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通用15篇)
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有所感受,才能写好读后感,下面小编整理了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通用15篇),欢迎参考借鉴!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1
本来是准备练习阅读,买了英文版,但无奈,坚持力太差,只读了三分之一便匆匆放下。
于是便拿起中文版,逐字逐句的读过。
其实我不能说这是一本很吸引人的小说,因为人物关系单一,没有情感纠葛,没有高潮迭起,故事结构单一,没有过多的悬念铺垫,缺乏一般的吸引力。小说采取倒叙的手法,将香格里拉的事情作为一个故事娓娓道来,开头和结尾都以第三人称进行叙述,而主体部分采用第一人称。这一点与呼啸山庄的写法正好相反。
纵观全书,我不得不说,关于活佛的描写非常精彩,因为这是一位介于凡人、神人之间的老者。所有香格里拉的秘密,都在老者的讲述中展开。而老者所宣扬的蓝月谷的生活态度,不同于俗世。我们姑且可以认为,香格里拉是一个封闭的小世界,有着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与现世无争、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做到了绝对的独立,强调个体对于情感和事物保持冷漠的客观,而将生命的延长和个人的修行作为生活的主旨。
但这一点与所有的宗教都并不相合,因为一切宗教,建立后为扩大传播,必定会将个人的修行与个人的成就、家庭的成就、社会的的贡献相结合,保有造福大众的特点。而这种功德只受在修行者本人的宗教,缺乏传播的基本特性,故而是孤立环境中的一个特例。
但是这本小说在出版后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引得无数西方人来到云南、西藏探访香格里拉的存在,并且为迪庆的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空前的贡献。究其原因,自十九世纪就开始的中国热、西藏热功不可没。无数探险家、博物家、掠夺者来到神奇的中华大地,因为好奇和财富的驱使,探寻神秘的西方文明,感受藏传佛教的博大精深。而本书出版后几年,而此时间大战便开始了,本书中所描写的孤立、自然、安宁的香格里拉,便成为战争中人们寄托幻想的对象。而长寿恰恰就是战乱中命运不可预知的民众们最大的渴望。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2
从得知此书后,就知道了稻城亚丁这个地方。书是今年读完的,稻城亚丁也是今年走完的。
感叹书中写到的:人与自然只有“适度”才是完美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深刻体会这一点,香巴拉似乎成为一个代名词。人们想要逃避残酷现实时要寻找香巴拉,极力希望没有烦恼、竞争、背叛等等,但当人们得到利益、金钱和权利时又时常将香巴拉抛掷脑后,希望自己永远能得到这些,不需要任何人间天堂。
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淹没了远方的地平线,我们似乎感觉到地平线在消失。可是,当我们的视线穿过这些重重叠叠的钢筋水泥时,可以发现地平线就在眼前,从来不曾消失。不要让物理空间的局限蒙蔽了我们灵魂视线的无限。
如果你愿静下心与自己交谈、与自然畅谈,请带上这本书,去稻城亚丁,用脚步丈量土地,用灵魂找回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3
想起买这本书来读,是在去完香格里拉以后。我说的香格里拉,不是中甸,而是稻城往西南110公里的日瓦亚丁。这里风景如画,只能如此形容,因为我想不出其他更好的描述方式。藏区的文化,骤然不同于汉地,虽是有些艰苦,却对自己同样有着吸引力。这座小小的村落,被冠名“最后一片香格里拉”。这个时候才开始去想,为什么,美的如此的地方,就该被称作香格里拉,这个由一个外国人创造出来的名词。
