“忽如远行客。”③《谢安传》:“亲朋毕集。”④阮籍诗:“鞍马去远游。”《吴志》:吕蒙曰:“郝子太保孤城之守。”⑤《楚辞》:“草木摇落而变衰。”古诗:“岁月忽已晚。”⑥《后汉·邓禹传》:“关河响动。”陶潜诗:“关河不可逾。”应玚诗:“远行蒙霜雪。”⑦《楚辞》:“悲莫悲兮生别离。”江淹《古别离》:“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送君如昨日,檐前露已团。不借惠草晚,所悲道里寒。”《杜臆》:昨日,犹云前日。⑧石崇《思归引序》:“倘古人之情,有同于今。”任昉诗:“犹我故人情。”黄生曰:平时别离,已足悲伤,况逢世乱,倍增惨怆。起二语,写得万难分手,接联更作一幅关河送别图,顿觉班马悲鸣,风云变色,使人设身其地,亦自惨然销魂矣。又曰:题是《送远》,即《古别离》而变其名耳,因借江淹诗作案,所谓古人情者,即《古别离》之情也。

  洪仲曰:杜七律谓“古往今来皆涕泪”,足与结语相参证。

  单复《杜律》刻本,末句刊作“因见敌人情”,亦有意义。盖此诗上四,已尽送远之意,下则代远行者作回答之词,言当此岁暮天寒,关河惨淡如此,当亦回首亲朋曰:别离已成昨日,因想见敌人哭别之情也。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5

  [唐]杜甫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作品赏析:

  《水经注》:洛溪水,北发洛谷,南径威武戍,又西南与龙门水合。水出西北龙门谷,东流与横水会,又南径龙门戍东。

  【朱注】洛谷,一作骆,在成县西。《一统志》:龙门镇,在巩昌府成县东,后改府城镇。

  细泉兼轻冰①,沮洳栈道湿②。不辞辛苦行③,迫此短景急④。

  (此往龙门之路,言行迟而日促。迫属行程,急属日影。)

  ①庾信诗:“山深足细泉。”②《诗》:“彼汾沮洳。”《传》:“沮洳,水浸处下湿之地。”《元和郡县志》: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张良令烧绝栈道,即此。③曹植诗:“能不怀辛苦。”④庾信诗:“短景负余晖。”《舞鹤赋》:“急景凋年。”

  【吴注】旧引《舞鹤赋》“急景调年”,似将景急二字相连。按庾信诗“短景负余晖”,则短景微读。公诗“岁暮阴阳催短景”,又其较著矣。

  石门云雪隘①,古镇峰峦集。旌竿暮惨澹②,风水白刃涩③。胡马屯成皋④,防虞此何及。嗟尔远戍人⑤,山寒夜中泣。

  (此见龙门景事,而叹戍卒之苦。石门古镇,有险可凭,亦何必屯兵戍守乎?讥之也。此章,上四句,下八句。)

  ①《蜀都赋》:“岨以石门。”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蜀之险隘。”《水经注》: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经大石门,历故栈道下,又东南历小石门。②崔湜诗:“霜气下旌竿。”③陶潜诗:“风水互乖违。”《秦国策》:“白刃在前。”④赵曰:成皋,乃巩洛之地。⑤阴铿诗:“远戍唯闻鼓。”《唐书》:乾元二年九月,史思明陷东京及齐、汝、郑、滑四州。黄淳耀曰:时东京为史思明所据。秦成间密迩关辅,故龙门镇兵有石门之守。然旌竿惨淡,白刃钝涩,既无以壮我军容,况此地又与成皋远不相及,而防戍于此,则亦徒劳吾民而已。使之山寒夜泣,亦何为哉。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6

  原文

  [唐]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著人。

  二月已破三月来,渐老逢春能几回。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

  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舍西柔桑叶可拈,江畔细麦复纤纤。

  人生几何春已夏,不放香醪如蜜甜。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作品赏析:

  其一:

  [注释]

  (1)漫兴:随兴所至,信笔写来。

  (2)芳洲:长满花草的水中陆地。

  (3)癫狂:本指精神失常,引申为放荡不羁。

  [译文]

  都说春江景物芳妍,而三春欲尽,怎么会不感到伤感呢?拄者拐杖漫步江头,站在芳洲上,只看见柳絮如颠似狂,肆无忌惮地随风飞舞,轻薄不自重的桃花追逐流水而去。

  其七:

  [注释](1)糁[音“伸”]:谷类磨成的碎粒。

  (2)点:点缀。青钱:铜钱。

  [译文]

  飘落在小路上的杨花碎片,就像铺开的白毡子,点缀在溪上的嫩荷,像青铜钱似地一个叠着一个。竹林里笋根旁才破土而出的嫩笋,还没有人注意它们,刚刚孵出的小水鸭子,在沙滩上依偎着母鸭甜甜地睡着。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

  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扰人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极度低矮狭窄,“熟知”,乃就燕子言。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燕子频频而来,自然要引起主人的烦恼。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层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亲切逼真的实感;而且透过实感,使人联想到这低小的茅斋,由于江燕的频频进扰,使主人也难以容身了。从而写出了草堂困居,诗人心境诸多烦扰的情态。明代王嗣奭《杜臆》就此诗云:“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这种不可人意,还是由客愁生发,借燕子引出禽鸟亦若欺人的感慨。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杜甫这首诗也是善于景中含情的一例。全诗俱从茅斋江燕着笔,三、四两句更是描写燕子动作的景语,就在这“点污琴书”、“打着人”的精细描写中,包蕴着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扰和心绪不宁的神情,体物缘情,神物妙合。“不可人意”的心情,诗句中虽不著一字,却全都在景物描绘中表现出来了。全诗富有韵味,耐人咀嚼。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这一首《漫兴》是写初夏的景色。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景中状物,而景物相间相融,各得其妙。

