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日”情况汇报
在 5月12日“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我校根据县局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防灾减灾宣传和应急演练。通过这些活动有效的提高了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一、开展安全周教育活动,利用展板图片和微机室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进行防火、防震、防踩踏、游泳安全等安全知识教育。
二、针对四川汶川地震和青海玉树地震,我校组织全校师生安全紧急疏散演练,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地震避险和逃生疏散演练。
三、夏季来临,针对雷雨天气较多的特点,我校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避雷减灾问题,利用周一升旗时间,对学生进行了避雷减灾知识教育材料,使学生了解防雷击的一些常识。
附件一:
灾情疏散逃生演习方案(略)
灾情疏散逃生演习领导小组
组 长:王增民
副组长:葛志锋 葛玉顺 魏淑华
成 员:王海深 李少艾 杨桃 刘建林以及各班主任
灾情疏散逃生演习演习程序:
2'00"演习正式开始
2'00"校园周边发生地震,楼层有发生坍塌的危险,有人高喊"因发生紧急情况,请全体师生马上撤离教学楼!并向运动场逃生"
2'05"校长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同时学校广播向学校师生通报灾情情况,引导师生组织安全疏散
0'07"非上课老师迅速开启安全门引导疏散
0'10"第一批按顺序从疏散楼梯疏散,一楼班级人员自行疏散,其他楼层被困人员作好疏散准备
2'15"第二批被困人员按班组开始疏散。
2'20"第三批被困人员按班组开始疏散
2'25"各班清点、上报人数;全校师生疏散完毕。
2'30"演习结束、小结。
灾情疏散逃生演习程序:人员分工:
1、总指挥:
负责全校各楼层师生疏散顺序,通过广播或其他方法传递灾情信息,稳定全校师生情绪。同时用手机向119、110报警。
2、楼层负责人(年级组长):
组织本楼层人员疏散顺序,同时按照学校指示,协调楼层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楼层人员的情绪。
3、班主任(正副)及正在上课的科任教师:
负责本班人员疏散顺序,按照楼层负责人(级组长)的指示,协调班组间的疏散顺序,稳定本班人员情绪,同时向班内人员传授必要的自身防护措施,并带领全班学生逃离现场,到达安全地带。
4、小组长(学生):
负责本小组人员的疏散,按照班主任的指示,协调班小组间的疏散顺序,同时监督和督促小组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5、楼梯口、操场负责人:(行政人员、体育科组、等非班主任教师)
负责各班疏散时楼梯出口处的安全指引及救护任务,并合理安顿好安全区域内的学生,做好安抚工作。(李少艾负责二楼东楼梯口;杨桃负责二楼西楼梯口;刘建林负责一楼东楼梯口;魏淑华负责一楼西楼梯口;葛玉顺负责东楼门口出口、王海深负责主门厅出口、葛志锋等负责操场的秩序及安全;)
灾情疏散逃生演习疏散顺序路线
疏散顺序方法:
1、发生灾情时,原则上按受灾层被困人员先行疏散。先受灾层,再其他层,以次类推,有组织地进行疏散。
2、疏散时,由最靠近灾情点的班级先行疏散,由近到远按顺序疏散逃生;
3、发生灾情时,各班班主任先马上到楼层走廊排队集合,准备疏散。
4、疏散路线安排:
第一批(3个班)
教学楼的一楼班级,按四二向楼东门一一、一二向主门厅按一班走东,二班走西的顺序操场疏散。
第二批(4个班)
教学楼的二楼班级,按三(1)-(2)走东楼梯经东门口向操场疏散,二一、二二班经西楼梯向操场疏散。
第三批(5)
教学楼的'三楼班级,按四一班、五(1)-(2)走西楼梯经主门厅门口向操场疏散,六一、六二班经东楼梯东门口向操场疏散。
附件二:
防雷避险教育材料
讲解人:王增民
夏季来临,雷雨天气越来越多,我县地处沿海,地势平坦开阔,雷电出现的频率相对较多,我校又处于落雷区域,遭雷击事件时有发生。为此,全校师生应掌握必要的防雷常识,才能有效避免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当遇到雷雨天气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师生应在室内活动,关好门窗, 不要触摸或靠近金属水管以及与屋顶相连的上下水管。切勿在露天从事其他活动,严禁在操场,特别是旗杆下、大树下等空旷场所逗留。
2.不要在空旷场地打金属骨架的雨伞,不要把带金属的用具或物品等扛在肩上,不要使用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不要停留在铁栏杆、金属晒衣绳、架空金属等附近,不要站在屋顶、高墙上,电杆旁或天线附近。
3. 要迅速到就近有避雷设施的建筑物内躲避,在野外无处躲避时,要找低洼处伏倒躲避,千万不要在大树下躲避,也不要在离电源线,通信线较近的地方和进入无防雷设施的临时棚屋,岗亭等处躲避。
4.不得触摸室内的接地线及进入室内外的电源线和通信线等各种金属导体。
5.各办公室内的电脑,各专用电脑(微机教室、售饭刷卡、图书借阅等),值班室及教师公寓内的电视机,在强雷暴天气里拔掉设备电源和进户通信电缆或网线,师生应远离室外的卫星接收天线。
6、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电动车,严禁沿铁轨行走。遇到雷电天气时不要惊慌,不要奔跑,最好双脚并拢,双手抱膝就地蹲下,越低越好。
【“防灾减灾日”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1.防灾减灾日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