书本的故事,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小社会,为了保持足够的居民,不停地从外界找寻并增加成员。这是一个唯美的空间,无论是从自然环境,居住条件,人与人的关系,还有那长生不老的秘方,都是世间人想要追寻的。
小说最终只是小说,这样一个具体的香格里拉,只会是在小说中。可是如果我们只是去找寻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那么,她可以存在于任何地方。所以我总认为,香格里拉,只是一个代名词,代表着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给一个自己的定义就足够了。真正的香格里拉,就是可以让自己躲过所有烦恼,躲过所有喧嚣,可以静心停留的地方。至于是否长寿,其实并非就是那么重要。
如果要去亚丁,十分简易,读完小说再动身。那个时候,亚丁不会让你失望,会让你明显感觉,香格里拉,就是这里,我找到了。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4
“一些人在青年时代是朋友,但有些人不会变老,他们在40年后跟其他人迎面相遇,就再也认不出那些人。另外,他们之间也不可能再有任何接触;他们往往是并排待着,但每个人都在一条不同的时间走廊里。”
莫迪亚诺在《地平线》中构建的时间走廊,让生活在同一个现在的人彼此隔离,却让同处一条走廊的人“交流”,丝毫不受时间流逝的影响。这种超越过去和现在的对立,而创造出的永恒的世界,或许就是作者本人一直追寻的吧。
小说呈现出来的,是模糊而真实的画面,主人公博斯曼斯在寻找他一生中的“暗物质”,而故事场景却又那么真实。时间走廊让博斯曼斯从现时不确定的印记中回忆起40年前的一次偶遇。
男女主人公在不断逃离中短暂相遇,“这种相遇没有未来,如同在夜里的一列火车上”。仿佛结局早已注定,一年的短暂相恋,女主人公最终远去,消逝在地平线上。
忽然想起聂鲁达的诗:“爱是那么短,遗忘是那么长。”40年都已过去,仿佛所有的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但在时间的走廊里,这40年却显得微不足道,只要有这一年的幸福,就足够了。小说结尾处,博斯曼斯又踏上了柏林的道路,去寻找心中她的踪迹。
最终两人是否重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在怀疑时,至少还有一种希望,有一条逃逸线朝地平线逝去”。
时间的走廊连通着未来和地平线。“未来”,这两个字对于处在永久的现时之中的博斯曼斯,是令人心碎而又神秘莫测的。20岁时,它是地平线在我们面前展现的种种许诺和希望,而在小说中,所有人都迷失了方向,失去未来,无法达到这地平线。
但未来是令人向往的,人不可能永远活在过去,希望是追求地平线的唯一源泉。
时间的逝去会带走不安与犹疑,给予未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过去幸福的回忆。
40年后,地平线是那遥远而又幸福的过去,是失去的时间。正如博斯曼斯对地平线的怀念,总有一些事物深藏在我们心里,从未改变。这美妙的淡蓝色的逃逸线,在时间的走廊里勾勒出迷人的记忆,也给我们留下一生长久的怀念。
无论我们在时间的走廊里置身何处,始终不变的,是心中的那条地平线。
而我们一直在路上。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5
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学者自信地走向人民政府台前,向全世界宣布“地球在五天后能源完全释放,末日来临。”世界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这个短片出自《消失的地平线》这本书。作者用世界末日这个背景诉说了一个位母亲在危机时刻仍无私地保护儿子的伟大,虽然这只是一本科幻小说,但是“他”给我的启示无穷无尽。我们现在不知道还有多长时间,却虚度年华。