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范文>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投诉建议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4-19 13:19:39 心得体会范文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1

  在外人看来,审计工作是一项轻松而又简单的工作,而实际却又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在新常态下,如何干好审计,是我们审计人经常思索的问题,干好审计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干好审计工作要学会“学”。加强学习是干好审计工作的前提。审计人员身居一线,肩负维护国家财经法纪的重任,既要坚持原则,秉公执法,又要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增强本领。充分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总结,不断汲取营养,丰富大脑,才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审计业务,要有捡起西瓜又不漏掉芝麻的思想,要在干中学,学中干,才能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气,既要向有经验的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又要向理论实践学习,真正做到干到老、学到老。

  干好审计工作要学会“思”。学会思考是干好审计工作的基础。思考是一种能力。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思考,就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只有加强思考,才能不断从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找到规律;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不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有善于思考,才能使自己思维更深邃,凡事更有主见。只有学会思考,才能早日承担起审计事业的重担。

  干好审计工作要学会“悟”。悟性的高与低是决定干好审计工作的保障。每个人的悟性千差万别,个人的悟性与学习、生活、工作等日常积累有很大关系,悟性的高低与得到的工作实效和质量也不径相同。老子曾经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审计工作尤其需要细致入微的悟性,用自己细致入微的做人标准和人格魅力影响周边的同事,用智慧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审计工作尤为重要,新形势下,需要我们审计人员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创新、不断进步,才能成为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2

  通常人们都知道啄木鸟是益鸟,也知道啄木鸟是啄吃树木害虫的能手,但是,对于啄木鸟高超的、高效率的捕虫本领,却是不一定为人们所知晓,它那强直而尖的嘴,不仅能啄开树皮,而且还能啄开坚硬的木质内部,就像木工用的锋利的凿子;它那细长而柔软的舌,能长长地伸出嘴的外面,还有一对很长的舌角骨,起到了特殊的弹簧作用,舌角骨的曲张,可以使舌头伸缩自如,且舌尖角质化,有成排的倒须钩和粘液,非常适合钩取树木中的害虫,每当清晨来临的时候,它们就开始工作用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森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一旦发现树干的某处有害虫,它们就紧紧地攀在树上,头和嘴与树干几乎垂直,先将树皮啄破,然后将害虫用舌头一一钩出来吃掉,同时还将虫卵用粘液粘出,以断绝害虫子孙繁衍危及树木,可谓精益求精,敬业可嘉。有时,当着遇到有的害虫躲藏在树干深部的通道中时,它们还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外处敲击,发出特异的,使害虫产生恐惧的击鼓声,使得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晕头转向,四处窜动,纷纷企图逃出洞口,而恰好被等在外面的啄木鸟擒而食之,而且它们还会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和坚持可贵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它们习惯非要把整棵树的害虫彻底消灭干净,才罢休转移到另一棵树上,如果碰到虫害侵蚀严重的树,它们就会在这棵树上连续工作上几天,直到全部把害虫清除干净为止,以致它们每天至少能够吃掉1500条左右的害虫,可见效率之高令人感叹。所以现在的人们都亲昵地把啄木鸟叫作树木卫士森林医生这显然是毫不夸张的。古人也有南山有鸟,其名啄木,饥则啄树,暮则巢宿。无干于人,惟志所欲,性清者荣,性浊者辱。,以及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为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等歌颂啄木鸟的诗句,可见啄木鸟自古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美。

  联想到审计工作的性质和工作技巧以及效率包括敬业精神,与啄木鸟的功能与效率,也许有某种异曲同工之处。审计工作同样具有经济卫士、政府谋士、保健医士的职能,同样具有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防腐倡廉的作用。只是如何更好的运用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发扬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韧不拔的敬业精神,发挥审计监督高超的、高效率的作用,很值得我们以啄木鸟为一鉴的。

  值此,在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工作方针的指导下,我们应当通过逐步提高审计监督的覆盖面,以杜绝死角。把涉及财政资金和国有资金、资产的部门单位或者建设项目纳入审计监督的视野范围,从以部门单位为单位的审计监督,逐步向财政资金和国有资金流向渠道始末的审计监督方面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应当加强对经济综合管理权限较大的、掌管政府预算外资金较多的、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较多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较大的等部门的审计监督,以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金正常的、安全的、健康的运行。我们应当通过逐步增强体系审计监督的力度,以防微杜渐。在加强国家审计监督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的自身监督,并运用和发挥社会审计力量的外部监督,以形成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的审计监督框架。

  尤其是对政府重点投资项目、重点投入资金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等方面的审计,应当三管齐下,通力合作,在预防中监督,在监督中预防,真正发挥体系审计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廉政建设保驾护航中的作用。我们应当通过逐步形成审计综合监督合力,以防患未然。充分发挥审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等部门的整体效能。审计机关应当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实施审计监督。纪检部门应当利用审计结果和审计机关发现的线索,对违法、违纪案件进行认真查处。组织人事部门要充分利用审计结果报告,建立干部廉政档案,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同时,应当实行就地审计结果公示制,将审计情况置于被审计单位群众的监督之下,以扩大审计影响,以利被审计单位对今后的工作起到警示作用,从而真正发挥审计监督在促进政治、经济、社会和谐、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保障作用。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3

  区审计局为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能和质量,促进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要求股室在审计工作中实现“三个突破”。

  一是实现审计工作效率的突破。坚持科学制定审计计划和安排审计项目,根据每一个审计项目的特点,优化和合理调配审计力量,打破科室界限,实现审计力量的统一调配和审计资源共享,倡导实行交叉审计和报送审计,科学有效地整合了审计力量和资源。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加快“金审工程”建设,在重视硬件设施配备和建设的同时,加大审计软件的投入力度,推进了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全面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是实现审计执法效果的突破。加大审计执法力度,实行审计决定落实责任制和审计执法查访制。要求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要做到严格程序、查深查透、查实查细,始终坚持做到依法审计、依法处理,强化审计执法的威慑力,确保审计决定落实到位,保证审计监督职责的充分有效履行。

  三是实现审计成果的突破。积极强化审计人员成果意识,要求审计人员做好审计成果的深加工,充分利用审计掌握的资料和情况,加强综合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审计资源,深入挖掘审计的“附加值”。每完成一个审计项目,至少要撰写一篇有份量的审计信息,提出一条对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有明显促进作用的审计建议,撰写一篇能够引起上级领导关注的综合报告或典型材料。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4

  审计是一项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约束力的经济监督活动,但审计工作和人员本土化,使审计的客观独立性和审计效果不可避免的受到本乡本土、人情面子等因素干扰,对比之下,异地交叉审计的优越性显现出来。今年一季度,我被抽调参与了房县稳增长审计,在亲身经历了这次异地审计工作后,感受尤为深刻。

  交叉审计有助于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和严肃性。当前,地区内干部近亲任职较多。加之审计人员生活在当地,亲戚熟人比较多,审计中难免有些顾忌,不利于当地审计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工作。而异地交叉审计,工作人员人生地疏,不必顾忌人情面子,避免了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情关系的干扰,让审计人员轻装上阵,严格按照审计规程工作,严格按照审计要求上报审计情况,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处理违纪违规问题,提高了审计的独立性和严肃性,使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公正性得以充分体现。

  交叉审计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开展交叉审计时,审计人员远离家乡,没有在当地工作的闲杂事务和家庭方面的干扰,一心一意投入工作,工作热情进一步提升。像我们审计组,有时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还要加班加点处理数据、汇总资料。晚上还经常开小组会,分别汇报当天的工作,审计组长及主审再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部署第二天的工作。“白加黑”、“五加二”的工作方法,缩短了审计时间,加快了审计进度,同时,由于交叉审计往往使被审单位在思想和行动上更重视,这又有助于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交叉审计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异地审计能接触新情况、新问题,扩展审计人员的知识面,锻炼了审计队伍,也培养了能吃苦、能战斗的作风,从而增强其综合业务能力。像我们审计组,是由市审计局和县局审计人员组成的,交叉审计还能够加强审计组成员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审计中增长审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对每位参审人员来说都是来之不易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在这次审计中,我也深深地感觉到审计实践能力的不足,多向老审计人员请教和学习,特别是向市审计局的同志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交叉审计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交叉审计中,也不同层面存在对审计环境陌生、对审计内容的真实性不易掌握、易失密、廉政风险大等诸多问题。如何克服,确保交叉审计的成效,根据审计实践,我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是要科学分工。

