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清明节的作文1100字五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作文1100字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的作文1100字 篇1
清明如一幅水墨画,不同的色泽下隐隐包含着一些凄凉与悲壮;清明如一首抒情诗,屈指可数的词字中包含的是难以言述的情感;清明如一面被沧桑刷洗的大钟,每一次鸣响总是让数以万计的人们放下手中那些重要之事,去缅怀已故之灵;清明更如一句妙不可言,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使你感悟倍深。
我与同学们站在烈士碑之下,听着领导的讲话,他们的讲话声似乎在今日格外地沙哑,声音满怀的是对烈士们的崇敬。我此时心中思绪万千,时而抬头望望那如巨人一般耸立在天地之间的英雄纪念碑,时而低头看看那朵美丽的淡黄色菊花,抗战时的一幕幕情景仿佛此时正如放电影一般地在我脑中呈现。一声吼,抗战烈士们拿着散发银光的大刀,向全副武装的敌人们冲去;一声响,那是烈士们那把绝地反击的小土*,但被英勇之气附着着的子弹却突破重围向着那些贪婪的灵魂飞去;一抹血,满是老茧的手掌捂着受伤的胸口,但死守之气依然是浩浩荡荡……这一幕一幕不禁使我叹了一口气,这口气中包含着对烈士们的惋惜,包含着对侵国者的厌恶,包含着对今日生活之美好而富饶的赞叹。
扫墓已成为一年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但来扫烈士碑我活到现在也只有来过三次。
第一次,那天烟雨蒙蒙,天空似乎也在为亡灵而哽咽哭泣。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对历史时候的战争当然一无所知,那时我只知道战争时没有零食吃,没有玩具玩,还知道烈士们很伟大,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仅此而已。这些想法只是从老师嘴里的话中琢磨出来的,但那一次,我感悟到了原来人都很苦,我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第二次,那天天空多云,太阳藏在云后面,只有一些微弱的光芒从云缝中透出。那是我幼儿园刚毕业,迎来的是幼儿时期的最后一个暑假,爷爷与爸爸又带我去了一次烈士公园,那时我也渐渐开始明白战争的残酷,知道那要死人,知道那很痛苦,说不定那还可能让平常戳手可得的父爱与母爱转瞬间灰飞烟灭。那一次,我感悟到了是烈士们的鲜血,洗刷了灰色的土地,浇灌出如今的繁华。
第三次,这天太阳不算夺目也不算阴沉,阳光晒着大地,让人觉得有些暖洋洋的。这时我已到了六年级,学校组织7个班一起去缅怀烈士。这一次,我看着那碑,心中已是渐渐了解了烈士,了解了战争,了解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了解了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这时,站着的那个我,已变得更加成熟,更加坚强,此时我慢慢的领悟到,我们不但要珍惜一切,不但要崇敬烈士,更是要学习烈士,烈士给了我们一块沃土,我们要付出一些辛勤,播下一些种子,才能收获到真正的幸福。或许这份幸福我们来不及享受,但等它叶落归根时,将会给我们的儿女子孙更加肥沃的一块土地。随着时间的耕种,这块土地会越来越肥,说不定到了那一天,它包含着的营养便会取之不尽。
在我人生的第13次清明中,我似乎又懂了一些别开生面的道理。
感悟,在任何一处地方,说不定在繁华的街市,说不定在简陋的草屋,说不定在欢声笑语中的六一,说不定在万感悲伤的清明……不论你的感悟是原来明白的还是没有想到过的,都会让你的那个想法根生地固,锦上添花。
清明节的作文1100字 篇2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伴着缠缠绵绵的春雨,开始了清明三天的小长假。
下了一个晚上的雨早上终于停了下来,上午完成了些作业后,我跟着爸爸走出家门到村头的片仅有田间闲逛。来到田间看到了久违的油菜花像变了魔法似的一夜间长高了很多。走近一看“嘿嘿”我都不如它们高了,枝头的花朵散发着渐浓的花香,弥漫在湿润的空气里,时有几片花儿轻柔的掉落下来洒落一地,田里地上已经看不出整片泥土,被黄色的花朵点缀着格外显眼。从菜地深处偶有青蛙的叫声传来,仿佛是在寻找着他们失落的孩子。