  诗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初夏风景图:漫天飞舞的杨花撒落在小径上,好象铺上了一层白毡;而溪水中片片青绿的荷叶点染其间,又好象层叠在水面上的圆圆青钱。诗人掉转目光,忽然发现:那一只只幼雉隐伏在竹丛笋根旁边,真不易为人所见。那岸边沙滩上,小凫雏们亲昵地偎依在母凫身边安然入睡。首句中的“糁径”,是形容杨花纷散落于路面,词语精炼而富有形象感。第二句中的“点”、“叠”二词,把荷叶在溪水中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传神,使全句活了起来。后两句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它“微寓萧寂怜儿之感”,我们从全诗看,“微寓萧寂”或许有之,“怜儿”之感,则未免过于深求。

  这四句诗,一句一景,字面看似乎是各自独立的,一句诗一幅画面;而联系在一起,就构成了初夏郊野的自然景观。细致的观察描绘,透露出作者漫步林溪间时对初夏美妙自然景物的留连欣赏的心情,闲静之中,微寓客居异地的萧寂之感。这四句如截取七律中间二联,双双皆对,又能针脚细密,前后照应。起两句明写杨花、青荷,已寓林间溪边之意,后两句则摹写雉子、凫雏,但也俱在林中沙上。前后关照,互相映衬,于散漫中浑成一体。这首诗刻画细腻逼真,语言通俗生动,意境清新隽永,而又充满深挚淳厚的生活情趣。

  公经营草堂,在上元之始,此诗云“手种桃李”,又云“熟知茅斋”,应是二年春作。《杜臆》:兴之所到,率然而成,故云《漫兴》,亦竹枝、乐府之变体也。九首逐章相承,各有次第。

  眼见客愁愁不醒①,无赖春色到辽亭②。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④。

  (此因旅况无聊而发为恼春之词。《杜臆》: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众眼共见客愁,春色突然而至,无赖甚矣。即遣便教,所谓无赖也。深造次,过于忙迫。太丁宁,厌其繁数。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犹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

  ①《楞严经》:同将眼见。②《西京杂记》:“新丰多无赖。”按:无赖本属人,杜诗借以指物,前云“花无赖”,此云“无赖春色”是也。③《抱朴子》:“造次之接。”④孙绰诗:“莺语吟修竹。”皇甫谧诗:“三命丁宁。”

  其二

  手种桃李非无主①,野老墙低还是家。恰似春风相欺得②,夜来吹折数枝花。

  (此章借春风以寄其牢骚,承首章花开。桃李有主,且近家园,而春风忽然吹折,似乎造物亦欺人者。惜桃李,正自惜羇孤也。)

  ①陶潜诗:“桃李罗堂前。”②陆放翁云:白乐天用相字,多作入声,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亦当从入声读。王元之在商州,尝赋诗云:“两株桃杏映篱斜,装点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其子嘉祐谓后二句颇与杜语相似,欲请易之。元之欣然更为诗曰:“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卒不复易。

  其三

  熟知茅斋绝低小①,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②,更接飞虫打著人。

  (此章借燕子以寓其感慨,承首章莺语。莺去燕来,春已半矣。污琴书,扑衣袂,即禽鸟亦若欺人者。《杜臆》:远客孤居,一时遭遇,多有不可人意者,故两章皆带寓言。)

  ①熟知,就燕言。徐陵诗:“茅斋本自空。”②古诗:“衔泥入君室。”梁虞和《论书》:“以手捉书,大点污。”陶潜诗:“委怀在琴书。”

  其四

  二月已破三月来①,渐老逢春能几回②?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③。

  (此章言春不暂留,有及时行乐之意。《杜臆》:是达生语,亦是遣愁语。此下三章,皆暮春景物。)①破,残也。沈佺期诗:“别离频破月。”②《世说》:张翰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生前一杯酒。”

  其五

  肠断江春欲尽头①,杖藜徐步立芳洲②。颠狂柳絮随风舞③,轻薄桃花逐水流④。

  (此见春光欲尽,有傲睨万物之意。颠狂轻薄,是借人比物,亦是托物讽人,盖年老兴阑,不耐春事也。此并下二章,声调俱谐,不用拗体。)

  ①鲍照诗:“行子心肠断。”陈后主诗:“春江时一望。”②《庄子》:“原宪杖藜而应门。”昙瑗诗:“徐步寡逢迎。”《楚辞》:“搴芳洲之杜若。”③《世说》:谢道韫《咏雪》诗:“不如柳絮因风起。”④《西京杂记》:茂陵轻薄者化之。许彦周曰:世间花卉,无逾莲花者,盖诸花皆藉暄风暖日,独莲花得意于水月,其香清凉,虽荷叶无花,亦自香也。梁江从简为《采荷调》云:“欲持荷作柱,荷弱不胜梁。欲持荷作镜,荷暗本无光。”此语嘲何敬从,而波及莲荷矣。春时浓丽,无过桃柳。桃之夭夭,杨柳依依,诗人言之矣。老杜云:“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不知缘谁而波及桃花与杨柳矣。

  其六

  懒慢无堪不出村①,呼儿日在掩柴门②。苍苔浊酒林中静③,碧水春风野外昏④。

  (此是酌酒留春,有物外逍遥之意。无堪,无可人意者。林中静,聊以自适。野外昏,听其自扰。)