  交叉审计组不仅是个审计小组,更应是职能完善的战斗团体。这次交叉审计,我们组长根据审计组各成员的实力强弱和方案的要求,将审计组分成三个小组,明确了任务和职责,并在工作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做好协调和分工。这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最终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审计任务奠定了基础。

  二是要熟读方案。

  交叉审计的政策性强,要求审计组紧紧围绕大方案的审计目标、重点,搞好审前调查,深入细致的了解被审单位的总体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在此次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长多次要求我们熟读方案,反复揣摩,从而形成具体的工作思路,这样确实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困惑,提高了效率。

  三是要廉洁从审。

  外出审计,更应谨记审计“八不准”。这次交叉审计,我们审计组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强化组织领导、密切协调配合,组织生活会上也多次强调廉洁纪律。交叉审计中,如何处理正常情感交流,又不违反审计“八不准”规定,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四是要安全保密。

  由于人生地不熟,以及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复杂化,都或多或少地隐含着一些不安全因素,要求我们要有警觉性,遇事及时沟通,及时汇报,确保安全。同时要做好保密工作,要切实保管好审计文书资料,做到公文包不离手,笔记本电脑不离人,更要严禁审计业务资料接入互联网,保证审计过程中审计资料的安全完整。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5

  踏入审计的大门,不知不觉快二年多了。回想刚刚走上这个岗位时,心里着实有点儿忐忑不安,我这个在财会岗位工作近二十年的“老会计”,不知能否胜任这项工作?

  经过二年多来的学习与工作实践,我当初的担心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正逐渐淡化。记得第一次去搞一个专项审计项目,面对一大堆的凭证和帐簿,我茫然了:总账与明细账总金额相符,资产负债表平衡得好好的。那该从哪里去找破绽呢?花了一整天的时间,通过反复查阅有关被审计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细则》等资料凭证,我发现一笔四万多元的资金该做专项资金收入,而被审计单位却把这笔资金隐藏在“暂存款”科目中。经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确是想隐瞒这笔资金以弥补单位经费不足。我们追回了这笔资金,将其归回原渠道并让其调整有关会计科目,做到专款专用。

  通过这次的审计实战操作,我查到了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心里感到十分欣慰,对审计工作也有了更深的认识:审计工作不能简单的停留在过去的记账、算帐、报账的层面上,而是更高层次的经济监督管理;从事审计工作,不仅要有相关的财务专业知识,而且要掌握有关的法律、政策法规,还应当具有调查研究、综合分析、专业判断和文字表达能力。

  审计工作是辛苦的。审计项目一个接着一个,每审一个项目,先要到被审计单位调查了解情况,看帐、翻阅凭证,以便寻找问题的蜘丝马迹;甚至晚上睡在床上还要为白天的工作而绞尽脑汁、苦思冥想。有时为了查找一个证据,顶着烈日,不畏路途遥远、磨破脚,回到单位,还要整理一大堆材料,写审计报告。为了写好一个审计报告,需要反复推敲,查阅大量资料,修改好几遍直到材料立卷、归档。

  审计工作肩负的责任重大,稍不留神,贪赃枉法分子就会从你的眼皮底下逃窜,国家利益就要受到侵蚀。而这些,只有靠平时工作的细致、业务的精湛、工作的责任心、不间断的学习,在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

  记得保尔柯察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我想我应该带着这样的信念投入到工作中去,度过一段充实的、美丽的审计人生。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6

  转眼间从事财务审计工作三年了,既漫长又短暂。当我感慨时间转瞬即逝的时候,回想三年的经历又有着数不清的故事。非常感谢曾经带我做项目的审计经理,都是我的恩师,这是我走出大学后得到的最大财富。现在我就仅有的一点心得拿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

  财务审计是个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它需要的不单是会计、审计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语言交流能力、人员协调能力、辩证逻辑分析能力、行业趋势以及经济形式的分析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全靠丰富的知识积累而成。

  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我把企业的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分为以下三类:

  1、原来没有的业务凭空捏造(虚假收入、收益等)

  2、业务真实但会计处理有误(藏利润、成本等)

  3、有业务而不记录(账外物资等)

  所有的财务报表错报漏报均是这三类中的某一个,或者混合使用。我就按顺序逐一介绍一下。

  审计风险1我简称为“无中生有”。这是三种风险里最可怕的,要求的技术含量也是最高的。我知道跳水比赛每个动作都有难度系数,目前我见到最高是38这个值,那么对付“无中生有”这类风险需要的难度系数应该是76。绝对不是开玩笑,因为“无中生有”包含两个分支:

  11判断哪些业务可能是无中生有;12是证明它们是无中生有。我将其定位为高难度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因为这类风险所涉及的业务对象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一个阴谋。既然是阴谋,可想而知传统的审计方法是查不出来漏洞的。假如一个企业存在无中生有现象,那么我们查看的原始单据可能是伪造的,合同可能是假的,发函询证也都串通一气,因此这是一个高智商对抗“游戏”。

  先说一下11这个分支,该环节的判断可不是凭感觉,因为一旦错了,损失的是耗费相当大的资源来证明这个结论,也就是12环节。我们的审计工作可不是爱迪生做灯丝实验那样,证明这个假设错误也是成功,爱迪生有的是时间换N种材料实验,而我们需要的是在现有时间内找到无中生有业务,找不到就是审计失败。因此11的判断至关重要。

  再解释一下12环节,前面我说过12环节的证明不是传统方法可以解决的,因为现在的被审计公司会对我们惯用的手法予以防备,显然再走老路必然会落入圈套,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无计可施了。这里需要审计人员有着敏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因此授予38的难度系数不为过。那么到底如何证明呢,其实还是有方法的。由于我资历尚浅,姑且和大家探讨一下我的一种思路。任何一种谎言与阴谋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它总是在人们的常规思路上掩饰的完美无瑕,却总会在不起眼的地方露出马脚。问题的关键就是审计人员如何找到这个不起眼的漏洞,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逻辑学给了我们这把钥匙。逻辑学分为传统逻辑与数理逻辑,我们只需掌握传统逻辑就足够了。再把目光回到我们11环节得出的判断上,12中我们首先需要对11的判断得出N种逻辑推理。任何一种现象的发生总会产生一连串的连锁反应,我们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能够尽可能多的分析出这些可能存在的连锁反应,然后与现实中的情况核对,如果截然相反,恭喜你已经找到狐狸尾巴了。

  譬如一个企业收入比去年增加很多,我们怀疑有虚假成分。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收入增长可能有哪些连锁反应。这里有个秘笈,就是尽量分析出间接相关的连锁反应。

  (1)这个企业的人员工资与去年相比须有较大提高。因为收入大额增加必然会使工人的工作量增大,才能得到更大的产出,才有可能被销售出去。那么事实上工资是否有较大增长呢,如果没有的话工人一定有怨言,不妨去找工人做个访谈来证实一下。

  (2)如果这个企业的产品销售出去需要运费,那么运费一定会有相应的增长,不妨核对一下运费实际数并追查一下原始单据和相应的银行对账单。

  (3)还会有许多间接相关的可能,需要审计的人员的逻辑推理与辩证,我相信这个证明过程就会明朗了。

  对于审计风险1(包含11和12)的内容在07年的审计准则中大量引入了重视程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风险导向审计。当然风险导向审计的内涵更广,它不旦包含如何识别无中生有风险,还包括判断审计重点在风险类别1、2和3的哪个层面上。

  审计风险2是我们在日常审计工作中最常发现的问题,也是工作经验较少的朋友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非会计专业的同仁们。可以说这是会计理论知识层面的问题,很多人因为没有较强的会计功底而对它望而却步,其实大可不必,要想解决掉它也是有捷径的。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一下审计风险2应该关注的重点。

  先与朋友们探讨一下如何学习会计知识。举个例子说明一下,譬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英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每学一个单元讲一个语法点,从初中到大学贯穿始末。然后学生脑子里一头雾水,似乎语法有成千上万条。但经过专业的语法老师的归纳串讲后却变得通俗易懂,按照词性(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时态,非谓语动词等等分别讲解,从整体了解局部,从常规认识特例。原来语法完全可以两天学完。那么会计呢,也是一个道理。我们很多人曾一度受课本的影响而走进误区。所有的教材几乎都是按照资产负债表的科目顺序逐个讲解,学完后都被教材中所述的上百种业务分录搞得晕头转向。在遇到一向业务后我们所想到的不外乎是书上哪个地方有这个例子,借贷方各自应该是什么科目。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完全被束缚在教材上了。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业务是教材上没有的,不是因为这种业务太新颖、太特殊以至于没有予以规范,而是因为教材不屑得归纳。

