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镇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处的调查与思考
对xx镇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处的调查与思考村级便民服务处是县、镇两级(行政审批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的延伸与拓展,也是村级便民服务的窗口。XX年6月,xx镇xx村在全市首家成立村级便民服务处,对村民委托事项进行全程代理。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实践,今年上半年,该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其做法在全镇予以推广。目前,全镇22个村均成立便民服务处,初步构建起了“知民情、解民忧、方民便”的新型便民服务机制,开创了为民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一、工作动因
1.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政府管理从行政命令型逐步向公共服务型转变。xx是xx县经济发达乡镇,市场经济起步较早,改革发展的任务很重,客观上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改进服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试行村级便民服务处做法,能有效节省群众办事时间与精力,提高办事效率,进而也改善了区域性投资环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2.行政村调整的需要。xx镇原有个行政44村,XX年,经调整后为22个行政村。调整后的行政村村庄规模和村民数量都有了较大的扩张。如xx村,由原先的4个村合并,合并后,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村民总数为1678人。由于单位行政村内村民数量的激增,村民委托办理的事项也相应增多,再加上有不少村与集镇、县城距离较远,村民到集镇、县城办事较为不便,这些都为村级便民服务处的设立提供了客观条件。
3.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随着效能建设的逐步深入,政府机关的工作作风,工作效能虽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善,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办事拖拉,责任心不强,工作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的现象,群众对此存在一定看法。另一方面由于老百姓对办事部门不熟,办事程序不清楚,往往要跑好几趟才能办好事情,费工费力,增加开支,心有怨气,影响了老百姓对政府部门的满意程度。村级便民服务处的设立,在老百姓与政府部门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有效地改善了党群、干群之间的关系。
二、主要做法
1.构建服务载体。在镇一级深化了便民服务窗口,在村一级建立健全便民服务处,专门设立服务热线,要求做到人员、场地、设施三到位。服务处人员由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共同组成,具体操作一般以村文书为主,像xx村专门有两位原小村退下来的文书专职从事服务处工作。办公场地原则上要求单独设立,并挂有醒目的牌子。同时配备相应办公设施,汇编相关政策法规、办事指南、申报表格等工作资料。目前,全镇22个均按照“有房子、有牌子、有人员、有制度、有记录、有考核”的要求建立了村级便民服务处。
2.明确服务内容。便民服务处按照一切方便群众的原则,把各类与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民政、计生、公安、土管等项目和社会矛盾调处、社会保障服务等都纳入服务范围,努力实现手续审批、矛盾调处、帮扶救助三位一体。具体来讲,主要涉及五项内容:一是证照代办服务。主要包括建房审批、计划生育审批、居民身份证办理及补办、电话安装申请、户口迁移审批等;二是咨询指南服务。主要包括法律、政策、农技知识、市场信息、外出就业等方面的信息咨询;三是公益事业服务。主要包括殡葬事宜代办联系,计生、扶贫帮困、环境卫生、代写文书契约服务,通讯和水、电、路、厕等村级基础设施的建设维修等;四是民事调解服务。主要包括抚(赡)养、继承、债务、房屋宅基地、交通事故等方面的纠纷;五是村民致富服务。主要包括农业种养殖结构调整、优良品种引进、生产技术指导、农副产品促销和个私企业兴办中涉及用地用电的审批、产品开发、贷款协调等的服务。
3.规范服务程序。全程代理按照受理、承办、回复三个程序,规范化办理。服务处对群众反映的涉事项全部予以受理,一一登记。像xx、xx等村都专门设有记录本,把每次服务的时间、对象、内容、解决途径及办理结果详细记录,并整理存档。对能够实行代办的事项,在向群众说明必要的办理要求和程序基础上,承诺工作期限,实行全程代办,承办事项办结后,及时将办理结果通知委托人,并请委托人在承办单上签字,凡是涉及费用代收的,一律出具书面收据,办结后与农户按实结算;对不能办理的,按照政策规定进行必要的解释,争取群众理解;对超越代办范围的,指导群众到相关机构进行办理。