行走中突然听到远方传来鞭炮声,循声望去,只见村后相隔不远的座山上,燃起缕缕青烟。在雨后轻柔的风中,缕缕的青烟随风飘荡了会儿,逐渐融入空气里变得无影无踪。拉着爸爸手我们向山那边走去。路上爸爸边走边告诉我,清明节是祭奠先祖的日子,所以这几天往山上几陵园去扫墓的人会特别集中。打个比方,这几天就像我们过年一样,也是个传统的日子。到了山脚明显的感到了空气中浓烈的硝烟味,同时眼睛也被突如其来的气味熏的不能睁开,挣扎中眼眶内莫名的流出了眼泪。刚要转脸擦去眼角的泪水,被爸爸看到了。逗的他哈哈大笑。边笑边牵着我的手,来到前面不远处的块水泥地。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告诉我;“你看这座山远远的看起来都被绿树给覆盖,但是当我们真正的走进了,才发现山上散落的立着这么多的坟墓,这些坟墓杂乱无章的散落山里,不但是影响了大山的美观,更是浪费了山上仅有的土地资源,记得爸爸小时候,家里在山脚处也是有一小块地,那里春天可以种菜,夏天可以种南瓜,秋天种毛豆,唯有冬天是种了些油菜花。所以平时家里要去摘菜什么的,爸爸最怕去山脚的那块地里,知道为什么吗,因为那地旁边有很多坟墓,附近就有人死了就在山上挖个坑,然后用口木棺材葬里面,几天没去山边的地里摘菜,说不定去了旁边就会突然冒出穴新坟,走在旁边总感觉心里发寒…”“哈哈,爸爸你也有怕的啊”。我情不自禁的说起。“就说嘛,现在好了,幸亏咱们绍兴在96年底就开始实行殡葬改革,不但禁止死后的人直接土葬,更为重要的是从那开始一律禁止在山上大兴坟墓。必须统一下葬当地所属的公募,就像我们齐贤的金白山公募,那里一排排的错落有致,而且每穴墓地都是小巧玲珑,不但大大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这些统一的式样更加显得整洁宁静。
从那一刻开始,这山上开始没了新坟的出现。你看仅有的几穴也是之前的一半都没有了,后来有的人家慢慢的思想转变,主动把这山上的故人墓地改迁到了陵园。现在的山上比以前真的美丽了很多。你看像这几天山上已经不怎么多的能听到扫墓人群里的鞭炮声,以前这几天山上的鞭炮声真的和大年夜的差不多热闹嘞“。
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想着爸爸说的话,确实有理。清明节我们不但要保留对逝去故人的祭奠传统,而且也应该与时俱进的文明扫墓。就像刚才爸爸说的鞭炮,虽然是少了但是还是有几户人家在扫墓同时放的震耳欲聋。文明扫墓我觉得一束黄色或者白色的菊花足够了。你说呢?
清明节的作文1100字 篇3
对于很多节日我其实是很麻木,没有多少知觉的。一直不喜欢那些形式的东西,而节日于我总也认为那是人为痕迹太重的形式。
有次同事们闲聊时说到:这人啊,是不是年纪越来越大,心就会越来越硬,越来越麻木,越来越冷漠,有时甚至冷酷冰凉到让自己都不敢相信。我突然心里一动,是啊,我似乎也有这样的感觉。
生老病死,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是谁也无法逃避的宿命。但在没有真正面对这些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都是极少甚至不会去思考这些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问题的。小时候,我很怕有人去世,完全是出于本能的害怕,害怕鬼魂。村子里有人过世,我从来不敢去看,就是放过的那些鞭炮,我也不敢踩上面走过。有一次村里有个奶奶去世了,她家人把她的衣服、被子都堆在一起烧了,下晚自习从那里经过,我吓得毛骨悚然,也只有撑着胆子装着自然地从旁边走过,可才走过那片灰烬,我就撒开腿,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飞跑,回到家,很久,心还在怦怦地跳。
对于爷爷,我没有任何印象,老爸说,他6岁时就没了父亲。一直到大学毕业,奶奶,外公外婆都还健在,所以,我对于清明的感受也还仅停留在那首妇孺皆知的诗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而至于路上的行人是如何的欲断魂,我仍然无法感同身受。
后来听到一句歌词:要不是痛彻心扉,谁又记得谁。我有的也仅是爱情上的感受:因为痛,所以记得。但是,大学毕业后的三年,对于生老病死,对于清明的感受,我却是有了切身体会。
因为,毕业后的三年,我连续失去了我生命中三个重要的亲人:先是慈祥可敬的外公,然后是疼我有加的外婆和至爱的奶奶。那段时间,我陷在一种深深的悲痛和恐惧里,常常为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叹息。然后,清明这个词在我的人生字典里也渐渐立体起来,凝重起来。
再后来,婆婆去世,这是我第一次直面亲人的离去。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冰凉到心底的颤栗。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我看到了骨肉分离的痛心摧肺,我感受到了缘份的短暂,我感受到了人生有来无还的无奈。
清明前一天,朋友跟我聊到:父母皆不在了,伤心欲尽,感觉自已也不在了。兔死狐悲,他们能走,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走的,为他们难过,也为自己难过,今年我葬花,来年谁葬我。
我安慰他说,不要太难过,这是人生的自然规律,人生有限,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要懂得珍惜。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对已故亲人最好的怀念。
他总是这样多愁善感,总是这样忧郁低沉。当然,他应该是个很重情的人,一个爱自己父母的人,一个爱自己家人的人,必定是个满怀爱的人。百善孝为先,我认为没错。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啊,清明,这是一个伤心的节日!