  例如这样一个分录:Dr:应收账款or其他应收款100000$

  Cr:应付账款or其他应付款100000$

  请问朋友们会如何理解呢?我想书上几乎找不到它的出处,但类似于这样的分录却广泛的存在于被审计公司的财务处理中。如果我们已被书本束缚的话,在碰到这类情况时就会被客户的老会计忽悠的晕头转向。针对上面例子的分录可能会是以下的情况:

  a客户做的重分类调整;

  b客户的债权人和债务人清单上有同一公司,从而引起的对冲;

  c客户隐藏成本费用,将其暂时放入应收账款or其他应收款;

  d客户隐藏收入,将其暂时放入应付账款or其他应付款。

  对于a和b的情况是正常的,由于难度系数太低,因此教材中不讲了,我也不再啰嗦。但如果是c和d的情况就出问题了,因此企业就是通过这些小得不起眼的分录达到了粉饰其财务报表的目的。

  言归正传,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学习会计知识以应对这些问题呢。方法很简单,就是学习会计处理的精髓。对于会计学的精髓我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点:

  21借方发生额不是资产就是成本费用,贷方发生额不是负债就是收入。这是在不考虑调账、冲销以及结转分录的基础上所反应的真实经济实质。当然这条大家再清楚不过了,但往往最熟悉的东西却是容易被我们淡忘的。作为一名审计人员,我们不仅需要知道21这条真理,在我们的工作中更需要学会利用21的变型——资产与费用的划分是否合理,负债与收入物划分是否合理。在任何一项业务的会计记录中都会涉及这个问题。被审计公司也正是利用故意划分错误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前面列举的例子中的c和d就是这样的。那么我们如何在没有高深的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去发现这些审计风险呢,方法很简单,抓住这项业务的实质。只有我认识到了这项业务的经济实质,是费用还是资产,是负债还是收入就会迎刃而解。不妨拿资产和费用来说,所谓费用就是归属于当期的费用,换句话说它的支出是为了换取当期的收益,对以后没有直接影响。而资产的支出则能够换取以后多期的收益。说到这里我需要对资产重新下个定义。通常我们给一个事物下定义时总是立足于它的来源和特征。比如我们给固定资产是这样定义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的有固定价值且可以可靠计量的有形资产。这样的定义的好处是很直观,但却不利于更深入的了解。如果我们对固定资产按照它的归宿来下定义,可以这样来定义:有待日后费用化的经济支出。这样一来固定资产存在的价值才真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其实不仅是固定资产,所有资产的真实用途都属于这个范畴。存货的减少相应的结转了成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减少是因为折旧的计提记入了相应成本,货币资金和往来款的减少除了归还负债都是因为支付了相应成本费用。投资的减少也会因转让后记入相应成本。因此把握住了这个划分规则后再来认识一项业务的经济实质,再加上我们的分析,被审计再打这张“乱划分”牌就不管用了。

  22会计学的基本原理——权责发生制、重要性、谨慎性、一贯性原则。

  说起这四个基本原则就好比英语学习中的语法一样。所有业务的分录设计都是围绕它们来规范的。通常我们总是在埋头学习每一项业务应该如何借贷,业务成百上千,岂不是越学头越大。但如果回过头想想,我们学习的每一笔业务都是在从另一个角度来学习会计学的基本原理。那么我们的会计教材完全可以只分四章,即第一章权责发生制、第二章重要性、第三章谨慎性和第四章一贯性原则,然后只需把书上的业务按照这四项原则重新归类。我想这样的教材会更容易我们举一反三,更快的掌握所有业务。

  对于审计风险2我也只能归纳这么多了。总体来说它容易掌握,只是通常会把刚入行的朋友们困惑一把。但只要抓住了会计的这两条精髓还是能在比较快的时间内拿下这一关的。审计风险3又回到了审计学的层面上。这个风险又可以分为两个层次:31被审计公司故意不记录,蓄意隐瞒;32由于工作疏忽或者业务量太大没有来得及记录。

  如果是31的情况,就类似于审计风险1操作方法。审计风险1我称之为无中生有,那么31恰恰相反就是有中生无了。事物总是有正有反,好比有了九阳真经就必然会生出个九阴真经。如果真的是31有中生无这种情形的话,也是相当不容易对付的,方法同审计风险1,只不过是逆其道而行之罢了。

  如果是32的情况,这就很简单了,只需要按照审计学所说的从原始资料追查到记账凭证就可以发现此类审计风险。

  这就是我对财务报表审计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经验过少,只是笼统介绍一下我对这项工作的认识。有人常说老会计很吃香,就像老中医似的,那么我认为老审计人员也是这样的。这是一项需要不断积累不断学习新知识的职业,我相信一位经验丰富的审计师是不需要看凭证的,他只需将财务报表做个多种对比分析,逻辑分析,再结合经济形式、背景资料就可以得出审计结论了。老中医不就是观其色、听其声、把其脉便知病矣。要想成为这种境界需要我们阅历无数,不断钻研,我相信我们这批入行不久的80后们,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沿着前辈们的足迹还会再创辉煌!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7

  当今的社会、经济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飞快,放眼看去,现代内部审计的职能已从查错防弊发展成为价值增值型的服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赋予内部审计的新定义是“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和改进组织的运作,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管理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目标”。那么,作为一名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更好地开展和实施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把好企业脉搏,紧跟发展节奏,求新求变,适时地调整内部审计工作的中心与重点,才能为企业管理者服务。下面是本人从事审计工作的几点粗浅的体会与建议。

  一、加大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力度,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要有机的结合

  事后审计只能查错纠错,不能防患于未然,且事后改正费时费力,同时对不可避免的损失也无能为力。只有将审计关口前移,发挥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的时效性、详细准确性、同步性优点,防微杜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xx年度新开展的对拆除、隐蔽工程进行事前审计签证,物资公司注销前有关资产负债的清理,已证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下一步应继续扩大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工作范围及深度,并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全过程、全方位参与到企业管理中去,形成有效的预警、预报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力争将公司的管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海晶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二、发挥内部审计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突出服务职能,做好企业的“内参”

  “天时”是指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内部审计直接受经营者领导,独立于被审计对象,不受其它部门的干扰和限制,从而可以有效地行使审计职权,保证了审计结论的客观、公正、真实。“地利”是指内部审计身处企业当中熟悉内部管理及生产工艺的优势。内部审计人员长期立足于本企业的具体岗位,熟悉公司业务,工作时间、范围不受限制,可根据单位内部管理的需要随时随地开展工作,比外部审计更深入、更彻底,可清除外部审计容易遗留的“死角”和“盲区”。“人和”是指内部审计的内向性。审计处属于公司的管理职能部门,作为企业一员,必视维护企业利益为己任,在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强化内部约束机制方面的作用是外部审计达不到也不可替代的。

  例:审计处近几年针对企业历史遗留不良资产及发出商品货款回收情况进行的审计与处理,就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为企业改制清除了障碍,将公司损失降到最低。

  三、将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

  企业改制以来,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公司经济活动逐步呈现有序状态,各部门及公司实体经济违规现象逐步减少,;同时,由于审计工作逐年深入,会计资料、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基本得到控制,如果再单纯去揭露违纪违规问题,片面强调监督职能,管理中的差错漏洞难以从账面反映,将会大大削弱审计的服务职能,必须及时将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审计延伸,来弥补这些不足。

  审计工作若要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必须将管理审计作为今后的核心和发展方向,管理审计立足点高,定位在“管理、效益”四个字上,它以财务收支审计为基础,可以涉及企业所有经营活动,通过对企业经营流程和内部控制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改进管理的建议,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四、加大审计人员对海晶内部管理及生产工艺等相关知识及程序的学习及熟悉,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业务技能

  俗话说“工欲善其势,必先利其器”,内部审计人员在不断更新审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很好地熟悉、掌握公司内部管理、生产工艺流程、市场营销等知识,只有掌握全面的知识,才会“高屋建瓴”地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到为企业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工作中,才能取得有创造性的审计成果,真正地当好企业的医士、卫士和谋士。

  正如国家审计署李金华审计长在《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一文中指出的“内部审计就其性质来看,它是一种管理权的延伸,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是代表管理权的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机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为你所在的部门、单位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建立良好的秩序方面发挥作用,这就是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我们审计人员会牢牢记住这些干好本职工作的。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8

