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7篇)
时间象奔腾澎湃的急湍,它一去无返,毫不流连,回顾一段时间以来的教学经历,付出了汗水,也收获了成果,请务必好好写一份教学总结,记录好这段经历。拿起笔的时候却发现不知道写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代表第三初级中学初二数学组的全体老师和大家一起做经验交流,如果有欠缺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众所周知,三中位于瓦市的郊区,由于地域的原因,学苗相对差些。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更是费尽心思,从各方面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我们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1、注重集体备课
我们学校每周二次集备时间,我们每个人都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在集备过程中,大家一起讨论,对共性问题每个人都会毫不保留的发表自己的见解,相互参考,很多时候,每个人都会提出一套独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但实现了一题多解,而且实现了同种类型题的不同教法,我们一起探计每种教法的长处和短处,综合到一起,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合理的优秀的上课教案来。我们经常探讨优等生的拔高,中等生的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及格率。我们十分注重后两者的课堂接受情况,分层次教学,实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目标。我们甚至向学习困难学生询问课堂接受情况是否需要再多讲几遍。把询问的结果拿到集备中来。一起讨论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们还在集备中,探讨对学生作业的布置,体现分层次教学。做到了让每一种层次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实现课堂教学成果的最大化。
2、多听课,学习有经验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学水平的提高在于努力学习,积累经验。不在于教学时间的长短,但是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积累了许多教学技巧。我们应该学习,另外在听课的同时,认真做好记录,并进行评课。听完课后写听课心得,这样会扬长避短,使自己尽快的成长起来。
3、钻研教材
我们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讲授本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如果出现学生跟不上老师时。我们会立即停止下一项教学内容。我们宁可放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要让学生把不懂的地主弄会,做到学生没听懂就不往下讲,直到学生听懂了,学会了,掌握了为止。我们方可以进行下一个教学内容,实现有效务实的课堂教学。
4、多与学生勾通
配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课堂上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做到有效听课。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多与他们谈心,让孩子觉得有亲近感,近而亲近数学学习。使整个班级形成浓厚的学习数学的风气。对于优秀的学生,在难题方面要求他们必须做会,不会不行,让这种理念渗透到每一个学生心中,让他们不断地挑战自己,考验自己,从而战胜自己。以上是我们三中数学组在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我们会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谢谢大家!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2
育到素质教育,使我对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时刻为提高教学水平想尽一切办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新的备课、授课方法。
针对新的教材,应先全面细致的加以研究,加以修改,以符合教学具体特点。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新颖的、创新的教学手段,变学生的学习客体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同时我在教学中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做好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再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正确认识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法、观察法、自评法指导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认知水平。
数学基础知识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石,又是训练和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整个教学的重要方面,又是考查的主体,同时也是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学习中应帮助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重视相关知识的联系和比较,重视对知识的归纳和整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并把它纳入整个体系中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也便于学生的贮存、记忆和提取。
三、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把数学教学变为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
首先,我注意在讲解例题习题时注意例题的典型性和示范功能,突出教材的重点,选择一些典型性的题目,重视发挥例题的示范功能。其次,我在讲解例题习题时,重在揭示规律,点拨思维,并善于总结,把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错误作归纳、整理、分析。最后,我重视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思维深度,优化解题思路,许多问题往往有不同的解法,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开拓思路,使每一个知识点互相渗透,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同时对课本的例、习题的拓展、引申和挖掘其深层潜力,做到一题多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四、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因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它的应用价值,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了“应用意识”,要求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有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而对新的知识,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应用题的内容包罗万象,但主要有: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应用题。解决应用题的关键在于通过阅读理解、抽象其中的数量关系,将文字语言数学化,即将实际问题或情境“翻译”成数学问题。
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新大纲第一次把逐步培养“创新意识”写入教学目的。因此培养创新精神是教学的重要部分。创新意识主要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的知识,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用数学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决。为了体现这一目标,我在平时的例题讲解和检测时注意给出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研究性的题目,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创新。
六、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不但关心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不但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首先,在评价中注意多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其次,评价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也知道哪些方面应该继续努力;最后,评价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评价是应根据《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答题情况,确定合格标准。
七、在生活、教学中,和孩子们相处要以身作则、孜孜不倦,时刻注意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动机,指导他们的学习方向,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这就要求必须认真了解学生,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学,也就无从谈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3
时间如梭,转眼已经在教学工作岗位上工作几年了,回顾这几年的工作,我思绪万千、感慨多多。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意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饶有兴趣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中来尤为重要。教学中我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利用钟面实物教具,让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匆匆流逝。在一些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观察物体所需的小正方体模型,注重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观察物体的实践中来。为学生提供超市购物等场景,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等等。为学生提供了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学生全方位全过程的参与到数学课的学习活动中来,以逐步形成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出发点,以形成学生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为精髓。