时近中午,大弟来电话了:“姐姐,我们已经到家了,要不要我去接你来吃午饭?”
一早起来就趴在网上的我,面对网海里弥漫的浓郁得令人忍不住要流泪的清明气氛,似乎有很多话要在空间里倾诉,可坐得人都发麻了,结果一个字也没挤出来。而头晚又是熬夜很晚才睡,早餐都没吃,人都发晕了,我对弟弟说:“不要来接了,我休息一下,下午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家。”
弟弟显然觉得他们老姐有点不可理喻,但也习惯了,在他们的印象中,他们老姐就是个奇怪的人。
当然,下午时,弟弟还是来接我了。他知道,要等我回去,还不如他亲自来一趟让人安心。5分钟的公交车,我也会拖成至少50分钟的。
天知道,今年的清明,我又多了更多的感喟,添了更多的伤感。
清明节的作文1100字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每次到了这个节日,都会不由的想起这句诗句,今年的清明很特殊,没有以往的雨丝飘飘,正值春暖花开,没有了寒意,只有温和的清风吹拂着发丝,更是让人萌发了外出踏青的欲望。
来到了巍巍的大南山下,山的肃穆与山下的人山人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车辆的鸣笛声在耳旁断断续续的响着。
欣赏着这一路的美景。一路新绿,心里顿时清静了。想起“清明”二字的来历:“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真是万物刚脱离了寒冬的考验,也是时候展示一下英姿。正如农家都知道的谚语那样,“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一切生命正处于萌发阶段,一切都是崭新的!我也似乎融入了这美好的景色之中!
沿着阶梯一级一级的向上爬,路两旁有矮矮的小草,充斥着土壤的腥味的气息,往左边的树林望去,这里的绿树衬托着这四季不变的如墨一般的山,更是给山点缀了点生机,四周笼罩着很稀薄的雾气,显出一丝诡异,蓝蓝的白天偶尔有几只鸟儿飞过。人生自古谁无死“,只有这小小的节日会撩起他们心中最脆弱的神经。只可惜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去世,没有多少的感情,很难以理解他们的痛楚。想着想着,不由的想逃离这令人压抑的地方,去寻找生的气息。
在爬到山的大概是山坡位置时,多了一条山路,路的尽头有一座看似简陋的亭子,说是简陋也确实挺简陋的,连一块名字的牌匾也没有,那些原本颜色鲜艳的柱子,亭子的边沿,都惹上了一层灰,不由的添加了一丝古老的气息。坐在亭子里的椅子上,吹着徙徙的清风,湿湿的'头发黏在脸颊边,按着走得生疼的脚底,脚底有一个两个小小的,浅浅的压痕,我开始怪这用来铺阶梯的石头太过尖锐又凹凸不平,又怪穿的鞋子的底太薄。可是,我不由的想到《挑山夫》,那些给人的印象只有黝黑的皮肤的挑山夫,娴熟的挑石经验,虽然这不比泰山的高峻雄伟,但是要铺这一条方便人们登山的路又何尝容易,多少个日夜他们上上下下,没有他们的牺牲又哪会方便我们呢?想着想着,我的这一点小辛苦不算什么,总比爬那泥泞的土路,若真是没有这阶梯,还得保佑这年的清明没有下雨,不然有的是苦头吃。想着想着,树头的小鸟似乎也在提醒我该启程了,从亭子走出来,我又走上了另外一条阶梯路。
一抬头便看到在这翠绿浓郁之中,一簇绽开的红艳的花朵格外耀眼,虽然不是很美,但在这色调单一的山林中,它显示着独具一格的风范,给人视觉的冲击。我看到它后面的那颗树,不算高大,也不算矮小,但是能为花儿遮风挡雨,也许是它们做了笔交易,树为花儿遮荫,花儿的美丽的身姿为它吸引目光,这不,我才能看到这一幕,也许我们的人生也应该不断的去帮助别人。