在放学回到家中心不在焉地做完了那些简单而稀少的作业就无所事事,妈妈布置给我的试卷从没翻开看过,这下可把它惹火了,马上叫我做试卷,我还居然和她顶撞起来,独自在花园散步,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我作业做得快就让我继续做?那我以后就做慢点,看你早我怎么办!甚至还赌气,让父母为我操心,听到他们叫声后仍赌气:现在后悔了吧,太迟了。但我不知道他们完全可以不管我,任我为所欲为,难怪常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当我被找到是甚至想逃之夭夭,但被父亲强劲有力的手给死死地抓住了,回去之后以为一顿打是免不了的,才发现妈妈在家中流眼泪,爸爸在一旁劝,又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教,当时我的眼泪也快流了下来,不过“男儿有泪不轻弹”才忍着。平时怕尴尬,一直没道歉,所以我想对你们说“对不起“。母爱是伟大的,是她在危险时挺身而出;是她在困难时”舍己为人“;是她在绝望时充实信心。任何时间的酸甜苦辣对我们只是一时的,真如果人所说的”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就算是再长的时光对神秘莫测的宇宙来说也只是冰山一角,但唯有爱在让时光停留,成为永恒。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6
每一个认真解读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人都应该为香格里拉那块梦想中的净土所深深感动。1934年4月英国伦敦麦克米出版公司出版该小说后,所有拜读该小说的读者都进入了那神奇的心灵旅行。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整个香格里拉,各种信仰和平共存,四处遍布着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一种适度的原则,即使对待欢迎也不例外。香格里拉就是一个自然景色——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财富——那里富含金矿和纯净空气的汇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
读完《消失的地平线》后我为香格里拉那神奇的魅力所吸引:净如明镜的天空,让人窒息的美丽,诚实、纯洁、好客的人们热情地欢迎着远道的客人。这里是宗教的圣土,是人间的天堂。这里山顶有雪帽,山下有野花,成群的牛羊徜徉,湍急的瀑布跳舞,在这里,太阳和月亮就停泊在你的心中。……
在21世纪的今天,我坐在房间“爬格子”听见外面客厅看电视的女朋友在罗嗦着:“咳!咳!楼下的那户人家真没素质。天天闷在家炒辣椒,厨房的排气扇还舍不得开。辣得够呛的气味直叫人打喷嚏。几辈子没吃辣的了吗?……也不知道照顾别人的感受。”对于这样的事我已经没办法表示我自己的立场了。不是我有心干涉别人的饮食喜好,或者偏袒女朋友高贵而敏感的鼻子,而是我知道在白纸上写下自己的看法比跟谁沟通都要来得容易得多。我没有搭理女朋友的抱怨,只轻轻喝了口水转过头看着窗户外面,陷入了沉思。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7
《消失的地平线》一书,是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写于1933年。主要内容是描写四位不同经历的旅客,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开始的一段旅程。
5月20日,巴斯库尔,传教士柏灵克洛小姐、美国人巴纳德、英国领事馆的康韦和马林森一行四人原本要一同搭载飞机前往白沙瓦。然而,在飞行的途中,这四位乘客获悉自己所乘坐的飞机被劫持了。最终飞机在飞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于夜晚迫降在了昆仑山脉一处不为人知的地方。飞行员在临死之前,告诉他们,在远处,翻过上岗有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那里有座喇嘛寺,在那里他们将得到帮助。人迹罕至,狂风肆虐、饥寒交迫的情况,并无选择,然后正当他们要动身前往的时候,“意外”的跟另一队要去“香格里拉”的人相遇了,其中一位姓张的先生,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张先生的帮助下,一行四人顺利的来到香格里拉(蓝月谷)。至此开始一段神奇的旅行。