  ①嵇康书:“懒与慢相成。”庾信《代阎将军表》:“臣实无堪。”嵇康书:“有不堪者七。”②《吴志》:吴王责孙綝曰:“筑第南桥,不复朝见,此为自在,无所复畏。”③谢脁诗:“苍苔依砌上。”④梁房篆诗:“前溪碧水流。”《尔雅》:“野外为林。”

  其七

  糁径杨花铺白毡①,点溪荷叶叠青钱②。笋根雉子无人见③,沙上凫雏傍母眠。

  (此借景物以自娱,乃将夏之候也。糁字、铺字、点字、叠字,皆句中眼。《夔州歌》用鹤子、凫雏,与此诗用雉子、凫雏同义。)

  ①《神仙传》:茅君大宴会,皆有青嫌帐幄,下铺重白毡。《唐书》:天宝中,童谣云:“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铺白毡。”②《洞冥记》:连钱荇,荇如钱文。③赵曰:雉,性好伏,其子身小,在笋旁难见。俗本讹作稚子,遂起纷纷之说。汉饶歌有《雉子斑》。《西京杂记》:太液池中,凫雏雁子,布满充积。故以雉子、凫雏作对。宋何承天乐府:“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今按:旧作稚子,或以为笋名,或以为竹留,或以为鼠名,或以为食笋之竹豚,鼠形而大,或以为公子宗文字稚子,皆谬说。

  杨慎曰:绝句诗:一句一义,如杜诗此章,本于古诗《四时咏》。王维诗:“柳条拂地不忍折,松干梢云从更长。藤花欲暗藏猱子,柏叶初齐养麝香。”欧阳公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散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亦是此体。

  其八

  舍西柔桑叶可拈①,江畔细麦复纤纤②。人生几何春已夏③,不放香醪如蜜甜④。

  (此与四章相应,前是逢春而饮,此则遇夏而饮。桑青麦秀,言初夏农桑之乐。)

  ①《诗》:“爱求柔桑。”②纤纤,麦穗也。③《左传》:“俟河之清,人寿几何。”④《杜臆》:“香醪,指郫筒酒。”傅玄《酒赋》:“味蜜甜而胆苦也。”

  其九

  隔户杨柳弱袅袅①,恰似十五女儿腰②。谁谓朝来不作意③,狂风挽断最长条④。

  (此与二章相应,折花断柳,皆叹所遭之不幸。自春入夏,所咏花木禽鸟,俱随时托兴者,独柳色夏青,而仍经摧折,故感慨终焉。)

  ①鲍照诗:“翾翾翩燕弄风,袅袅柳垂腰。”②《琅琊王歌》:“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三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庾信诗:“上林柳腰细。”③朝来作意,谓柳叶鲜翠。④晋乐歌:“日和狂风扇。”庾信诗:“河边弱柳百丈枝,别有长条踠地垂。”李东阳《麓堂诗话》:少陵《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词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蹊径。韩退之亦有之。

  申涵光曰:绝句,以浑圆一气,言外悠然为正,王龙标其当行也。太白亦有失之轻者,然超轶绝尘,千古独步。惟杜诗别是一种,能重而不能轻,有鄙俚者,有板涩者,有散漫潦倒者,虽老放不可一世,终是别派,不可效也。李空同处处摹之,可谓学古之过。“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语尚轻便。“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似今小说演义中语。“糁径杨花铺白毡”,则俚甚矣。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7

  [唐]杜甫

  首路栗亭西,尚想凤凰村。季冬携童稚,辛苦赴蜀门。

  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祁寒为之暄。

  远岫争辅佐,千岩自崩奔。始知五岳外,别有他山尊。

  仰干塞大明,俯入裂厚坤。再闻虎豹斗,屡跼风水昏。

  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下有冬青林,石上走长根。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清无沙土痕。

  忆观昆仑图,目击悬圃存。对此欲何适,默伤垂老魂。

  作品赏析:

  《方舆胜览》:木皮岭,在同谷县东二十里,河池县西十里。杜甫发同谷,取路栗亭,南入郡界,历当房村,度木皮岭,由白水峡入蜀,即此。黄巢之乱,王锋置关于此,以遮秦陇,路极险阻。《一统志》:木皮岭,在巩昌府徽州西十里。

  首路栗亭西①,尚想凤凰村②。季冬携童稚③,辛苦赴蜀门④。南登木皮岭,艰险不易论。汗流被我体⑤,祁寒为之暄⑥。

  (自成赴蜀,述冬行劳苦。陟岭艰险,承辛苦。祁寒汗流,承季冬。)

  ①《汉书》:“北首燕路。”注:“首,谓趣向。”颜延之诗:“首路踢艰险。”

  ②【朱注】凤凰村,当与凤凰台相近,在同谷。《杜臆》:地志:凤凰山,在徽州城西一里,即杜诗凤凰村。③雷次宗书:“童稚之年。”④刘伯伦诗:“从役知辛苦。”鲁曰:蜀门,即剑门也。《剑阁铭》:“惟蜀之门,作固作镇。”⑤《汉书》:“汗流洽背。”⑥《书》:“冬祁寒。”

  远岫争辅佐①,千岩自崩奔②。始知五岳外③,别有他山尊④。仰干塞大明⑤,俯入裂厚坤⑥。

  (此记岭前远景,一仰一俯,就山势言。)

  ①王籍诗:“阴霞生远岫。”《淮南子》,“辅佐有能。”②《雪赋》:“瞻山则千岩俱白。”谢灵运诗:“圻岸屡崩奔。”③《记》:“五岳视三公。”《物理论》:镇之以五岳:泰山东岳,华山西岳,霍山南岳,恒山北岳,嵩山中岳。④《诗》:“他山之石。”张昶《华山碑》,“山莫尊于岳。”⑤《记》:“大明生于东。”《广雅》:“日名辉灵,一名大明。”⑥《易》:“坤厚载物。”