  一、20xx年财务审计工作的简要回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1、增强财务服务意识

  20xx年,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科学、严格、规范、透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服好务作为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财务审计部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由于公司的性质发生改变,要求公司的财务规章制度要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根据市局(公司)的财务制度,结合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组织汇编了集团的财务制度。

  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职能,我们加强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强化财务的预测、分析及筹资功能,加强对重大投资资金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2、预算管理得到稳步推进

  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根据各分、子公司20xx年及20xx年明细账详细分析了收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执行情况,按科目进行了分类统计,为各分、子公司的20xx年全面预算奠定基础;二是提高预算透明度。预算方案根据各分、子公司反馈回来的意见适当调整后,经总经理审议通过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至各分、子公司,使各单位对本公司的预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增加预算的刚性。我们注重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不定期的向预算委员会反馈情况,对于超预算等问题严格审批程序,对申请调整的事项,需经过专门的论证分析后,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执行。一年以来,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分、子公司的预算观念也较以前有大大的提高和增强,为做好20xx年全面预算工作积累了经验。

  3、充分利用税收政策

  充分利用国家对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我部积极办理了××物流公司、××运输公司的税收减、免、缓工作,并由此取得了市国家税务局准予××物流公司、××运输公司减免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合计17729万元、营业税2948万元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批复以及2009年度××物流公司、××运输公司所得税减免的批复,为集团公司取得了实质性经济收益。

  4、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财务审核程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发挥职能部门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的要求,财务审计部将财务集权管理调整为财务人员试行委派制,并采用按“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审计部主要具体负责集团公司各类资产的财务监督、财务分析及财务报告和各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内部会计凭证的稽核等业务,充分发挥财务审计部的职能作用。

  5、强力整顿财经秩序

  根据市局(公司)财经秩序专项整顿工作的安排和财务收支自查工作方案,集团公司围绕市局“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创造和积累更多的财富”的工作思路,以“摸清家底、揭示隐患、促进规范、推动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市局(公司)的自查要求,认真开展财务自查工作。财务审计部从严从细,自上而下对“帐外帐”、“小金库”和虚列(乱列)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失真和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实施强化经济责任审计与加强财经秩序整顿相结合,按照“边整边改”的原则,将查出来的问题根据时间、性质等分门别类,从中查找经营和管理上的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指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通过此次的自查,切实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6、加强资金管理的作用

  为了规范集团经济运行秩序,加强各分、子公司的资金管理,降低和杜绝资金的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集团健康发展。集团公司从xx年8月份起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心纳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统一管理。我们为了保证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能顺利、及时进入市局(公司)结算中心,按照市局(公司)结算中心要求,对各分、子公司的年度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费用及财务费用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核和汇编。与此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强调各分、子公司要加大催收货款力度,保证集团公司正常的经济运行。

  (二)审计方面的工作

  1、根据市局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财务审计部工作的提出要求

  (1)继续巩固推行财务管理模块,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要求我们财务人员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管理,每周必须下各核算的公司了解业务运行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为经营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这一要求作为2009年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来考核。

  (2)全员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要求。

  (3)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发挥专项审计工作的作用,从而降低经营风险。随着集团公司快速发展,企业的资产越来越大,效益和权益的积累也越来越多,内控也越来越重要。作为会计不能只抓核算,更重要在管理,内部管理失控,就会造成企业资产浪费,严格遵守国家和集团的规章制度,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和不流失;通过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提高资产运行质量,从资产监管中要效益,实现集团内涵式、集约化发展。

  2、全面迎接国家审计

  为了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全面检查,根据市局(公司)审计重点,我部门2009年12月31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复查,并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集团公司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及时为集团公司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审计将涉及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3、财务的审计、监督岗位

  我们为加强集团公司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充实加强财务的审计、审核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明确了四位同志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本部门各个财务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制定并学习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了更好地履行总经理赋予的职责,加强(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和稽核检查力度,规范集团财经秩序和调动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财务审计部特制定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大家认真地学习和讨论,积极思考,并赞同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办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存在的问题

  20xx年,我部财会审计工作在许多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是需要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

  2、是加强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管理;

  3、是财会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仍有待提高;

  4、是财会人员政治素质和工作作风尚需改进。

  在这即将过去的一年中,经过全部门同志的共同努力,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财务审计部的'工作也是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取得了单位同事的信任。但是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我们将面临许多问题:财务审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财务审计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财务审计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面对这些挑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市局(公司)的指导下,按照公司领导的总体部署,结合公司实际,开创性工作,努力使财务审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年我司股本结构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也将随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在成本管理、资金预算、费用管理等也将遇见许多新的要求和新的矛盾,财务审计部将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转变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根据实际,开创工作,为公司财务管理服好务。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9

  刚刚加班完成了扶贫审计项目账目的审核,活动活动酸僵脖颈,却并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困。审计人的工作日常,差不多都是这样的,一个接一个的审计项目,一次又一次的外出办公,一场接着一场的硬仗。看着桌上堆满的材料,我竟然感到一丝亲切,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上审计这个行业,可能源于最初对自己的所学专业的热爱吧。

  大学研究生期间,我学习的是会计专业。我认为会计是一项严谨的专业技能,能将一个单位或部门所有的经济业务用系统的方式进行全貌型展示,在我看来,会计这门专业有着它自己独特的魅力。

  但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审计工作时,我又再次重新的认识了自己所学的专业,可以说会计知识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储备,但审计工作又有更加广阔的片天地和更加深远的内涵,这是单单从事会计工作所无法体会到的。会计工作是收拢性的,而审计工作是既收拢又发散、既发散又收拢的,他要从一个整体的财务状况中识别出一项项错漏和风险,又要将发现的一个个突出问题归拢为一项整体的评价,并且形成一份全面的报告。

  “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离不开有效监督。审计作为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带着这种工作的光荣感与使命感,在审计过程中我经常能够感受“费尽心思我出错漏、抽丝剥茧寻找线索、严谨细致锁定证据、加班加点形成报告、真金白银追回资金、切切实实促进整改”带给我的快乐,能够真切地体会到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求索过程。虽然,有时大量繁琐复杂的工作,只为得出一个简单的数字,或证明一个直观的结果,但在我内心,还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的。因为无论我们找出的问题是大是小,算出来的资金数额是多是少,只要一经审计认定,就是一个管理漏洞,就是一份随时可能流失的财政资金,涉及的也许是工程质量,也许是经济安全,也许还是困难群体的特殊保障。所以我认为审计的工作就是关乎政府以及民生的大事和实事。

  “青年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能够将自己的理想融入喜欢的工作中时幸福的,所以我特别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今后我将以更加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上级部署的每一项任务,这样才能不忘初心,不辜负心中对这个行业的喜爱。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10

  审计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审计,经济越发展审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一周的实训时间就过了,在过去的一周内学校组织我们会计2班的同学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工作。通过这段时间的切身实践,使我体会到了将审计理论实际应用于审计实务操作中的重要性。

  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经过这次自身的切身实践,我才深切地理会到了"走出课堂,投身实践"的必要性。平时,我们只能在课堂上与老师一起纸上谈兵,思维的认识基本上只是局限于课本的范围之内,这就导致我们对审计知识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我们只知所以然,而不知其之所以然!这些都是十分有害的,其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审计知识水平的提高。虽然我们已经历了审计实训的磨砺,但那毕竟只是个虚拟的业务处理程序,其与实际的业务操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这是审计实训所替代不了的,是要我们"走出去"才能学到的。

  在这一周里,我们实训的5个主要内容如以下:

  1、审计方法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阅法、调节法、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

  2、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内部控制的测试、评审。

  3、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应用。

  4、综合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综合案例审查分析能力。

  5、审计报告;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编写审计工作报告能力。

  在实训的第一天里,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着手做实训的第一个内容,审计方法的运用,这一内容有3个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审计工作的各种分类标准和各种审计类型的内容,掌握各种审计常用方法的种类、优缺点、适应范围;更好的运用各种方法的运用。在这个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对商标进行审阅,在判断存在的问题时,由于对会计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淡忘了业务中该进的科目,此时我只能请教同学,向同学们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在其他几个实验中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审计工作和会计工作都是一样的需要我们的细心,还有就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审计工作分工细,一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审计报告的实验,让我了解审计报告的意义和种类,基本上掌握了判断审计报告的种类和审计报告的编写能力。