香格里拉(蓝月谷)坐落在卡拉卡尔山下的,虽然在任何一张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然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这里的人民接受喇嘛寺的管理。喇嘛的管理方式类似于道家的无为而治,然后其生活哲学又有点类似儒家的中庸,因为从张先生的嘴里不止一次的听到“适度”这个词。这里即唯美安静又处处透出神秘。按理,这里是与世隔绝的,然后它确有完备的管道系统,图书馆里收藏了大量西方书籍,对于音乐更是颇有底蕴。在这样的环境下,四位旅客的性格开始慢慢展现。传教士柏灵克洛小姐秉承教会价值观,认为香格里拉是需要被拯救的对象;美国人巴纳德天性乐观,经历的人生的大起大落,对香格里拉的安逸表示认同;而三十七岁的康韦和二十四的马林森则是本书的两个核心人物,也代表了中庸和激进、复杂和简单、悲天悯人与我行我素之间的冲突。
康韦和马林森同时喜欢了这里的一个中国女子:洛岑。一个犹如“玻璃杯中映出的一道虹,或是果树花瓣上的一颗露珠”一样的女子。她出身于满族的皇室,十八岁那年,为了在喀什跟他的未婚夫见面,随从在山里迷路,被香格里拉救起。由于年纪和经历的不同,洛岑之于康韦,更多的像是一个沉静的港湾、一个温暖的陪伴、一个温暖的陪伴;而之于年轻的马林森,洛岑就是鲜活的美好的爱情。
本书的第七章,康韦受到了大喇嘛的接见,也揭开了香格里拉最大的秘密:时光留步。1734年的时候,大喇嘛,佩罗,卢森堡人,1734年来到香格里拉,那个时候他五十三岁,当康韦到来的时候,他依然有两百多岁了,包括洛岑,实际上也已经九十岁了。大喇嘛来了之后,慢慢的发现,香格里拉里的时光,对于一部分特定的人群显的特别宽容,在这部分人身上时光好像停止了,然后他们不能离开蓝月谷太长的时间,否则时光会毫不留情地追赶上来。康韦,就是大喇嘛要找的接班人。
最后,四人中,传教士柏灵克洛小姐、美国人巴纳德决定留下不走;康韦在马林森一再的煽动下,陪着他离开,当然我个人觉得,康韦的走,跟洛岑的决定陪他马林森离开有莫大的关系。因为张先生说过,洛岑是不会离开的,当然她离开之后,面对将是急速衰老。可是,细想来,洛岑之所以会陪马林森离开也是情理之中,十八岁的年纪来到这里,和自己相爱的人人鬼相隔,为了让时光留步,要不断的“修行”,碰到马林森之前,遇见的都是如张先生这样年纪大的人(允许修行的人),马林森年轻热情,又有什么能比年轻更容易激起心里对爱情的向往呢。所以,当马林森对康韦洛岑跟他们一起走。康韦在这个藏族“小姑娘”脸上看到了他之前从未看到过的光彩,她向他展露了一个最迷人的笑容,但在她温柔的眼眸中,只有那个年轻男孩。文章的最后,作者没有在提马林森的下落,关于康韦,失意之后找回记忆,然后失踪,我猜想或者说我更愿意,他再次的回到了香格里拉;之于洛岑,应该就是那个将康韦送到医院不久就死去的,看起来非常非常年老的人(好难过)。
全书给我的感觉,节奏舒缓但又引人入胜。透过文字,都能感受到卡拉卡尔上的清冷、香格里拉的安详。书中处处都透出中国古典式的哲学,比如张先生常说的“适度”、顾恺之的“渐入佳境”以及两位主人公身上所展现出来的“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出世入世观。在读《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时候,作者就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圣地“耶路撒冷”;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个人觉得,每个人心中也应该有个属于自己的“香格里拉。蓝月谷”,安静优美,远离尘世,是自己心里的归宿,那里永远都会有一束明亮的光。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8