  再闻虎豹斗①,屡跼风水昏②。高有废阁道,摧折如断辕。下有冬青林③。石上走长根。

  (此记岭中近景,一高一下,就物状言。)

  ①刘安《招隐士》:“虎豹斗兮熊罴咆。”②刘孝绰诗:“风水互乖违。”③王洙曰:冬青,今之楩柟也。陈藏器《本草》,冬青木,肌白有文,其叶堪染绯,冬月青翠。

  西崖特秀发,焕若灵芝繁。润聚金碧气①,清无沙土痕。忆观昆仑图②,目击玄圃存③。对此欲何适④?默伤垂者魂。

  (此兼写西崖之景。曰焕、曰润、曰清,皆形容秀发。昆仑、玄圃,借仙境以称其绝胜。欲留不得,所以伤神。此章首尾各八句,中二段各六句。)

  ①刘孝威诗:“玄圃栖金碧。”②《楚辞·天问》:“昆仑县圃。”《神仙传》:昆仑,一名玄圃,一名积石瑶房,一曰阆风室,一曰华盖,一曰天柱。③《庄子》:“目击而道存。”④《礼记》:孔子曰:“吾舍鲁何适矣。”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8

  [唐]杜甫

  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

  人传有笙鹤,时过此山头。

  注释:

  作品赏析:

  [注释](1)玉台观:故址在四川省阆中县,相传为唐宗室滕王李元婴建。(2)浩刹:道家称宫观的阶层为浩刹。(3)平台:古迹名,在河南商丘东北。相传为春秋时宋国皇国父所筑。此处指玉台观。(4)彩云:指壁画上的云彩。萧史:此指传说中秦穆公女弄玉之夫萧史驻于云间事。(5)鲁恭:见杜甫《登兖州城楼》注(6)。(6)群帝:五方的天帝。(7)乾坤:代指玉台观的殿宇。(8)人传有笙鹤:传说中王子乔乘鹤飞升成仙的故事。

  [译文]玉台观是滕王建造的,观看玉台观就好像看到春秋时人所建的平台。壁画上画有仙人萧史站在彩云之中,石碑上记得有滕王序文,有如鲁恭王在灵光殿留下的文字。玉台观雄伟高耸,直通五方天帝诸神;殿宇中的壁画画出了十洲仙界的仙灵。人们传说听到笙鸣鹤叫,大概是晋人王子乔乘鹤飞过北山头。

  浩劫因王造①,平台访古游②。彩云萧史驻③,文字鲁恭留④。宫阙通群帝⑤,乾坤到十洲⑥。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⑦。

  (此再咏台观,兼叙滕王遗迹。观有图画仙像,故云“萧史驻。”亦有滕王题咏,故云“鲁恭留。”殿宇高敞,疑“通群帝。”江波遥映,如“到十洲。”似此异境,应为仙迹所凭矣。【唐注】因前诗有秦女,此诗有萧吏,遂疑指滕王公主遗迹,不为无见,但事不可考矣。)

  ①《度人经》:惟有元始浩劫之家,部制我界。《广异记》:儒谓之世,释谓之劫,道谓之尘。李仙君歌:浩劫天地齐。【朱注】浩劫,无穷之劫,犹言累世也。《广韵》:“浩劫,宫殿大阶级也。”杜田云:俗谓塔级为劫,故岳麓行曰“塔劫宫墙壮丽敌。”②《汉书》:梁孝王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③王融诗:“巫山彩云合。”《列仙传》:萧史善吹萧,秦穆公以女妻之。④世说苍颉造文字。《汉书》:鲁恭王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闻钟磬琴瑟之声,于壁中得古文《尚书》、《论语》。⑤刘琨诗:“顾瞻望宫阙。”道书:天有群帝,而大帝最尊。群帝,五方之帝也。《山海经》:大荒之中有黄木赤枝,群帝取药。⑥曹植《七启》:“同量乾坤。”《十洲记》:四方巨海之中,有祖洲、瀛洲、玄洲、炎洲、长洲、充洲、凤麟洲、聚窟洲、流洲、生洲。⑦《神仙传》:王子乔,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公接上嵩山,三十余年后,乘白鹤驻缑氏山顶,举手谢时人而去。《茅君内传》:父老歌曰:“三神乘白鹤,各在一山头。”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9

  [唐] 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作品赏析:

  此亦西阁所作。谢灵运诗,“放舟候月圆。”

  孤月当楼满①,寒江动夜扉②。委波金不定③,照席绮逾依④。未缺空山静⑤,高悬列宿稀⑥。故园松桂发⑦,万里共清辉⑧。

  (此章,月下思乡。上六景,下二情。满言月圆,动言月影。委波,申动扉。照席,申当楼。未缺高悬,申月圆之状。未想故园秋景也。《杜臆》:江月倒影,水摇而阁上之扉为动,大是画意。月注波中,金光摇而不定;月临席上,绮文依而愈妍。将金波、绮席拆开颠倒,赵汸谓诗家用古语之法。)

  ①梁武帝诗:“慅慅孤月帷。”②何逊诗:“寒江复寂寥。”庾肩吾诗:“高楼开夜扉。”③《月赋》:“委照而吴业昌。”郊祀歌:“月穆穆以金波。”④《六韬》:“纣时以绮为席。”邹阳《酒赋》:“绡绮为席。”⑤《释名》:“月缺也,满则缺也。”陶弘景诗:“空山霜满高烟平。”⑥《淮南子》:“高悬大镜。”《月赋》:“列宿掩缛,长河韬映。”⑦何逊诗:“独守故园秋。”《杜臆》:松桂发,犹言松菊犹存。张正见诗:“松桂此真风。”⑧傅玄诗:“皎皎濯清辉。”《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结联本之。”胡应麟曰:杜有太巧类初唐者,如“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有太纤近晚唐者,如“雨深荒院菊,霜倒半池莲”。