  每做一次实训,感觉自己的收获总会不少。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限于时间的不足,我们只实训了短短的一周。虽说时间很短,但其中的每一天都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它不但极大地加深了我对一些审计知识的理解,从而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更让我学到了很多之前在课堂上所根本没法学到的东西,这对于我的学业,乃至我以后人生的影响无疑都是极其深远的。如今,为期一周实训结束了,以上就是我就对本次实训做一个小结,经过这次审计实训,我明白了很多事情,使我更认真的学习。我知道挣钱的不容易,工作的辛苦,与社会的复杂多变,毕竟学校太单纯了。为了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地!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

  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其次,我介绍一下我实习所做的工作。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

  工作后不再象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

  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

  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4、基本礼仪

  步入社会就需要了解基本礼仪,而这往往是原来作为学生不大重视的,无论是着装还是待人接物,都应该合乎礼仪,才不会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这就需要平时多学习,比如注意其他人的做法或向专家请教。

  5、为人处事

  作为学生面对的无非是同学、老师、家长,而工作后就要面对更为复杂的关系。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客户接触,都要做到妥善处理,要多沟通,并要设身处地从对方角度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考虑自己的事。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

  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仍不够积极

  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

  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

  4、学术上不够钻研

  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与人沟通的工作。但我毕竟是硕士研究生,需要作一些技术的研究工作,这就需要我个人多关注科研的最新进展,同时,这也对我的工作有促进作用。李广成总裁,也是我的导师,在百忙之中都会抽出时间作研究工作并指导我的学习,我的时间比他充裕的多,也应该可以多关注科研技术的进展。

  5、没能积极参与公司活动

  虽然我们只是公司的实习生,但公司对待我们并不见外,无论是各种待遇,还是集体活动,我们都和员工享受一样的待遇。很是遗憾的是,足球,篮球都不是我擅长的,希望今后的活动中我能为公司进我的一份力量。

  以上是我对已经过去的半年多实习工作的总结,总结是为了寻找差距、修订目标,是为了今后更好的提高。通过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高,我有信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的完成任务。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11

  最近工作很忙,因为前些日子公司领导突然交给我两个任务:一个是协助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对下属公司的领导进行离任审计;另一个是协助集团公司对所属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执行情况、以及现金流和两项资金占用的监督检查。

  当领导选中我来协助审计时,我有点出乎意料,也有点意料之中。出乎意料的是,我对集团的这几家所属企业太欠缺了解,很多基本情况还都不清楚,审计时间这么仓促,我可以配合审计人员做好协助工作吗?虽然我有一定的财务工作经验,但是审计经验几乎为零。意料之中的是,因为20xx年X月和20xx年X月我曾经协助公司内审人员对所属两个公司进行过审计,期间给内审人员提供了一份我查账时发现的问题及有关疑点,受到了她的表扬及鼓励。

  我知道,能赶上这样的机会很难得,这是领导对我工作的培养和锻炼。我希望接受新事物,也渴望学习新知识。短短的一周时间,我们跑了三家所属公司,忙碌的行程让我们马不停蹄,周末有时候也要加班。古人云“活到老,学到老”,我相信忙碌让人充实,可以忘记烦恼,所以也是快乐的。

  在第一次参与审计的时候,当看到满桌子的账簿和凭证时,我感到有点无所适从,无处下手。内审同事也看出了我的困惑,在她短短的一席话,以及我查阅了有关离任审计所关注的内容后,让我茅塞顿开。在以后的日子里,无论从编写审计日记、取证记录,还是进行现场审计或者延伸调查,我都虚心地向领导和同事们求教。她们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又抽出时间耐心地指导我,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审计大家庭的温暖。原来看似浩繁的数据和资料,其实是只纸老虎,顺着一条条资金流的线索去梳理,却是有章可循的,我们需要的是细心和耐心。当我在正确的理论引导下查出问题时,我会感到有种成功的喜悦。当我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发现线索时,我会感到有种收获的快乐。就这样在每天的忙碌中,形成了一篇篇审计日记,一份份审计取证记录。

  这次参与审计后,我再次体验到了审计人员成绩背后的艰辛,光荣背后的奉献:为了编制细致可行的审计方案,我们放弃周六周日休息时间,集体研究、集思广益,将每个细节落实到实处;在审计现场,我们放弃午休时间,字斟句酌地审核每份取证材料,客观、公正地填写审计取证记录,依法开展审计工作;我们还常常利用下班时间研究、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

  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可能得到的不是升职和加薪,但是得到的是经验和知识的积累。通过这几次参与审计工作,让我对集团下属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强了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自身的业务知识和水平得到了更新和提高。同时这也是一次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和吸取他们的教训;学习下属机构和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典型。每个人都要给自己设定目标,有目标生活才有动力,希望我不断的付出能够换得自身价值的持续发展,只有不断的创新才会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名审计协助人员,这方面的知识我还是很欠缺的,我要努力学习各项审计业务知识,踏实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努力成为一名业务全面发展的工作者。同时,我也在审计中经受洗礼,感受一份收获,体味一种拥有,忙碌着并快乐着。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12

  时光荏苒,转眼间已从事审计工作近三年。认真回顾总结这充实而紧张的三年,感受颇深,所获良多。与刚刚进公司的那一年有所不同,逐渐褪去了了刚开始的青涩与无知,在过去的一年我在进一步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审计人员的辛苦与踏实,在实践过程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以及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必要性;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主要参与了江苏德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三年一期申报审计和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良晋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从企业财务人员的配合程度、审计工作的执行进度以及企业财务人员对于审计工作的了解程度,这几个项目给人的感觉都是完全不同的,在参与这几个项目的过程中也让我更多地学习和思考了审计工作。

  现浅谈几点心得体会:

  一、强化业务技能,创造业务佳绩——虚心学习,多做多问,多思多想的重要性

  在参与IPO三年申报审计的项目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尤其面对今天这样愈来愈复杂的经济结构与审计环境、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和愈来愈深入发展的审计质量要求与技术更新,以及监管部门对于审计的监管力度,要想把审计工作做好,获得较好的成果,不仅要有较好的品格,而且需要过硬的业务本领。做为一名现场的审计人员,加强理论及业务学习是取得本职工作成果的重要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将理论运用于实际业务过程中去。作为一个入职年限尚短的员工,对于审计这项工作的了解犹如冰山一角,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学会多做多问、虚心学习,而审计现场就是一个最真实的学以致用的地方,是一个理论与现实完美结合的学习课堂,在这个课堂里不能害羞、不能不好意思,要学会“厚脸皮”才能学到更多,成长更快,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刨根问底,精益求精,不能不懂装懂,这样才能让学到的东西在脑袋里根深蒂固,以后才能学以致用,否则只会误人误己。

  二、团队精神、合作精神——不能让一人落单

  审计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严谨的工作,对这份工作我始终怀着端正的心态的面对,尤其是团队协同工作时,我积极向同事学习,对分配到的任务,尽力做好,与组内同事的节奏保持一致,跟上项目进度,遇到问题及时与团队成员沟通。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与学习,我认识到每个项目组成员在整个项目中所担负的责任,自己的责任感也在不断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履行职责,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细心、耐心、恒心,坚持才会胜利

  一年来,虽然我主要只参与了三个项目,但是我不仅参加了现场的底稿编制,还包括后期跟进复核意见,统计报告所需信息,粘贴报告、整理更新底稿等等后续工作。我发现审计工作中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审计程序,严格执行各项审计规范和准则,在确保程序、规避风险的基础上,才能谈到创新审计思路,但是对于IPO项目,现场审计的时候会发想,想要严格按照准则的要求执行审计程序,会面临各种困难,比如,函证样本量大,数据源分散,数据整理工作量大,销售规模大但是客户分散,销售客户强势,收入确认依据缺乏等等问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要细心还要有耐心,不能急功求利。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的工作压力可以说是近三年来最大,同时我也看到了很多一起进来的同事离职,寻找其他的工作,现在的我觉得压力也是另一种形态的动力,工作的压力磨平了暴躁的性子,锻炼了耐心,同时能学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坚持自己的路,诚恳的接受领导和同事对我提出的批评和建议。同时,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提高工作效率,使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在新的一年中再上新台阶。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13

  第一部分:概论

  进入审计行业将近两年,辗转在3个事务所待过,也就接触过3个事务所的底稿,给人一个总的印象就是模板有所不同,万变不离其宗。每个所的底稿模板都各有其特色,但实际的审计程序却是高度一致的,不一致也不行,准则规定了的呢。

  说到编制底稿,首先要搞清楚编制底稿的目的。个人认为,编制底稿其实就是记录自己所做的审计工作给别人看,给质控、合伙人、注协检查组看,反正就是给没有在现场审计的人看。如果他们看得懂、看得清楚顺畅,觉得程序做到位了、问题说清楚了、可以确定报告上的数字了,那就OK了。

