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淘范文网>范文>心得体会>培训心得体会>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投诉建议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1-04-26 13:44:06 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我们心里有一些收获后,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1

  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则让学生直观的感觉到这一知识的有用性,继而自主的去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政治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如果我们脱离教学内容直接进行情感教育,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样的情感教育毫无作用;如果我们把情感教育与课堂知识有效结合,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并形成了全新的情感价值观,可谓事半而功倍。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只是学生学习阶段的激励人、引导者,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长、潜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在课堂上教师也不再单纯是知识的讲解、传授者,是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调整者。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我们必须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发扬继承优秀的教学传统,更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2

  xx年x月x日,我有幸参加了xx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视频培训xx师大授课点的集中培训学习,听取了朱明光教授对新课标的解读培训,听取了陈友方教授对经济常识模块的培训,听取了吴少荣教授对政治常识模块的培训,听取了卢志老师对xx课改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培训,观摩了双流棠湖中学张雪梅老师和绵阳南山中学高欣老师的新课改示范课。通过四天课改培训学习使我对新教材有了较清晰的认识,现分校心得如下:

  第一、整个高中课改的总布局。

  在这个过程中,我了解了整个高中即将实行学分制,即各科规定相应的学分,在学生修完相应的学分后,即可高中毕业,获得毕业证。政治在这个总学分中占20分。

  第二、了解了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的总体布局。

  在思想政治这个板块中,共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其中必修部分有四个模块,修完考试合格可获得8个学分,选修部分有六个模块,修完考试合格后即可获得12学分。在必修模块中,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整个必修部分以生活贯穿了主线,真正体现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部分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经济学常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科学思维常识》、《生活的法律常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课程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第三、新课改势在必行,教师应该做一个积极的倡导者、推动者、践行者。

  (一)把握新课标,吃透新教材。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展示了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的改革方向和思想航线,为

  广大教师进行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依据。现在,仍是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初期,在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针对在实践教学中对新课程改革理论的认识, 新教材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把形成知识的过程的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放到了突出的位置。我们在给予学生知识的时候,并不是像过去那样把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而是要给学生提供案例、问题和情境,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去选择、去解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不是、能不能、该不该、值不值,让学生自己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

  (二)自觉转变教师角色,大力推进开放式教学

  教师注意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出发,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促使学生从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中生长出新知识,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和路径,促使学生自己得出并表达结论。倡导研究性学习,把思考问题、利用资料、得出结论、解决问题贯串于教材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自觉地实现课程标准所规定标准。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新教材不再片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来自书本和教师,不再片面强调学生既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与课本知识的差异和冲突,而是把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点,对许多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并从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它的基本途径就是课堂教学。面对新课程,每位教师思想观应有新的转变,在实践中,每位的思想观念应由重“教”不重“学”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纲要》明确要求,教师应充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教师角色的改变,需要教师的胆量和勇气,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取得实效。

  (三)深入学生,交流情感,打造民主和谐课堂有时学生往往认为老师所讲的,除了应付考试外,和自己再无任何关系。好的思想和理论反而引不起学生的关注,政治已经脱离了学生生活。这时要与学生沟通,及时转变其思想,使其亲其师而信其道。还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电视录像、甚至网上教学的优势。制作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摩课和课改区一线教师的经验体会是:

  1、收获: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改进教学方法;促进自身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教学设计:要有自己的思想,重生活、重体验、重情景、重过程和方法;教材依据课标,但又不拘于课标。

  3、挑战:学生知识的断层、重叠;有些内容须强化、有的须淡化,理论没必要祥讲,就要求教师全面把握教材,统筹安排;教师要有承受精神、体力等压力的思想准备等。

  4、态度: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心态平和,不能大张旗鼓,虚张声势,要积极探索,反对拿、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尽快投入到新课改中来。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3

  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的发展变革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中国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部对普通高中《政治课课程计划》及《政治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又按照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对高中政治课内容都作了局部调整。课堂教学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形式,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要从实际出发,教好每一节政治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的。

  一、以趣引思,使科学性寓于趣味性之中

  新的课程理念强调要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重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如何在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中贯彻这一理念呢?我想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产生注意力的基础,是求知的动力。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不愿听,不愿学,但又迫于高考压力不得不学。要上好政治课首先要扭转学生中的这种思想和情绪,使学生感到政治课有趣,有理,有用,使他们快乐的学习政治课,并且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高中政治课的科学性比较强,因此我在讲课的过程中非常注意以教材为主,把科学性和趣味性统一起来。当然科学性和趣味性主次要分清,科学性是基础,要把趣味性寓于科学性之中。

  在备课选材和讲课语言的运用上注意恰当使用成语典故,漫画,比喻等,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生动,变深奥的道理为浅显易懂,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

  二、 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三、 鼓励质疑,巧设思维情境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疑,有所进取。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爱因斯坦曾精辟的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实验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创设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高中政治课新教材对概念既有理论的阐释,又有事例的说明,似是无疑可循,貌若“一池死水,风平浪静”。此时教师应投石激浪,巧设疑问,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教师适当点拨,因势利导,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例如在讲“价值”概念时,我设疑如下:“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那么,价值也就是劳动本身,对吗?”问题一提出,如投石击水,意见分呈,或说正确,或说错误。我提问持肯定态度的同学:“既然价值就是劳动本身,那么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有价值,是商品,对吗?”这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波涛。多数学生作了否定的回答,我便顺理成章的归纳指出:“农民自产自食的粮食虽然耗费了人的劳动,但它没有用于交换,因而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接着,我又提出:“有些商品不是劳动产品也可以出卖,也有价格,这是否与 劳动价值论相矛盾?为什么?”这又引起学生们的热烈争论,大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势。这样,使学生在“无疑——释疑——无疑”的过程中掌握了“价值”的概念。通过不断的设疑,让学生是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疏密有度,授人以渔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每节课都要有个人劳动量,学生成绩以个人劳动量的多少,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自己对教材的处理非常细,每节课从头讲到尾,点点滴滴讲得面面俱到,生怕学生不明白,以为这是对学生负责、认真工作的最好表现,后来发现课上“分心”的同学很多,即使学生勉强听完了,也是听而不思,认真分析一下,实际上这种教学方法是不符合素质教育需要的,教师的讲解充斥整个课堂,学生的思维空间就会被挤压,许多应该由学生来完成的活动,都由教师代为完成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位给教师,这种‘学而不需思’的教学过程,带给学生的是思维能力的下降,进而导致分析问题能力的下降,反而在教学时间上留有余地、教学内容上留有问题,能更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动脑思考的时间,留下积极发言、积极动手练习的时间,或先设置问题,留下一定的空隙时间,让学生在思考中填补内容空白。这种‘疏密有度’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在思考中真正做到耳到、心到、口到、手到,提高了教学质量,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

  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在是那些没有掌握一定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会学习”将被列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首要能力”,成为人们谋求发展和创新所必备的基本能力。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学生一车猎物,不如给学生一杆枪”,从而使学生在离开学校后仍具有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具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对同一问题进行不同角度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教会学生注意把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握各章节的主干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艺术演讲家李燕杰先生曾经有过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论述:教育是科学,它不仅属于现在,而且属于未来;教育是艺术,懂得教育艺术的人才能不断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并不断推动教育的发展。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让学生成为探索思维的主人,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是培养学生主动思维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下,搞好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政治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12-05

关于新课程培训的心得体会12-03

新课程培训学习总结08-23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培训心得体会10-21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心得体会12-23

新课程改革学习心得体会12-16

物理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1-13

化学新课程学习心得体会10-07

新课程读书心得体会5篇06-16

学习《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