二、注重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生活化。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模式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故事、童话、动物都非常感兴趣,因此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童话、小故事,用小动物来做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世界,“投其好而行之”。这样,不但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比如,在教一年级第一册《连加》一课中创设了打气球的游戏,气球从下面一点一点往上飘,上面有10以内的加法算式,看谁算的快打得准的情境。学生非常乐意参与这项游戏,不但产生了学习的欲望,而且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于是在自然、愉快的气氛中复习了旧知识,这便是情境所起的作用。这种情境的创设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还如在教一年级第一册《连加》一课中,我给学生放了一段早晨他们打扫卫生的录像片段,在录像中有学生打扫卫生的生活场景,又有身边熟悉的同学。当看完录像后我问他们:从这段录像中你知道了什么的时候,孩子们争先恐后的说起来,当我再问:为什么用加法列式时,孩子们说:“开始有3个同学扫地,一会儿来了2个拿扫帚的同学,一会儿又来了1个拿扫帚的同学,一共有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所以用加法列式”。他们不仅理解了连加算式的含义,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连加算式的运算顺序。同时又让学生比较3+2与3+2+1两个算式的区别,使学生明确了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还可以把它运用于生活。
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一定的开放性,提供一些富有挑战性和探索性的问题。这样不仅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还能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后增强自信心,并且大大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连加》一课时我还创设了一幅“风景图”的情境,在图中有鸟、有蝴蝶、还有大树,分别有不同的姿势和方向,学生通过观察列连加算式,有列6道的、有列7道的、还有列10道的,学生对自己的列式都有充足的理由,小鸟和蝴蝶一共多少只?列式是:2+3+2+4+3+1对于学生这些富有创造性的回答我都给予了积极的鼓励。因为我认为这种开放的、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有很大的作用。对于低年级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到了高年级,则要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产生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三、注重课前教材的认真研读,做到了解全面、分析透彻。
备课时对教材做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注意结合我所教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习惯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工作计划。做到上好每一节课,搞清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注重和平行班的老师就教学难点问题做详细的分析,做到充分驾驭课堂。留意从教学辅导材料中取经,吸取好的教育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注意写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力求一节课比另一节课精彩,力求将我所知所想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我的课堂中来,力求让我的学生能在寓教寓乐中轻松学数学,让孩子们成为新课程改革的最佳受益者。
四、注重反馈,加强课后的练习与巩固。
所学知识要想牢固掌握,光靠一节课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后的联系与巩固才能检验出来。我在练习巩固时注重个别辅导,寻找特定群体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练习。布置的作业不求多、杂,而力求精、细,要求学生能按质按量的完成,对于没有很好掌握的同学及时辅导,找出不足与疏漏,及时补救。注意布置分层作业,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难易不同的作业。注重调动多方资源,开展轰轰烈烈的家长助学生、好学生帮助差学生的活动,使得课后的练习与巩固得以有效的实施。
五、注重个别辅导,及时转化潜能生。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对于潜能生做到多关心、不歧视、不放弃。让他们感觉到来自老师以及班级体的关爱。认真研究造成其学习的困难的根本原因,坚持对症下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开展学生间、小组间的互助互学活动,逐步让一部分潜能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力的增强逐渐进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让家长成为学生时时刻刻不变迁的小老师,竭力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争取更大进步。
总之,数学教育教学工作还有不够完善之处,教学经验还很不足,需要不断向同行们请教学习。对于自己,我还需不断丰富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将我所学渗透课堂教学,为学生造福,让孩子们成为真正的受益者,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习数学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一个学生学习了数学知识不会运用,将很难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将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的地位上。数学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机会,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形成来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小学阶段中大量的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和一些抽象的内容,都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了学生树立数学的应用意识的信念。
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去实践,培养应用意识。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长期贯穿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当中。因此,作为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提供背景和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展。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与学生平等对话,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教师要走出演讲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协调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讨论交流过程中,只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要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我曾在教“日历中的方程”时,新课前安排了一个“猜日历”的游戏,请班上的同学将一个月日历中竖列相邻三天的和告诉教师,教师就能“猜”出这三天是几号,这个游戏对小学的学生来说,在教师“猜”对日期后,他们对教师就非常佩服,认为教师是不是会“神算”,正当他们对教师的“神算”惊叹时,教师进一步的进行引导,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答:想。教师紧接着说,等你们学习了这个问题后,你们也能和同伴或家人玩这个游戏。这样一来,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学生会主动的去探索新的知识,实践下来效果很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教师应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新的教材中,许多小标题都是以疑问的方式出现的,如:“数怎么不够用了?”“能追上小明吗?”“妈妈为你办教育储蓄”等等,非常有趣,富有挑战性,很适合学生的胃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阅读教材,理解教材意图,特别是在创设情景时不能随随便便,或者是搞花架子,这样容易流于形式。教师在情景创设时,目的性要强,要选取有特色,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素材来创设情景,这样才能达到创设情景的目的。
三、教师应提供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学生教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因此,课堂上,教师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与合作的习惯,在课堂上还要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思考、合作与交流,让学生有表现自已才干的机会。学生的潜力是可以挖掘的,关键的问题是看我们教师愿不愿去开发。