  胡夏客曰:未缺句,不如摩诘“空山月色深”。高悬句,本孟德“月明星稀”来。今按:三四出胜於对,五六对胜於出。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0

  [唐]杜甫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

  青囊仍隐逸,章甫尚西东。

  鼎食分门户,词场继国风。

  尊荣瞻地绝,疏放忆途穷。

  浊酒寻陶令,丹砂访葛洪。

  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

  牢落乾坤大,周流道术空。

  谬惭知蓟子,真怯笑扬雄。

  盘错神明惧,讴歌德义丰。

  尸乡馀土室,难说祝鸡翁。

  作品赏析:

  原注:甫故庐在偃师,承韦公频有访问,故有下句。

  《旧唐书·韦济传》:天宝七载,为河南尹,迁尚书左丞。《唐·地理志》河南府偃师注云:天宝七载,尹韦济以北坡道迂,自县东山下开新道,通孝义桥。则诗当作于是年。诗云“章甫尚西东”,又云“江湖漂短褐”,“周流道术空”,可知是时公又去京师而他矣。意在近畿,故云奉寄。是年韦方拜左丞,公又有两诗赠之。谓之赠,则归京师后投赠也。

  有客传河尹,逢人问孔融①。青囊仍隐逸②,章甫尚西东③。鼎食分门户④,词场继《国风》⑤。尊荣瞻地绝⑥,疏放忆途穷⑦。

  (首段,宾主并叙。上四述存问之语,下四感垂注之情。李膺比韦,孔融自喻。隐逸、西东,伤公之困穷潦倒。鼎食,称韦家世。词场,称韦文翰。尊荣属韦,瞻者在公,疏放属公,忆者在韦也。《重游何氏》诗,先提“将军有报书”,而接以倒衣二句,即报书语也。此提“逢人问孔融”,而接以青囊二句,即所问意也。)

  ①《诗》:“有客有客。”《后汉·孔融传》:河南尹李膺,不妄接士,融年十岁,造门与交。②《晋书·郭璞传》:璞尝受业于郑公,得青囊书九卷,遂开洞五行。《抱朴子》:“褒隐逸之士。”③《记·儒行》:孔子居宋,冠章甫之冠。《檀弓》:“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④《家语》:“子路仕卫,列鼎而食。”夏侯湛《抵疑》:承门户之业,受过庭之训。韦氏有大小两逍遥房,故云分门户。⑤《旧唐书》:济以词翰闻,制《先德》诗四章,辞致高雅。杜审言诗:“岩谷卧词场。”《国风》,《毛诗》也。钟嵘《诗品》:“子建诗原出《国风》,卓尔不群。”⑥尊荣二字,出《孟子》。任昉《齐景陵行状》:“地尊礼绝,亲贤莫贰。”⑦向秀《思旧赋序》:“嵇志远而疏,吕心旷而放。”阮籍诗:“途穷能无恸。”

  浊酒寻陶令①,丹砂访葛洪②。江湖漂短褐③,霜雪满飞蓬④。牢落乾坤大⑤,周流道术空⑥。谬惭知蓟子⑦,真怯笑扬雄⑧。

  (此自叙途穷,以答所问之意。浊酒二句,言隐逸之状。江湖二句,言东西之迹。牢落、周流,对章甫言,不敢以孔子自方也。惭蓟、怯雄,对青囊言,不欲居郭璞,而以子云自命也。知指韦丈,笑指他人。)

  ①陶潜诗:“浊酒且自陶。”②葛洪丹砂,见前。③陶潜诗:“江湖多贱贫。”④【朱注】霜雪,喻头白也。张正见诗:“鬓似雪飘蓬。”《诗》:“自伯之东,首如飞蓬。”⑤司马相如《上林赋》:“牢落陆离。”郭璞曰:“群奔走也。”李善云:犹辽落也。曹植诗:“牢落冥冥。”⑥《说苑》:孔子周流应聘。《庄子》:“人相忘乎道术。”⑦《后汉·方术传》:蓟子训有神异之道,既到京师,公卿以下候之者,坐上常数百人。⑧《扬雄传》:雄草《太玄》,或嘲雄以玄尚白。雄作《解嘲》曰:“子徒笑我玄之尚白,我亦笑子之病甚,不遭臾跗、扁鹊。”【卢注】公《秋述》云:“扬子云草《玄》寂寞,多为后辈所亵。”意正相同。

  盘错神明惧①,讴歌德义丰②。尸乡余土室③,谁话祝鸡翁④。

  (末称颂河尹,仍归结见问之意。盘错,言才堪经世。讴歌,言化能及人。尸乡系公旧居。谁话鸡翁,唯韦独见问耳。《杜臆》:杜公赠人诸诗,大概前半颂所赠,后截乃自陈。此独参错转接,承顶呼应,脉理极细。此章,前二段各八句,后段四句收。)