到达了山顶的那种感觉似乎是历经黑暗终于见到光明,真是让人欣慰。尽管现在的太阳已失去了耀眼的光芒,多了一丝暗红的光辉。”春风重拂地佳节倍思亲“,俯视着这尽收眼底的世界,猛的想起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当我再回到山脚下,回望这我征服了的大山,它教会了我许多,我会好好的珍惜这山景教给我的东西。
清明节的作文1100字 篇5
清明节是人们祭祀先祖或亡故亲友的节日。故乡的清明是一派繁忙的景象,人们的脸上不像喜庆节日里的样子,脸上挂着的是对故人的思念。
今年的清明节被国家列入了法定的节假日,前一天的晚上,携妻儿往家赶,一进大门,院子里干干净净的,黄黄的土地上一尘不染,星星点点地洒上了清水,屋顶的炊烟正缓缓地飘着,母亲举着两只沾 着面的手从屋里迎了出来,儿子从院心飞进了母亲的怀里,惊的落在房檐下的燕子“腾”地一声窜上了布满红霞的天空。不用问,母亲在蒸祭祀用的供馍和面做的燕子。祭祀用的供馍和燕子是用发酵的 面粉蒸的。供馍像大一点的象棋般大小,出笼后还要在上面用筷子蘸上水红色的颜料,点上一个圆圆的点。一份供馍四个,一个坟墓就要摆上三份,一共十二个。每家都要蒸上几十个,因为哪家也有几 个老祖宗的坟墓。我小的时候,物资匮乏,农民自己种的白面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但每逢清明,母亲总要把攒下来舍不得吃的白面拿出来蒸上祭品供奉先人。
为什么一份不是三个或五个?我在小的时候就多次问过母亲,母亲总是一边捏着供品一边警示我,不要乱问,但她又总是要告诉我,“人三,鬼四,神仙五”,每逢这时,我总不再多问,感觉到这就是 一项很严肃的大事业,因为母亲亲手蒸的馍要供奉给鬼神享用,自然感到有了一种神秘的感觉。而那些用面做下的燕子,则可以说是母亲的工艺品了,你看那燕子的形态各异,或飞或站,或张嘴鸣叫, 或回眸张望,更让人感受到一种亲情的是一只大燕子的背上还背了一只小燕子。母亲说,河里的冰化了,燕儿们从南方回来了,老远呀,小燕子飞累了,妈妈就背上他吧。
这些供品和燕子蒸好后,要有家里的男人们装在一只竹篮子里,连同炒好的各种菜肴和酒,还有各种水果,再把香烛和专供亡人用的冥币装好,扛一把铁锹到坟地里祭供先人。到了坟前先要把祭品摆好 ,点了香烛,敬了酒,焚化了纸钱,然后再用铁锹铲上新土轻轻拢在坟头上面。每到清明,小孩子们就要嚷着跟大人们去上坟,但不过十二的小孩是决不会让去的。至于什么原因,我没有问过父母亲, 估计这中间还有些迷信的色彩吧。我从十二岁那年起,父亲就主动叫上我去上坟,我俨然一副大人的模样,扛上铁锹,提上祭品,不是跟在父亲的后边,和父亲并排相跟着祭祀长眠在坟地里的祖父、祖 母、曾祖父、曾祖母、高祖父、高祖母……
后来参加工作后,若能碰到星期天是清明节的,我一定要回家培着父亲去为祖先们上坟,但长大后的我已经觉得这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虽然母亲的供馍照样蒸,燕子照样做,各种各样的菜肴照样烹炒 ,我也附和着总是在路上买上些花花绿绿的冥币,父亲看见后就笑着说:“若能花上这钱,倒好了,嘿嘿,哄鬼了。”但他们照样一丝不苟地上坟、烧纸。
从坟地回来,父亲总要用铁锹折上一截酸枣树枝,把母亲做的燕子细心地扎上去,举回家中,把它别在窗户上面。一时间,就会感到一种春和景明,燕语呢喃的景象。
晚上,和父母亲睡在暖暖的土炕上,心里有一种别样的踏实,我问他们,那死去的爷爷奶奶真能吃上你们蒸的馍,花上我给他们的钱么?
父母亲相视一笑,很爽朗地笑了道:“哈哈哈……儿子,你是记者,还不知道这?这就是孝心啊!人死如灯灭,就不存在了,但作为儿孙后辈却要记住前人的养育之恩啊!”
夜里,春雨沥沥拉拉地下,我想起儿时母亲对我说的一句话:孝敬大人有饭吃!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的祖先用几千年的民俗文化流传给了我们的道理,那就是把“孝”字意义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