四、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中要承认这种差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同时,新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试一试”、“想一想”、“议一议”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集。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4
教师的职业是教书育人,要把关心热爱学生放在第一位,有了这种心境,师生之间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许多事情便迎刃而解。我的学生,无论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对性格孤僻的学生,更是要特别多的给以热情帮助,使他们恢复自信,走出自我评价的误区。我坚信:只有当学生接受了你这个人,才可能以主动的态度接受你的教育。一个学期下来,在自己把爱奉献给学生的同时,也在收获着学生们的爱。一句句亲切的问候,让我感到欣慰。只有时刻想着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老师,才有可能听到那一声声发自腑肺的清脆甜美的呼声——“老师好!”。下面就通过我个人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谈谈我的几点心得。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素质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我们要跟上时代的要求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并不断更新,用新观点、新见解、新信息联系各自学科实际,在活动中向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增长知识、启发思维、激发学习研究的欲望。在书香中成长,在网络中成长,在案例中成长,在反思中成长。并且要多学习老教师的经验,在教育教学中要多留心。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紧抓备课环节,为向40分钟要效率做准备。
3.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处理好教师、学生、家长三方的关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
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数学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做对。
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所以,我觉得备课这一个环节,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矗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
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
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
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
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数学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最后,我觉得撇开教师这头,学生的配合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保证。我这几年一直教低中年级,有一个深切的感受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影响教学进展的重要因素。如果一个班级里学生的计算能力相对低,或者水平参差不齐、差距太大。都将影响上课的效率。课堂要有效,老师一般都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必要的练习。而低中年级的数学课,计算是贯穿全过程的。如果计算能力差,要想加大练习的密度和深度,都是空谈了。有时候,还只能放慢上课速度来照顾全体。所以,我觉得在低年级,抓好口算教学,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5
时光如梭,不知不觉已经工作了一年,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教师非常荣幸也非常辛苦,尤其是作为刚刚走出象牙塔站上讲台的年轻教师,不仅要尽快融入角色,更担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我对一学期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备课,做到既备学生又备教材与备教法。
本学期我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课程教学,拟定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尽可能的预先考虑到,认真写好教案。首先,我认真阅读新课标,钻研新教材,熟悉教材内容,查阅教学资料,适当增减教学内容,认真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真正做到重点明确,难点分解。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向老教师讨教或在备课组内讨论。其次,深入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设计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去”,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教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我能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校内外听课,教学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操作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我追求课堂讲解的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情感化,生动化;努力做到知识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教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深知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的关键。所以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在课堂上讲得尽量少些,而让学生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在教学上做到有疑必问。
在每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有经验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教师的课,做到边听边学,给自己不断充电,弥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并常请备课组长和其他教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教学工作。
四、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等一些问题困扰和制约着学生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下面一方面下功夫。
1、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些思想观念,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给他们讲清楚,大家其实处在同一起跑线上,谁先跑,谁跑得有力,谁就会成功。对较差的学生,给予多的关心和指导,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对骄傲的学生批评教育,让他们不要放松学习。
2、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建立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开始,有些学生有不好的学习习惯,例如作业字迹潦草,不写解答过程;不喜欢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不会总结消化知识;对学习马虎大意,过分自信等。为了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我要求统一作业格式,表扬优秀作业,指导他们预习和复习,强调总结的重要性,并有一些具体的做法,如写章节小结,做错题档案,总结做题规律等。对做得好的同学全班表扬并推广,不做或做得差的同学要批评。通过努力,大多数同学能很快接受,慢慢的建立起好的学习方法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6
一学期的工作伴随着新年脚步的到来,即将接近尾声。本学期本人任教的是二年级班的数学,在这一学期的教与学中,伴随着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忙碌中有收获,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本学期的点滴感受总结如下:
一、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常规,就是习以为常的规定,应该说是我们工作的最低要求。“只有超越常规,工作才有可能主动创新”——根据这样的理解,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认真扎实地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1、认真备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每一节课,为了备好课,要求自己首先做到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并做到:通过本节课教给学生哪些知识,哪些是重点、难点,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其次了解学生,每上新课前都要明确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学习情况,因为数学知识是环环相扣的。每一节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
2、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对学生的错题要求及时更正,并进行相应的辅导。
二、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观念影响行动,行动形成习惯,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一年级也有过这方面的培养,但是毕竟太小很多的学生还一点也不懂事。在这学期我就特别注重他们这些习惯的培养:
1、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有错自觉改正的习惯。
2、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的习惯。
3、认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4、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
三、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这就是说,浓厚的学习兴趣可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于是本学期我暗下决心:不管花多大的力气,不论付出多
少心血,也要让学生乐意去学数学。
1、组织学生竞争,班级与班级之间竞争,同班同学与同学之间竞争。本学期我任教的是二年级的数学,开学第一节课就和同学们一起制定本学期的一些上课、作业常规,然后就给他们每个100分,并告诉他们这学期会根据这个常规来给每个人打分,在100分的基础上表现不好的扣分,表现好的加分,期中期末各总结一次,到时看哪个同学最棒得分最多,哪位同学最棒,为班上加的分最多。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发现效果还不错;课堂上也适当组织竞赛,竞赛可以定时间而不定任务,也可定任务而不限时间。如在练习口算题时,我们搞竞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就限定一分钟时间,我刚说完“开始”,大家就全身心投入竞赛之中。
2、在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侧重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灵活、发散、创新等品质。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们班有不少以前上课不认真、不写作业的同学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如李贵冬、杨文艳等。
四、不足,需改进的地方。
在有所收获的同时,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性格急躁急于求成;在数学教学方面还需大胆地去“放”,把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大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另外数学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联的,所以在教学的时候还应更多的贴进生活,让自己的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我还需要不断地努力,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研究和探索,争取更大的进步!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 篇7
小学数学这门学科,其知识内容具有抽象性、逻辑性等显著特点,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学生学习数学感到枯燥乏味,索然无趣,学而生厌。作为一名称职的数学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创设丰富生动、富有趣味的数学教学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变难懂的内容为易懂的知识。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内在动机。下面谈谈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把游戏引入枯燥的练习
我们知道,计算练习一直是常规的基础性教学,但孩子却对它不感兴趣。怎样才能让孩子愉快地学习计算呢?一位教授曾经说过: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首先是逐步启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因此,我在让学生做习题时总是把游戏引入课堂,通过游戏情境创设,可以增强学生练习计算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从而使学生喜爱计算、喜爱数学。
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把计算练习融入到孩子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将所有的枯燥练习安排在一个个游戏环境中,在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了计算训练。计算变得其乐无穷,妙趣横生,孩子不再把计算作为一种负担,数学课堂成了他们快乐的家园,孩子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通过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性、具体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营造出一个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思维氛围,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摆棋子加深了对方向的认识和理解。又利用自己制作的方向板,寻找好朋友的位置,加深对方向知识的具体运用能力。
让孩子经历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它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学习知识、动手实践的全新天地。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具体的操作技能技巧,而且对于学生认识能力、思维能力、创造才能的发展以及情感的培养都有着重要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动,促进学生生命生长的需要。
三、创设身临其境的数学情景
数学是对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映,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生活是孕育数学源泉。然而教材给孩子的是结晶了的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背景有一定的脱节现象。对学生来说,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发感受体验到的“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是模糊的,浅层次的。
因此,教师应努力把数学知识生活化。从学生日常生活为出发点开展教学,能够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近于生活的课堂教学情境,并注重从生活中提炼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重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直观语言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情境。通过创设实实在在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之下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意识,从而达到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教学过程的情境虽然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却停留于单纯的静态画面。一方面无法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另一方面无法给孩子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缺少收集信息的动力。于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并配以动画和声音。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控制在课堂之上,同时,让学生感受更生动、自然的情境场面,能让他们体会什么才是生活中的数学。
总而言之,在数学教学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创设一些情境来生动活泼的进行教学。情境可以让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下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情境不是固定不变的,学习是一种不断变化逐渐发展的过程,随着学习过程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变化,情境也得以相应的变化。所以,数学情境的创设,应随着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内容、个性经验的变化而随机应变。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创设游戏情境、操作情境、问题情境或是生活情境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有时,几者相互渗透更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同时也让我们的教学情境变得多元化。一些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唤醒了孩子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让课堂变得格外灵动。纵观我的科改之路,我有了欣喜的收获,也发现了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开拓创新再接再厉。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7篇)】相关文章:
数学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6篇)07-29
有关数学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6篇)07-29
高中数学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6篇)08-01
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13篇)08-09
老师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5篇)09-09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6篇)07-29
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总结范文(通用5篇)09-09
关于教师教学经验总结范文08-14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通用5篇)08-29
教师教学经验总结(通用5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