  ①《后汉·虞诩传》:诩为朝歌长,曰:“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治政咸称神明。神明惧,犹言鬼神畏其精锐。②陆云《赠汲郡太守》诗:“之子于行,民固讴歌。”《左传》:敬奉德义。《淮南子》:德义足以怀天下之民。【朱注】《唐书》称济文雅,能修饰政事,所至以治称。此诗盘错二语,乃是实录。③《诗正义》:河南偃师县西二十里,有尸乡亭。《水经注》:阳渠水,又东流,经汉广野君郦食其庙南。庙在北山上,成公绥所谓偃师西山,即陆士衡会王辅嗣处也。此山即祝鸡翁之故居。《后汉·袁闳传》:闳四周筑土于庭,以为房室。王绩诗:“土室映山斜。”【鹤注】土室,谓依土山以为室,如《宿赞公土室》诗云“土室延白光,松门耿疏影”是也。诸社庐与墓多在河南偃师,故《凭孟仓曹觅土娄旧庄》诗:“平居丧乱后,不列洛阳岑。”则丧乱之前,公屡到矣。自开元二十九年酹远祖于洛之首阳,及天宝元年为姑万年县君制服作铭,三年为皇甫妃范阳太君卢氏作志,皆在河南也。所以公殁又归袝于偃师。④《列仙传》:祝鸡翁者,洛阳人也,居尸乡北山下,养鸡百,年余鸡至千头,皆有名字,欲取呼则种别而至。卖鸡及子得千余万,辄置钱去之。【钱笺】《风俗通》:呼鸡朱朱。俗说鸡本朱公化为之,至今呼鸡皆朱朱也。《说文解字》:喌喌二口为讙,州,其声也,读若祝,祝者,诱致禽畜和顺之意。喌与朱音相似耳。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1

  [唐]杜甫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作品赏析:

  【鹤注】据郑虔死于广德二年,则梁氏编在大历元年为是。

  席谦不见近弹棋①,毕耀仍传旧小诗②。玉局他年无限事③,白杨今日几人悲④?

  (【原注】“道士席谦,吴人,善弹棋。毕耀,善为小诗。”此谓席存而毕殁也。近不见,言人存地隔。旧仍传,言诗在人亡。席尚存,故望其玉局降仙。毕已殁,故伤其白杨拱墓。两句分顶,下章亦然,毕曜仅传小诗,而前此称为“才大今诗伯”,《杜臆》讥其不相蒙,良是。大约赠人之词,不无过誉,殁后乃用直笔耳。)

  ①《西京杂记》:刘向作弹棋以献。《梁冀传》:冀善弹棋、格五。注:《艺经》:旧弹棋两人对局,白黑棋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更相弹也,其局以石为之。《古今诗话》:弹棋有谱一卷,唐贤所为,其局方五尺,中心高如盖,其颠为小壶,四角微起。李义山诗:“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尊也。白乐天诗:“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谓持角长斜,一发过半局,谱中具有此法。柳子厚亦用二十四棋者,即此戏也,今人罕为之矣。②乾元间,毕曜除监察御史,未几以酷毒流贬黔中,其殁当在此时。姜宸英曰:《酷吏敬羽传》:羽与毛若虚、裴异、毕曜同时,皆暴忍,时称毛、敬、裴、毕。未几,昇、曜流黔中。曜,正肃宗时人。又《乔琳传》:曜曾为郭子仪书记。③黄希曰:张道陵修道既成,老子降于成都,地涌出一玉局,高丈余,老君升座授道毕,老君已回,玉局消散。④古诗:“萧萧白杨树,松柏夹广路。”陶潜《挽歌》:“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吴论据“不见”、“仍传”四字,遂云席殁、毕存。今按:《梓州》诗云“高门蓟子过”,是与席相见时;此云“不见近弹棋”,公独往夔州矣。向在长安,赠毕曜诗云“流传江鲍体”,是平日作诗;此云“仍传旧小诗”,是死后诗传也。若云毕尚存,则当云新诗,不当云旧矣。或据《搜神记》“南谷山中,,有白玉棋局”,引以证弹棋,非也。若依此,则下句白杨,何独不承小诗乎?又卢注引《隋书》白杨何妥,以证毕曜未亡,使事隐僻。“萧萧自杨树”,自当以古诗为据耳。

  其二

  郑公粉绘随长夜①,曹霸丹青已白头②。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原注:“高士荣阳郑虔,善画山水。曹霸,善画马。”此谓郑殁而曹存也。郑虔既亡,世更无山水之奇。曹霸虽存,人谁识骅骝之价乎?一伤之,一惜之也。或云:得虔之图,几今天下山水无色。得霸之马,能使人间骅骝减价。乃极赞其笔墨之神妙,亦通。又一说:何曾有,谓世不收藏。不解重,谓人弗珍惜。意义似浅。)

  ①《抱朴子》:粉绘表形著图。李陵诗:“严父辞长夜,慈母去中堂。”②左思《吴都赋》:“丹青图其珍珠。”《容斋续笔》:子美存殁绝句,每篇一存一殁,盖席谦、曹霸存,毕曜、郑虔殁也。鲁直《荆江亭即事二首》,其一云:“闭门觅句陈无已,对客挥毫秦少游,正字不知温饱味,西风吹泪古藤州。”乃用此体,时少游殁,而无已存也。

  钱塘瞿佑《归田诗话》云:山谷此诗,喻二人才思迟速之异也。后山诗,如“坏墙得雨蜗成字,古屋无人燕作家”,寥落之状可想。淮海诗,如“翡翠侧身窥绿酒,蜻蜒偷眼避红妆”,艳冶之情可见。二人他作,亦多类此。后山为秘书正字,宿斋宫,骤寒,或送绵半臂,却之不服,竟感疾而终。淮海谪藤州,以玉盂汲水,笑视而卒。二人于临终,屯泰不同又如此,信乎各有造物也。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2

  [唐]杜甫

  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

  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

  棋局动随寻涧竹,袈裟忆上泛湖船。

  闻君话我为官在,头白昏昏只醉眠。

  注释:

  作品赏析:

  不见旻公三十年①,封书寄与泪潺湲②。旧来好事今能否③,老去新诗谁与传④?棋局动随幽涧竹⑤,袈裟忆上泛湖船⑥。问君话我为官在⑦,头白昏昏只醉眠。

  (前六怀旻上人,末二自叙近况。旧事尚能,新诗孰传,是思其现在。棋局随涧,袈裟泛湖,是忆其从前。四句包尽三十年来前后情景。末则因许寄旻,嘱以书中未尽之意。【鹤注】公进《大礼赋表》云:“浪迹于陛下丰草长林,实自弱冠之年。”其客游吴越在开元十九年,公方二十岁,至乾元元年,相距止二十七年。曰三十年者,亦约略之词。【朱瀚注】旻居幽涧,公携棋局以相随。公在湖船,旻著袈裟而同泛。此叙交谊之亲切。)

  ①《诗》:“自我不见。”陶潜诗:“一去三十年。”②《齐国策》:齐王封书谢孟尝君。《楚辞》:“横流涕兮潺湲。”③《周礼·天官》:“内小臣,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有好令于卿大夫,则亦如之。”好读本音。《扬雄传》:“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好读去声。④陶潜诗:“乃赋新诗。”谁传,谓谁传于我。⑤曹植《王仲宣诔》:“棋局逞巧,博弈惟贤。”《江赋》:“幽涧积岨。”⑥《法苑珠林》:袈裟为福田之服。《华严经》:著袈裟者,舍离三毒也。《陀罗尼经》袈裟者,秦言染衣也。⑦《杜臆》作问君,谓旻公问而许话也,此见因许之意。黄生曰:旻善吟善弈,而喜与文士游,其好事可知,七是旻喜杜之得官,八是杜答旻以潦倒。旧作闻言,亦通。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3

  [唐]杜甫

  出守吾家侄,殊方此日欢。自须游阮巷,不是怕湖滩。

  乐助长歌逸,杯饶旅思宽。昔曾如意舞,牵率强为看。

  作品赏析:

  【鹤注】永泰元年至忠州,逢杜使君而作。

  【顾注】忠州,古巴地,贞观八年改临州为忠州。地志以巴蔓子及严颜皆忠烈,故名。

  出守吾家侄①,殊方此日欢②。自须游阮舍③,不是怕湖滩④。乐助长歌逸⑤,杯饶旅思宽。昔曾如意舞⑥,牵率强为看⑦。

  (上四过使君宅,下四欢宴之情。出守,为刺史。阮舍,比姪居。湖滩,近忠州。

  【顾注】长歌、旅思,皆公自言。宴时作乐,适助长歌逸兴。而酒杯饶足,故觉旅思稍宽。王戎,王导之侄,常以铁如意起舞,言使君昔为如意之舞,故今日仍牵引而相看也。)

  ①颜延之诗,“一麾乃出守。”②《吴越春秋》:“分州殊方。”③《晋书》:阮咸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④《峡程记》:四百五十滩、有清水、重峰、湖滩、汉滩。《一统志》:湖滩,在夔州府万县西六十里,其水甚险,春夏水泛,江面如湖。⑤陆机诗:“长歌赴促节,哀响逐高徽。”⑥庾信诗:“山简倒接,王戎如意舞。”周王褒诗:“未能扶毕卓,犹足舞王戎。”⑦《左传》:“牵率老夫。”谢瞻《答灵运》侍:“牵率酬嘉藻。”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4

  [唐]杜甫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引颈嗔船逼,无行乱眼多。

  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作品赏析:

  原注:汉州城西北角官池作。官池,即房公湖。

  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①。引颈嗔船逼②,无行乱眼多。翅开遭宿雨,力小困沧波。客散层城暮,狐狸奈若何。

  (上二对酒观鹅。嗔船乱眼,切舟前。翅开力小,切小鹅。末二,深致爱惜之意。旧本俱作新鹅,朱氏独作鹅黄,不协歌韵。卢注谓讽董廷兰辈,非也,公于房相,从无讥刺语。

  ①《方舆胜览》:鹅黄乃汉州酒名,蜀中无能及者。卢照邻诗:“鹅黄粉白车中出。”裴庆余诗:“满额鹅黄金缕衣。”皆言淡黄色也。杜诗则言酒色。东坡诗:”小舟浮鸭绿,大杓泻鹅黄。”陆放翁诗:“两川名酝避鹅黄。”此皆用公语耳。②【希注】鹅一名舒雁,王羲之爱其宛颈,宛颈而宿,鹅之常性,今云引颈,则鹅嗔怒时也。③庾信诗,“云光偏乱眼。”杜诗有用俗字而反趣者,始鹅儿、雁儿,本谚语也,一经韵手点染,便成佳句。如“鹅儿黄似酒,对酒爱新鹅”,“雁儿争水马,燕子逐樯乌”是也。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5

  原文: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注释: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通“影”,日光。

  【3】霁(jì):雪停。

  【4】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5】野哭:战乱的消息传来,千家万户的哭声响彻四野。

  【6】战伐:崔旰(gàn)之乱。

  【7】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8】人事:指交游。

  【9】音书:指亲朋间的慰藉。

  【10】漫:徒然、白白的。

  作品赏析:

  【注解】:

  1、阴阳:指日月。

  2、短景:指冬季日短。景:日光。

  3、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瞿塘峡在夔州东。

  4、星河:星辰与银河。

  5、野哭句:意谓从几家野哭中听到战争的声音。几家:一作“千家”。

  6、夷歌句:意谓渔人樵夫都唱着夷歌,见夔州之僻远。夷:指当地少数民族。

  7、卧龙:指诸葛亮。《蜀书·诸葛亮传》:“徐庶……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8、跃马:指公孙述。述在西汉末曾乘乱据蜀,自称白帝。这里用晋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意。诸葛亮和公孙述在夔州都有祠庙,故诗中及之。这句是贤愚同尽之意。

  【韵译】:

  时令到了寒冬,日子就越来越短;

  浪迹天涯,在这霜雪初散的寒宵。

  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

  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

  野外几家哭声,传来战争的讯息;

  数处渔人樵夫,唱起夷族的歌谣。

  诸葛亮和公孙述,一样终成黄土;

  人事变迁音书断绝,我寂寞无聊。

  【评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大历元年(766)寓于夔州西阁作所。全诗写冬夜景色,有伤乱思乡的意思。首联点明冬夜寒怆;颔联写夜中所闻所见;颈联写拂晓所闻;末联写极目武侯、白帝两庙而引出的感慨。以诸葛亮和公孙述为例,说明贤愚忠逆都同归于尽,个人的寂寞就更无所谓了。全诗气象雄阔,大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

  ——引自"超纯斋诗词"

  【简析】:

  蜀中有崔盱、郭英义等互相残杀,百姓遭殃,诗中的“野哭千家”就是这次战祸的写照。杜甫经常情思诸葛亮,这是他从内心崇敬的一位贤臣,也留下他自己的影子。

  ———————————————————————

  这是大历元年冬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时所作。当时西川军阀混战,连年不息;吐蕃也不断侵袭蜀地。而杜甫的好友郑虔、苏源明、李白、严武、高適等,都先后死去。感时忆旧,他写了这首诗,表现出异常沉重的心情。

  开首二句点明时间。首句岁暮,指冬季;阴阳,指日月;短景,指冬天日短。一“催”字,形象地说明夜长昼短,使人觉得光阴荏苒,岁序逼人。次句天涯,指夔州,又有沦落天涯意。当此霜雪方歇的寒冬夜晚,雪光明朗如昼,诗人对此凄凉寒怆的夜景,不由感慨万千。

  “五更”二句,承次句“寒宵”,写出了夜中所闻所见。上句鼓角,指古代军中用以报时和发号施令的鼓声、号角声。晴朗的夜空,鼓角声分外响亮,值五更欲曙之时,愁人不寐,那声音更显得悲壮感人。这就从侧面烘托出夔州一带也不太平,黎明前军队已在加紧活动。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下句说雨后玉宇无尘,天上银河显得格外澄澈,群星参差,映照峡江,星影在湍急的江流中摇曳不定。景色是够美的。前人赞扬此联写得“伟丽”。它的妙处在于:通过对句,诗人把他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夜深美景的欣赏,有声有色地表现出来,诗句气势苍凉恢廓,音调铿锵悦耳,辞采清丽夺目,“伟丽”中深蕴着诗人悲壮深沉的情怀。

  “野哭”二句,写拂晓前所闻。一闻战伐之事,就立即引起千家的恸哭,哭声传彻四野,其景多么凄惨!夷歌,指四川境内少数民族的歌谣。夔州是民族杂居之地。杜甫客寓此间,渔夫樵子不时在夜深传来“夷歌”之声。“数处”言不只一起。这两句把偏远的夔州的典型环境刻画得很真实:“野哭”、“夷歌”,一个富有时代感,一个具有地方性。对这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来说,这两种声音都使他倍感悲伤。

  “卧龙”二句,诗人极目远望夔州西郊的武侯庙和东南的白帝庙,而引出无限感慨。卧龙,指诸葛亮。跃马,化用左思《蜀都赋》“公孙跃马而称帝”句,意指公孙述在西汉末乘乱据蜀称帝。杜甫曾屡次咏到他:“公孙初据险,跃马意何长?”(《白帝城》)“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上白帝城二首》)一世之雄,而今安在?他们不都成了黄土中的枯骨吗!“人事音书”,词意平列。漫,任便。这句说,人事与音书,如今都只好任其寂寞了。结尾二句,流露出诗人极为忧愤感伤的情绪。沈德潜说:“结言贤愚同尽,则目前人事,远地音书,亦付之寂寥而已。”(《唐诗别裁》)象诸葛亮、公孙述这样的历史人物,不论他是贤是愚,都同归于尽了。现实生活中,征戍、诛掠更造成广大人民天天都在死亡,我眼前这点寂寥孤独,又算得了什么呢?这话看似自遣之词,实际上却充分反映出诗人感情上的矛盾与苦恼。“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古柏行》)“英雄余事业,衰迈久风尘。”(《上白帝城二首》)这些诗句正好传达出诗中某些未尽之意。卢世?认为此诗“意中言外,怆然有无穷之思”,是颇有见地的。

  此诗向来被誉为杜律中的典范性作品。诗人围绕题目,从几个重要侧面抒写夜宿西阁的所见所闻所感,从寒宵雪霁写到五更鼓角,从天空星河写到江上洪波,从山川形胜写到战乱人事,从当前现实写到千年往迹。气象雄阔,仿佛把宇宙宠入毫端,有上天下地、俯仰古今之概。胡应麟称赞此诗:“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并说它是七言律诗的“千秋鼻祖”,是很有道理的。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5篇】相关文章:

杜甫全文原著赏析12-27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07-22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5篇07-26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1篇)07-25

杜甫全文及原著赏析11篇07-23

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07-24

李白全文注释及原著赏析07-22

秋浦歌十七首(唐 李白)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08-19

田舍唐杜甫全文、注释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