4.健全相关制度。实行首问责任制,首问责任人认真记录群众申请委托事项,出具承办单,并负责申请委托事项的全程办理或及时移交给有关承办人,对群众提出的服务事项做到“一册登记、一人负责、一个答复”。实行服务承诺制,把代理事项、办理程序、工作职责以及受理人员名单等记录在册,按承诺时限进行办理。实行限时办结制,对可当场办理的申请委托事项,做到即收即办;对需现场勘查或其它不能即办的事项,视情况明确办结时限;对不能办理的事项,在承办单上写明原因并签名。实行镇村联合办公制度,由各村便民服务处牵头,有关办公室业务骨干参加,定期到村进行服务。实行班子成员联系制度,每个便民服务处落实一名镇班子领导进行联系结对,并落实联系领导和服务处工作人员不定期交流沟通机制,认真听取工作汇报,对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处理。
三、初步成效
1.增强了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成立村便民服务处这一服务平台,全镇广大村干部和驻村指导员积极参与到为民办事全程代理服务中来,很多干部把群众的难事、杂事作为自己的份内事来做,增强了快办事的意识。如双山村一村民因对开店申请工商注册登记的`程序、手续不知情,几次跑上跑下还是未果。村干部知道此事后,主动上门全程代理,三天时间就办完了全部手续。一些群众深有感触地谈到,现在村里工作发生了“五个变化”:由群众跑变为干部跑;多次办变为一次办;拖着办变为主动快速办;随意办变为规范办;被动接受监督变为主动听取意见。
2.提高了执政能
力,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通过实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机制,提高了村干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经济社会相关知识的自觉性,提升了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和为民服务的能力,增强了执政能力,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xx村干部为能给村民群众提供致富发展方面的服务,专门邀请县农业局、林业局等专家到村里进行花木种养、鸡鸭养殖等培训。龙尾山村村干部依据自己所掌握的法律知识,无偿为企业和村民提供法律服务。
3.坚持为民办实事,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实行全程代理,镇村干部扑下身子为民办实事,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实行全程代理以来,全镇共受理各类求助电话上千个,办结率达99%,回访率100%,满意率99%。xx村立足实际,认真抓好咨询、帮扶、保障、调解、服务等代理项目,为群众代理证照办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报销、户口迁移等135人次,为民办实事40余件,化解矛盾10余起。xx村与集镇相距相对较远,群众办事不方便,村里提出了让村民们“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村”的服务承诺,热心为群众排忧解难,现在村民有事就会想到村干部,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
四、思考与展望
1.要处理好责任无限性与能力有限性的矛盾。村级便民服务处是展示镇村干部形象的“窗口”,在机关效能建设中承担着较大的责任。责任的无限性既表现为服务处自觉主动地承担相当多的职能和责任,又表现为群众对服务处的依赖和无限期望。两者互为因果,相互强化。许多群众认为,既然是便民服务处,应该什么事都能办,什么事都应该办。但是,服务处具有的管理资源、物质手段十分有限,再加上本身知识水平所限,要做到领导满意、群众满意有一定困难。在今后的实际运作中,必须正确处理好这一对矛盾。
2.要处理好依法与便民的矛盾。依法开展服务工作是前提,便民利民是原则。具体代理服务中,可能有些群众委托的服务内容有违现行法律法规,原则上肯定不能予以办理;有些委托内容虽与一些具体条款有出入,但经过合理变通可以办理;有些委托项目则完全属于服务处承诺的范围,在实践操作中,这个分寸和尺度要把握好。
3.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矛盾。任何一项管理都要核算成本与效益。没有相应的物质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效的产出。通过建立便民服务处,投入的是人力财力物力,产出的是社会效益最大化,是政府为民亲民的形象,是共产党执政的~基矗按照目前县委的精神,为减轻村一级负担,对村干部的职数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但便民服务处的成立却要相应增加村干部职数,这可能也是今后村级便民服务处长期生存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4.要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目前,xx县与各镇(街)、局办已建成了电子政务网络,相当多的文件收发、请示报告等内容可以在网上直接办理。村级便民服务处的成立,为村与镇、乃至村与县之间的电子政务网络建立提供了契机。今后对村级便民服务处的发展要多朝电子政务方向努力。
【对#镇推广设立村级便民服务处的调查与思考】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