很多年以前,有一个作家迷上了中国西南方的一片土地,在那儿待了很长时间,他因为某些原因回了趟远隔重洋的故国。过些时日,他怀念起中国那片土地,然而,重新抵达中国后,费尽精力,他却找不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那一片土地,像谜一样消失了!从此,他对那儿念念不忘,并把思念汇聚成一本书——《消失的地平线》。
在作者希尔顿的笔下,香格里拉的故事宛如真实存在一样,正是这个原因,书的封底才够格地印上这几个字——这本书造就了西方乃至世界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叙事视角的独特是本书成功的原因之一,但关键的原因是,世人几乎都相信有这么一个地方,仍然安安静静地存在于我们难以到达的僻静之处,像原始的梦幻一样缠绕在被现代文明压迫者的心底。在这个未被现代文明糟蹋的天堂里,一切的一切都是谜。希尔顿说,这里还是一个希望:当风暴来临,每一朵文明之花都遭受蹂躏,人类的一切都被摧毁,史无前例的“大黑暗”带来之时,香格里拉将拯救一切文明。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四个西方人被迫地意外进入了神秘的中国藏区,这个在任何地图上都没有标注的小山谷,比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还要飘忽世外。在这里,“地平线会像帘幕一样升起,时间一直延伸而空间不断缩小”。时间足够静止,空间足够凝固,这里只有智慧在不断地扩展。修行的喇嘛,山谷里耕种的居民,他们过着的岁月是静谧得消弭了年龄的。四个外来者,外与内的冲突,闭塞山谷与外界的矛盾,在这里,一切交融都看不见地展开着,每个人似乎都是入世的,但当他们都消失时,却没有丝毫出世的迹象。
那一片地方,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找不到的地方,香格里拉,有人传言在中国的云南,有人说在西藏,甚至由此激起了两地的命名之争,但是,在哪里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它藏着的,是一个梦,原始而脆弱的美丽。它的扑朔迷离成就了许多神秘的故事,它的无可寻觅才使它不被现代同化,成为人们心中至圣至纯之地。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可以让自己灵魂安宁的地方,香格里拉就是我最想要的宁静归宿。或许,它在人们传诵的云南,又或许,它在西藏,在那些被开发出来的地方,节假日里,无数游人蜂拥而至,把现代化的快捷付诸实际。人们摘下了那里神秘的面纱,却使纯净的天越来越少,雪线往上升高,淳朴的藏人们学会了经商。这样的经济腾飞,是以人们心中最后一片圣地的消失为代价的。还是为文明的子孙保留一点原始的美吧!
《消失的地平线》在世上出现后,很多人开始了寻找香格里拉的旅途,都只能像武陵人一样无功而返。香格里拉就是那一道地平线吧,即使可以望见,也终是不可企及的。而且,也只有让人可望而不可即的地方,才有可能一直保持圣洁,一直蒙上神秘的面纱。其实,人的心灵何尝不是这样?某些人遥不可即的情感,最能勾起我们的遐思,让我们很想靠近。
我也寻觅了很久,在这喧闹的尘世,究竟什么才是我想要的。《消失的地平线》给我以梦的享受,也给我以梦的希望。原来,最想要的归属是一片宁静,神秘的喇嘛,几千年只是待在那一角宫殿,看着世界,透着神秘而诱人的智慧。归隐是现代最不可思议的事情,逃到哪里都会有人类的踪迹。不过,肉体的逃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逃脱。即使是藏在深山老林里,心中总念着有朝一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或是家财万贯,那这虚伪的归隐岂非烦闷?心灵的宁静才是人应该追求的,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拥有更多的幸福。这不是浅浅的家庭幸福或友谊的温馨,而是人性蒙昧的极乐!