  就财报审计底稿说,编制目的就是要说清楚财务报表上的数字是怎么来的,其实就是一个证明的过程,证明的方法就是你所实施的审计程序。既然是证明过程,那就需要证明链条连贯,所以你看各科目实质性底稿基本都按照总表明细表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这么一个程序来的。但对明细表各数字的检查我们不可能做到每个发生额、余额都去检查一遍,这就需要对内控的信赖、重要性、审计抽样这三个超级有用的武器了。

  既然底稿编制是一个证明过程,那也就涉及到获取证据的效力问题。总体来说,那就是外部证据效力大于内部证据效力、纸质证据效力大于电子资料证据效力这么一个原则。所以对银行存款余额我们需要银行对账单、询证函来佐证,对应收账款我们需要外部单位的询证函来佐证,讲的就是一个证据效力问题。外部单位的一句话确认,胜过企业内部人员的千万句解释。

  第二部分:总体审计流程

  说了底稿编制总的原则,接下来要说说具体的底稿构成及编制方法了。根据现在推行的风险导向性审计方法,一个项目的底程序可分为初步业务活动、风险评估与计划、进一步审计程序、其他项目审计程序、业务完成阶段五部分,每部分底稿各事务所都会有模板,基本做了哪些程序把相应的表填好就是了。所以与其说底稿怎么做,不如说审计要走哪些程序。当然如果你按照模板都不会填,那我也只能呵呵了。

  1、初步业务活动

  初步业务活动就是记录的签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所做的事情,大体上就是三件事:一是初步评估这个项目的风险,看值不值得去做;二是评估一下审计人员的独立性,看违不违背准则关于职业道德方面的硬性要求;三是评估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看能不能做下来。这三点评估下来OK了,那就可以签审计业务约定书了。

  2、风险评估与计划

  这部分程序是根据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来做的,据说以前的审计都没有这个程序的。但国内总体来说风险导向做得不够好,基本还是按照账项基础审计来做的,所以这部分底稿最可能会沦为纸面上的东西,很多都是后补的。认真去做的肯定也有,如果认真去做风险评估,那你将学到很多的东西,诸如行业前沿资讯、企业管理知识、高大上的内控等等。

  这部分底稿分为了解、评估、计划三部分。

  1、了解。了解就是两大部分: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外部环境的了解其实就是pEST分析,政治环境、法律环境、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整体景气度等等。内部环境的了解主要是:单位的性质、战略目标、行业类的竞争地位、财务业绩、会计政策、内部控制等。这其中内部控制又是最重要的,所以底稿设置中对内控的了解都是单列的。

  对内控的了解又分为整体、微观两个层面。内部控制五要素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整体层面了解主要是企业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4个方面,属于大而化之的一类;微观层面的了解也叫业务层面的了解,只要就是了解控制活动,也就是几大循环的控制点以及执行情况。在对内控的了解中,微观层面的了解算是重点。

  2、评估。评估是根据了解的基本情况,运用审计经验、专业判断能力这些内控来认识企业财务报告的风险点在哪里,以便有针对性的作出审计计划。

  3、计划。计划就是根据确定的重要性水平、各科目评估的风险制定的审计计划,分为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总体审计策略就是总体上我们应该怎么做,也就是确定审计范围、重要性水平、时间人员安排、重要的审计项目等等;具体审计计划就是具体到各科目怎么做,各循环的控制测试搞不搞、各科目怎么做等等。

  计划阶段有个重点就是确定重要性水平,一般我们都要确定4个数据:整体重要性水平、实际执行重要性水平、可容忍错报、微小错报临界值。整体重要性水平根据资产总额、收入总额、利润总额等指标计算,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指标与比例;实际执行的重要性水平就是在整体重要性水平上打个折,因为考虑了审计风险,并不是所有的错报你都会找出来的;可容忍错报就是我们在认定层次最多可以容忍企业出多少错误,也是在整体重要性水平上打个折,同样是考虑了审计风险;微小错报临界值就是说小于这个数字的错报我们可以不管,都不用统计进错报总额里去。

  3、进一步审计程序

  进一步审计程序就是根据具体审计计划来做事情,分为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控制测试就是抽取足够的样本,看看各个控制点是不是都实施了的,我们能做的一般也就是看该有的资料有没有、该有的签字签没有。如果控制测试的结果印证了我们的风险评估结果,那就OK,一切按计划来实施;如果推翻了我们的风险评估结果,比如评估觉得这个循环风险低,结果是高风险,那就要修改审计计划了,可能本来计划随便查一下的现在要详细查一下了。

  实质性审计程序就是各科目具体怎么做了,这部分底稿就是所有底稿中的重中之重。(后面详述)

  4、其他项目审计程序

  在实际审计中,其他项目审计程序主要是:舞弊风险评估,持续经营能力评估,或有事项、期后事项的检查等等。主要是评估一下有没有这样的事实,对审计报告有没有影响,有多大影响。

  5、业务完成类底稿

  业务完成类底稿就是说现场基本做完了,该汇总的汇一下总,该确认的确认一下,开个总结会;然后撤场,走内部流程复核底稿、出报告。报告当然还需要与被审计单位交流,得到他们的认可。

  第三部分:实质性审计程序

  总体上说了各流程的审计程序与重点,现在来具体说一下各科目的实质性审计程序。我们在现场具体做的,也就是这一块了。除了每个科目都必须有的凭证检查,期间性强的科目必须有的截止性测试外,各个科目重点应该关注那些地方呢,下面就按顺序简单总结一下各主要科目的重点关注地方。

  1、资产类

  (一)货币资金

  一般的审计,货币资金分为现金与银行存款两部分,我们主要检查其期末余额是不是真的、银行存款有没有异常情况,至于有无账外资金(小金库)基本不是常规审计能够关注到的,当然如果有线索发现了那就更好了啊。

  1、检查余额的真实性

  现金的记录因为没有第三方的佐证,所以只能靠现场监盘来核对,这个程序是必须要做的。

  银行存款余额的真实性就可以用银行方面的证据来佐证。银行存款余额由银行账户、每个账户的余额两部分构成,我们的审计程序也就按这两部分来实施。对于银行账户,到企业基本户开户行打一个开户清单,上面会有以企业名义开具的所有银行户头,对照检查企业账上的银行账户,看有没有遗漏或多出。对于账户余额要分两部走,首先是查看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如有差异则让企业提供余额调节表,你再检查余额调节表上的事项是不是真实发生,考虑该不该调整一下;下一步就对账单的余额向银行函证,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伪造对账单。

  2、检查银行存款有没有异常

  对于银行存款来说,因为记账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来的,只有实际收支时才会做账,期末余额出问题的概率不是很大,除非财务人员与银行员工串通可以伪造对账单与询证函;其最大的风险还是在于权利与义务,也就是说账户里面的钱到底企业能不能够自由使用,有没有抵押、质押、冻结等情况,银行有没有最低存款数额的要求等等。

  对这部分的审计主要有检查银行存单、银行函证两个手段。企业对于已经抵押、质押的定期存单,原件肯定是不在他们手上的,所以检查时一定要看原件,如果拿不出原件又说没有抵押质押,那背后基本就会有故事;当然函证时如果银行告诉了你哪些存款已经抵押、质押了那就更好了啊。

  检查定额存单还有一个作用是认定银行存款的现金等价物身份,那些3个月及以上的定期存款就不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了。

  对于货币资金的审计,个人觉得截止性测试都不是很重要,因为它是实际收支时做账的,人为调节期间的可能性很小,就算付的是以前以后年度的款,它还是应该记录在账上的,只是对方科目的摆放问题。货币资金截止性测试主要还是为其他科目审计提供线索吧。

  (二)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

  这部分主要审计的是应收账款的存在性,以及坏账准备的完整性。

  1、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审计

  应收账款主要核算企业主营业务部分应该从客户处收的钱,审计最直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看期后的收款情况,一是发询证函。

  对于应收款项的存在与计价,其实最直接的说服力就是期后客户付款了,那期末余额基本也就确认了啊。但基本各个事务所的底稿模板都没有这一块的单独检查,个人觉得,如果期后可以确认支付了期末时的款项,那也就没有必要发询证函了。

  我们用得最多的方法还是发询证函,以企业的名义给客户发询证函,让客户直接回函到事务所,然后事务所再检查其中的差异,能够有证据说清楚的就认了;对于没有收到回函的,那就要搞替代测试。但现实情况是现场就那么几天,很多时候还是在外地,你根本就不可能在现场拿到询证函,于是就有个变通法则,在现场对发函的客户统统先做替代测试,之后回函了再调整吧。