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我们的一切只是浩瀚星空中的瞬息。像香格里拉一样,像梦一般无迹可寻,辉煌也好,岑寂也罢,生活其中的修行者不会在意,那些喇嘛,是其中的真正隐者。参透生死,便没有什么放不开的了。于是,找到香格里拉和没有找到又有什么分别,你的香格里拉已经在你心中了。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9
地平线,再词典上的意思是:向水平方向望去,天跟地交接的线。消失是指:事物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那所谓的题目,是不是指世界末日哩?嘴角勾勒出不屑的冷笑,也许自己从心底里还没有真正接纳这本书吧,可这种想法,却在自己对这本书的深入中慢慢的结束,另一种想法真悄然的盘上我的心头。
可笑的是,末日换成了天堂——“香格里拉”。
小说描绘了一个隐藏在中国西南部的净土乐园——充满祥和、宁静、永恒和神秘色彩的藏族生息之地。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王国。在那里,三条河流交汇在一起,群山高耸入云,山顶白雪皑皑,脚下深草成茵,覆盖大地。作者把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融入书中的人物中。反映当时人们就是努力追求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这部小说惊险、刺激、离奇、富于戏剧性。更难得的是,阅读这部小说将是一次身体、心智和灵魂的体验。也许,康威的离开是可惜的,如果是我恐怕会一直住下去,直到永远……
“香格里拉”这只是作者心中的净土的代名词,一片虚化的土地,没有人可以辨别他的真伪,了解事情的真相,可是这些就够了,就像文中说的“她的氛围越是平静,她的神秘感就越激荡人心,而且整个的感觉是惬意而令人欣快的。”是啊,如果真正的,完完全全的了解他,这片土地也许就不会这么美好,这么神圣,就像残缺的美,往往是最美的,因为她永远带着我们无法揭下的面纱。
现在可以说是个和平的年代,不过“它所蕴含的深刻而惊人的理念仍然可以抚慰了我们的心灵;我们也同样喜欢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的深藏不露的情感世界和细腻婉转的思想表达方式。”在这忙碌的生活中,人们能安安静静的停下来喝一杯咖啡或品一杯茶,而不想其他的事竟变成了一种奢侈,人来来往往的穿梭着,为了生计而奔走,根本不会停下来静一静,而所谓的“香格里拉”竟渐渐的尘封在心底,毕竟那是多么的遥远和不切实际阿。
“没有人和人之间的斗心勾脚,没有名利与财富的互相攀比。”这大概就是“香格里拉”的含义吧!也许这本书获得了巨大的荣誉的原因,就是因为他勾起了人们尘封在记忆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吧。我合上书页,嘴角竟不由自主的上扬……这就是“香格里拉”的魅力啊!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10
最近,读了《消失的地平线》,就好像和作者一起进行了一场旅行,我们在建在天上的神奇国度中游览了一番。那就是神秘的香格里拉。
故事主要讲诉了四个身份各异的西方人,由于各种原因,被一个东方人劫机,飞到了香格里拉。那里有净明如镜的天空、葱葱郁郁的山林、洁白优雅的雪山、宁静深邃的峡谷,和那安然和谐的淳朴民风。小说中的四人无一例外的被这远离尘嚣的“桃花源”所影响。他们疲惫的心理受到美景的洗礼,甚至不想再离开。也许,灵魂的净土,才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如今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大都市里,看惯了人声鼎沸的热闹集市,看惯了红灯酒绿的都市霓虹,那纯净美丽的风景线早已被我们所遗忘。社会在飞速发展,经济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空气也越来越浑浊,我们也越来越像独立在自然之外的生命体。我们拥有比古人更多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在这繁忙的生活之中,安静的做个美梦,都会觉得是如此的奢侈。在这个和平表相下的社会之中,我们面对着诸多挑战,激烈的竞争,学习的压力。当看到为了争夺利益而发生的一些不好的事情时,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感到恐惧、失望和无奈。我不惧怕挑战,我只是不愿意在钢筋水泥之中迷失自己。
我的心灵像西藏虔诚的朝圣者一样天天在祈祷。我不希望香格里拉只是一梦想,不希望那美丽的地平线消失。正如作者所说,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失去,一直在伤感。大学就像香格里拉一样,给了我们一个宁静的学习环境,我们可以不被外界所困扰而专心学术,但当我们离开大学走向社会之后,还能否像现在这样从容不迫,还能否守住心里那片净土。
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去逃离城市,毕竟对现代人来说,过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是不可能的事情。作者文中描写的香格里拉也许只是他的想象,它不在云南,也不在西藏。
它只是借代了一个风景如画,绝世脱俗,没有一切纷扰的地方而已。不管现实怎样,就在心里留下一片净土,去体味人生,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的生活还缺少什么呢?