  对于发函的对象我们一般都是选取余额较大的客户,当然那些可以看出交易量特别大而余额又很小的客户最好也发函确认一下;至于发函金额必须要达到期末余额多少比例、替代测试的借贷方金额要占到发生额多大比例貌似没有具体规定,有的事务所要求必须达到某个比例,也只是所内质量控制的要求而已。

  2、坏账准备的完整性审计

  坏账准备的完整性审计有两个基础,一是企业的应收账款账龄,一是企业的坏账计提政策。我们审计最好不要对企业的会计政策说三道四,除非它真的太离谱了,坏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这些政策就按照企业现有的来,它要变更,复核程序就可以了,这方面形成争论是很不明智的。

  对于账龄,个人觉得应该是客户超出信用期的时间段,因为在信用期之内都属于正常的情况,双方协商确定了信用期,期间在法律上企业都还没有主张这笔债权的权力呢。或许是因为这么做的工作量比较大吧,反正我遇到的企业没有一个是按信用期来分账龄的,都是直接根据记账日期来算。企业付款也都没有按照实际支付的某笔交易款来对应计算,而是完全按照简单的结旧挂新原则来算账龄,所以有时表面上账龄在1年之内,其实可能包含着是N年前的一笔纠纷款项,根本没有收回的可能了。对于账龄计算,基本上我们简单复核没有发现大的异常也就用企业的数据了。

  企业的坏账计提政策可能很复杂,要区分一些单项重大单独计提、单项不重大单独计提、按组合账龄计提等等,基本上这方面的分类也就随企业了,审计人员不要没事干去提出异议。

  (三)其他应收款及坏账准备

  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内容比应收账款丰富得多,它跟其他应付款一样,都是一个框,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里面放。但它有个特色就是,发生的笔数少,几乎每个余额都可以取得一个单独的说法。对于这部分的审计跟应收账款一样,还是检查其存在性,以及坏账准备的完整性,方法主要还是发函证。

  根据其特色,我们还要关注每个客户的余额性质是什么,再分析其存在的合理性。就我的所见所闻,其他应收款里面主要存在:员工借支的备用金、一些不常见业务的往来款、关联方之间的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对于员工备用金,还要看看是不是借了很久不冲账,是不是应该预提费用,或者确实收不回来需要记损失了。对于关联方之间的非业务性质的往来要当心,看看有没有长期被占用资金的情况,有时该披露的还是要披露。

  (四)预付账款

  对于预付账款的审计,主要还是看他的存在性与计价,审计方法也和应收账款差不多,主要也就是发函证。

  预付账款核算的是企业正常经营购进货物或原材料时预付的货款,其存在的原因在于卖方的强势,他不屑于货到付款,更不考虑赊销,那买方只有预付一部分货款他才会组织给你发货。所以如果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出现预付款,那本身就是不正常的现象,需要关注一下是不是有利益输送等舞弊情况。

  根据预付账款的性质,它的账龄一定不会太长,一般也就付款与到货这么几个月时间,如果账龄太长,那就需要进一步关注了。如果与应付账款对挂了,那就要抵消;如果发生纠纷了,那就要评估收回的可能性有多大。

  (五)存货

  存货是一个很神奇的科目,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重要性,有的企业压根儿没有存货,简单的商贸企业就是买进卖出的核算,施工企业就是那些工程施工余额大于工程结算余额的项目两科目之间的差额,典型的制造业还要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包含进去。存货科目主要检查其存在性、计价和分摊,以及跌价准备的完整性。

  1、存货的基本审计程序

  存货基本分为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科目,至于那些过渡科目先就不说了。这几个科目主要特征就是都符合等式:余额=数量*单价。我们检查存货,也就按照数量和单价两条线来查;数量靠监盘、单价靠计价测试。

  对于上市公司的审计,存货的监盘程序必须得有。但我们做的一般性企业审计,监盘程序一般也都没有做,用企业自己的盘点报告来核对一下就算数了;监盘不做,但抽盘程序必须得有,除非它的存货本身少得可怜。抽盘也就是我们根据存货库存明细选一些项目,你可以选大额的,也可以选入得多出得也多的,也可以随机抽这么一些,选好后就去仓库里面点数;也顺便在仓库里随便挑几样货物,看看库存明细上有没有,这样顺差逆查就都做了。

  存货的计价测试那是必须得做的,不过现在都是系统自动计价,企业操作失误或者人为造假的可能性都比较小,这部分检查越来越有走过场的嫌疑。对于制造企业,各在产品、产成品成本费用的分摊,制造费用在各产品之间的分摊也都是系统自动完成的,我们主要还是检查一下系统的设置,这又属于系统审计的范畴了。

  2、制造企业生产成本的检查

  对于制造企业,存货中除了原材料的计价是外购确定的,在产品、产成品的计价都是按照生产成本再根据一定的分配方法分摊到各产品的,所以我们还要检查成产成本的存在性。而生产成本中风险最高的又是制造费用,制造费用也是一个框,企业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往里放,就因为它比较隐蔽不显眼,而且一次混过去之后就固化到存货的价值里了,没人会再去关注。

  生产成本的检查主要就是分析一下各项成本的波动情况,然后根据异常情况检查凭证,看看是不是真实发生,该不该计入制造费用。

  3、存货跌价准备检查

  存货一定要检查跌价准备的,特别是现在经济环境下的制造型企业。由于总体上制造业不景气,很多企业开工不足,巨大的人力成本、固定资产折旧分摊在了有限的产品上,造成存货计价过高;而市场交易反而不景气,销售价格却在一路走低,于是跌价准备的计提也就越来越凸显出来了。

  以库存商品为例,每种产品有个账上单价A;也有个市场售价B,还有销售时的费用与税收等C,销售时企业能够到手的钱就是B-C,那就看看A与(B-C)哪个大,A大则要计提跌价准备了,计提数便是A与(B-C)之间的差额。如果是原材料、半成品,那就还有一个加工成产品品还要发生的费用D,那就成了A与(B-C-D)来比较了。公式很简单,关键是除了A我们能够真实确定外,B、C、D这些东西都不是我们审计人员知晓的,还得企业去评估。所以计提跌价准备就是审计与企业之间的博弈。

  企业一般都不想计提跌价准备,但审计人员为了控制风险一般又要求计提跌价准备,最终结果一般就是相互妥协,在双方都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计提一个数,然后倒推出B、C、D等数据。为了保险起见,还要销售部、生产部出一个确认书,表示经过他们的询价、或者分析,B、C、D这些数据是合理的。

  (六)固定资产

  对于固定资产,我们主要的审计程序就是检查新增减少情况、盘点、检查权证、复核折旧及分摊、复核减值准备等。

  对于一般正常经营的企业,固定资产基本上都是以前年度累计下来的,新增与减少都比较少。以前年度已经存在的,我们也就信赖以前审计师的确认结果了;所以一般也就是检查本年度新增、减少的固定资产,看看购置入账是否金额相符、在建工程转固是不是达到了条件、报废处理是不是真实合理。

  对于固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是否真实为企业所拥有,最直接的审计方法就是现场盘点,房子、土地、车子这些有权证的拿出来比对。盘点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看看有没有利用率严重不足、闲置、废弃的固定资产,因为这时候应该考虑计提减值准备了。检查权证还有一个作用就是看看有没有质押、抵押等情况,一般有这种情况时企业是拿不出原件的。

  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这一块,跟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政策一样,我们最好不要对企业的政策说三道四,只要他们折旧政策不是太离谱,又是经过程序审批了的,就按他们的来。现在几乎也都是系统自动计提折旧了,出错的几率很小,除非人员手工录入的时候出错;但复核折旧这个程序也是要搞的,万一就发现了他们的操作失误呢。折旧这一块还要复核一下是不是都分摊到各项成本费用中去了。

  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也像存货的跌价准备计提一样,是审计人员与企业博弈的结果。企业天然的不想计提减值准备;对于审计人员,如果不是确实存在闲置、严重开工不足等情况,一般也不会苛刻的要求企业计提减值准备。

  (七)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核算的是企业正在建造,还没有转为固定资产的那部分资产,主要审计它发生的真实性、是否达到转固条件。