这部小说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但全文没有一句空洞的大道理。当我面对那让人窒息的美景之时,心里只有震惊。
是我们发现了世界,还是世界发现了我们?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11
《消失的地平线》我带着这本书去了很多地方,但始终没有细细读完它。这三天终于把它又从头到尾可谓是真真切切的读了一遍。与其说和主人公去香格里拉、蓝月谷旅行,不如说是一场心情的'旅行。
中国的藏区一直给西方人一种特别的神秘感。本书讲述的四个西方人在“阴谋”下来到了香格里拉。当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它却反映了作者对于他心中所向往的室外桃园的向往和憧憬。四位主人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个室外桃园进行了阐释。当他们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满是恐惧,疑惑。随着故事的深入这些疑团纷纷被揭开,他们每个人都对这个环境有个更加深入的了解。本书主角康维,他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受过良好的教育。他来到这里,从哲学心灵的世界来认识了这个“世外桃源”,在他多次与活佛和张的谈话中,他了解了这里的处世哲学——中庸,也就是小说中提到的“适度的美德”。在这里人的寿命非常长,时间根本不成问题。正因为有了这个前提,他们可以充分的思考人生,讲人生培养成一种完美品质。面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一种安宁,享受,与美好的事物保持一定距离的心灵升华。从巴纳德的眼中,这里是一个可以逃避的地方。巴纳德因诈骗而被通缉,他不愿意去白沙瓦,因为那里很可能等着他的是手铐和监狱,最后他在这里得知了香格里拉的一个秘密——金矿。最终他选择留在这里,也许这里他会有更好的生活,沉淀他的生命。布林克罗最终选择留在这里为了传教,她是一个不折不扣信徒,她认为是上帝的旨意,让他们来到这里。在香格里拉是一个多宗教融合,自由发展地方,她希望将教会的教义永远留在这里,这正是香格里拉吸引她的地方。而马林森是这部小说的碰撞点,这位青年有他的可爱之处,因为年轻可以将人的急迫,敢做的性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这与香格里拉的格调完全相悖,正是有了这个人物的衬托,才能显示出香格里拉的宽容与包容。最终也是因为马林森这种“莽撞”最终造就了罗珍的悲剧。作者从这四双眼睛中,从不同侧面描绘了同一个香格里拉。同时,在故事的背后用罗珍的悲剧也说明了,正是因为人格的不完美,造就了悲剧的产生。
在小说中的香格里拉,这里给了人生充足的时间。250多岁的活佛,100多岁的张,将近100岁的罗珍。这里有充足的图书,资料,信息不阻塞,你可以充分掌握外面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在这里你又充分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去体味人生,去做自己的事业。而做种最终要说明的是,在我们者有限的时间中,正是因为我们不完美,或者说不中庸的性格,使我们浪费了更多的时间。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求,一直在失去,一直在伤感。正如康维觉得这里像牛津一样。也许大学就是心目中的室外桃园吧!在这里你又充分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业。香格里拉的喇嘛们,甚至用自己现有的资料去预测遥远的未来。本书作者希尔顿将中国的中庸文化阐述到这种程度,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中国通了。这本书谜团重重,蓝月亮山谷、卡拉卡尔山、康维、活佛这些谜团扣人心弦,越到小说的最后越能抓住读者。我觉得这部小说的精髓不在写景,而在作者对人生意义,对生命的完美诠释。
有了时间,有了安宁你的生命中还缺少什么呢?
这就是《消失的地平线》,英国版的世外桃源。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12
文字很舒服,华丽但是不回让人觉得堆砌。
这是一个以西方人的宗教,生活,和世界观的视角来揣测中国的隐士境界,非常有意思。
中国人说的中庸,无为,佛教和道教中似乎想通的那种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用一种很世俗的语言讲了出来,得到这种境界之后的“奖励”是“长生不老”,又是一个对于中国文化的致敬。这些理解有些蹩脚,有些可爱,有些表面,但是在这种文化中的浸淫了一辈子的中国人,是否能达到他这样的境界,也不好说。
那些长老需要是白人的设定也是很文化自信了,晕。那和满族姑娘的情节太西方浪漫视角了,给人一种西方电影里俩人突然就看着对方开始亲嘴一样……怎么就三角恋了,让人很尴尬。
我觉得非常有感悟的结论就是,当人们达到香格里拉一样的生存境界的时候,那么艺术和文化就是非常的发展,真希望人类社会发展到最后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虽然现在看来不太可能,因为贪婪其他什么太太好说的东西——我想这也是这本书成为经典的一个原因吧。谁不向往香格里拉?