  在建工程发生的真实性审计,第一就是盘点,看看这些在建工程是不是都存在,完工进度大体如何;第二就是检查凭证,看看设备款、材料款、工程款支付是不是都是真实合理的。

  在建工程是否达到了转固条件,在盘点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看看是不是在生产、使用啊,但这也是审计人员与企业博弈的地方所在。对于大型的办公楼、厂房的建造,一旦转固则需要计提大额的折旧,如果企业效益不好的话,很可能就倾向于推迟转固。特别是某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前几年产能扩张时新修的厂房设施等,到现在达到可使用状态了,甚至企业都在使用了,但不想转固,就找些还在试运行、没有竣工验收等借口。审计人员遇到这样的情况,唯有上报领导等候指示了。

  2、负债类

  (一)应付账款

  对于应付账款,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其完整性,也就是说重点查一下企业有没有少计自己对外的负债;主要的审计方法是发函证,结合存货监盘、截止性测试来寻找有无漏记的笔数。

  对于应付账款的发函,根据审计的目的,通常也就不找那些期末余额大的客户发了,应该找那些发生额大而期末余额小的客户,或者今年与去年比变动幅度太大的客户来发函。因为前者本身少计的可能性就小,后两者才是主要的风险所在。但有的事务所有指标要求,发函金额要达到余额的多少百分比,也就诱导大家选大余额的客户发,这是不可取的,跟风险导向有点相违背。

  还有就是结合存货来看,如果存货盘点或者截止性测试,发现实际库存比账上多出了那么一笔,一般情况就是存货入库了,但是发票没到,企业还没有暂估入账,这时对这笔货物就要暂估入账,同时增计存货与应付账款。

  (二)预收账款

  预收账款给人的感觉是只有在卖方市场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因为产品紧俏嘛,卖货的议价能力高,必须收到部分货款我才给你发货,甚至我才组织生产;还有就是产品生产周期很长,按行业惯例得先收一笔钱。

  所以预收账款的账龄一般也都不会太长,对于太长的那就要关注一下是不是出现了法律纠纷,企业还需不需要归还这笔钱。还有就是关注一下同一笔交易的预收账款和应收账款是不是存在对挂的情况,有的话就得相互抵消掉。

  对于大额的预收账款,检查一下销售合同,看是不是有关于预收账款的规定。有的不靠谱的企业可能是借客户的钱在生产,合同上还规定了结算时扣除相关借款利息,那这时入预收账款肯定就不合适。

  (三)其他应付款

  跟其他应收款一样,其他应付款也是个五花八门的东西,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可以往里面放。正因其特殊性,其他应付款的每个项目余额基本都可以得到一个独立的解释,如果解释不通那就一般有问题。比如代扣代缴的员工社保,那一般也就是最后一个月的代扣数,如果不止的话,那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就要考虑一下了;比如资金拆借,那必然会对应到某一笔合同,直接检查合同就行了。

  (四)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我们的直观印象就是这个科目期末余额不会很大,正常情况下也就是一个月的工资、社保+预提的年终奖,甚至于期末余额为0。反正就是说期末余额肯定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如果解释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那基本就有问题了。比如说企业几个月不发工资、不交社保,那是不是就应该考虑一下他的持续经营能力了呢?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我遇到的纠结就是那个计提测算问题,因为许多企业都不按照法律规定来给员工交社保、公积金,基本都是按照社保局规定的最低那一档来计提,这就造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这几个计提基数都不一样,而且永远跟工资差很多。最开始编底稿时傻傻的按照工资走,结果差异一大堆,写个原因就说企业少计提了多多少少,弄得很显眼;后来学聪明了,直接按照企业的计提基数写,几乎没有差异,再写个说明企业未按照实际工资标准计提,这下就不显眼了,因为没差异嘛,至于说明,基本没有人去关注了。

  (五)应交税金

  对于应交税金,一般的企业这个科目风险不高,我们主要也就是做一下测算工作,看看增值税跟购货、销货的量匹不匹配;看看其它税种的计提正不正确,企业在这上面出错的几率不是很大。

  有个问题就是很多企业在年末计提企业所得税时比较粗糙,因为还没有到汇算清缴的时候嘛,这个时候提多提少税局是不会为难他们的,于是他们也就不上心了。而审计人员又要按要求来做测算,还不能借鉴企业的工作,白白多费很多精神。

  还有个问题就是增值税进项转出的问题,我们很难找出应该转出而未转出的那部分,做存货科目的、做费用科目的基本都不会去有意识的考虑这个问题。税这个问题有税务局紧盯着呢,我们也就不要那么伤神,非得把企业查一个底朝天的,没发现大问题也就算了。

  3、损益类

  (一)营业收入

  对于营业收入,我始终认为要查出人为舞弊多记收入是很难的,因为企业要舞弊肯定就会做全套,合同、发票、提货单、出库单、入库单什么的都会有,仅仅从凭证上检查看不出来问题。这个科目我们主要还是做分析性程序,辅以合同、凭证检查,再顺查逆查的做一下截止性测试。

  1、收入的确认

  说到收入,那肯定就要说一下收入的确认,大的原则就是商品所有权上面的主要风险与报酬已经转移给了购货方才能确认收入。根据这个原则,如果规定了收货确认才算交付,那你发货时就不能计收入;如果规定了购货方还有一个退货期限,那退货截止期没到也就不能计收入。这些原则跟现实脱轨比较大,因为中国的很多企业做账还是为了应付税局的,他们只认一个简单的理,我开票了就计收入(当然也不是开飞票,还是有合同、出库单、运输单等佐证的),而会计准则中收入确认的原则就没有发票的半毛钱关系。

  鲁迅就曾说过,中国的很多陋习就因为从来如此、大家都如此两个杀手锏而存活着,没什么道理可讲。想想其实也就通了,对于收入的确认其实也没有什么道理可讲,那就依企业吧。

  2、收入的分析性程序

  收入的分析主要就是看看主要产品的销售额、成本、毛利率等指标与去年相比有多大的变化幅度;细致一点还要看各月的数据之间有什么重大的变化幅度,各月的数据与去年同期有什么重大的变化幅度。

  对于变化幅度要能够给予合理的解释,并不是说变化幅度不大就没问题。如果今年市场萎缩,竞争激烈,企业本身又没有占到很大的市场份额,而销售量居然没有什么变化,销售价格反而还有所提高,那就说不过去了啊;比如销售不振,开工不足,成本增大,你的产品毛利率居然还没有什么变化,那也说不过去啊。所以变化幅度不是越平稳越好,而是要跟行业景气度相关,那种逆势而上的例子毕竟很少。

  3、合同、凭证检查

  如果经过分析发现某些月份收入可能有问题,那我们就针对性的去查一下相关的合同、凭证。如果企业做得很好,该有的都有,逻辑上也没有不通的地方,我们也就只有尽人事知天命了,审计人员不是神仙,不可能把什么都查得出来啊。

  4、截止性测试

  营业收入的截止性测试跟别的科目不一样,它分为顺查、逆查两种,一种是从出库单查到财务账,一种是从财务账查到出库单,把完整性、发生性都查了一下。

  (二)营业成本

  成本跟收入有一定的联动性、对应性。一般的销货企业,收入、成本同时确认,一一对应,所以每个产品的收入、成本都会很配比。我们检查成本主要还是分析合理性,看看主要产品年度、月度变动幅度有多大,能否给出具体的解释;检查凭证都可以放弃了,后面也就一张出库单,看不出什么问题,我们要检查的是成本跟出库商品的对应关系,企业如果基础工作做得好的话基本都可以把产品出库与结转成本一一对应起来的。

  主营业务成本还有一张倒扎表,几乎每个事务所的底稿模板都有这一项,但很多时候我们基本不做。有的企业因为核算的原因,很多数据不能直接从账上来,有时就得花很多时间去找数据,增加了工作量;就算最终花时间做出来了,对于审计结果也没什么用,不外乎又一次有力的证明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一真理,因为现在系统做账,只要做账时能够通过,那它肯定就是平的。

  (三)期间费用

  对于期间费用的审计,主要手段也就是分析变动率、抽查凭证了。分析一下各项费用年度、月度的变动幅度,看有没有异常;再根据异常检查相应的凭证,看是不是真实发生,有没有错记科目什么的。

  再就是做好截止性测试,看有没有跨期费用的存在。这部分没什么可以展开说的。

【事务所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3篇)】相关文章:

审计工作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11-24

审计工作心得体会(通用6篇)11-18

审计工作心得体会范文(精选6篇)12-01

会计事务所述职报告范文12-03

会计事务所实习心得体会12篇02-25

会计事务所实习心得体会15篇11-09

年会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5篇)12-09

消防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0篇)12-01

宪法的心得体会范文(通用6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