我最近也有类似的一种心境,就是当一个天天出去旅行的人,喜欢看看大好世界的人,突然因为疫情要呆在家里很多个月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这样也很好的,我的欲望也可以那么小”的感悟。
如果在世界安静的一隅,没有纷争,没有生存顾虑,没有压力,但是也没有什么意思的生活,会不会我也会想当地人一样,觉得想要离开这里是十分荒谬的想法么?
再有,经常都是出国旅行,很久都没有去过中国旅行了,想去云南,想去四川了。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13
香格里拉—心中的日月。
全书读完,并不能理解为何本书会如此有名以及在当时会引起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仅从自然风景或者环境的角度而言,当时的西方肯定有比着更美好的存在。
所以仅就个人感受而言,更倾向于理解为一种,现实世界被一战毁灭的支离破碎,尤其是对人的心理带来的无可挽回的虚无感之后,作者对世界、生命意义本质进行探究的哲理性著作。
文中一开始就表明了一种状态、一个在我自身看来无比感慨的用词:幻灭。
是啊,就是这种感受,幻灭。现实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现实世界看起来一片繁华灿烂、人的欲望无穷无尽、一切都要分出个是非黑白,马林森、巴纳德、柏林森追求的直接、热烈,就连康韦,若不是那场战争,也许也是一个耀眼的成功人士吧。但是,战争来临之时,这一切又如无根之萍一样易碎,更多的是给人心理带来的创伤难以弥补。康韦也许就是从那时在一片虚无中开始感受到这种幻灭的吧,愤怒、激情、疯狂、暴虐……一切热烈情感爆发之后所带来的只是更多的幻灭。
正因如此,在一片幻灭中,作者才煞费苦心构建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吧。
它与世无争、适可而止、包容一切,在这个世界中,生死、欲望在时间无限延长的条件中都不在拥有具体的意义,尽管去追求本心,无需追求意义。
也就如康韦和马林森,精神世界的差异注定了两人在香格里拉的行为差异和适应程度。正如张先生所言:适度、中庸、多元,作者意图用东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态度去解决现实世界的冲突,以此找到现实和幻灭之间的平衡。
遥远的山谷、极高的海拔、高耸的雪山、神秘的蓝月、清冷安宁的庭院、智慧圆融的大喇嘛……一切不真实间又无比真实,不过就是马林森所言的炸弹飞过来时一样灰飞烟灭。
所以,真实与幻灭、现实与精神,究竟哪个又值得去追寻,哪个又能抚慰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世界呢?
在看如今,我们所面临的世界又与百年之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所以,香格里拉,只是心中的日月。
附记:1、本以为是以洛克在中国的探险经历为蓝本创作的一部自然之作,不过显然不是。书中四位人物的选择无所谓对错,感觉适合自己就好。
2、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等等思潮是否是解决此种冲突的一种反思。
3、稻城往西1100英里进入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脉,对着地图划划线其实挺好玩的,个人感觉进入了阿里地界。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14
在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1933年问世的作品《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描绘的“秘境之地”香格里拉(Shangri—la)中,“适度(moderation)”这个词,被喇嘛寺那位儒雅、睿智、博学、神秘的张先生反复提起。所谓适度,就我个人的理解,可能就是万事万物都有一个对你个人而言,最恰如其分的程度或者界限,这个“度”不多不少,不浓不淡,多一分嫌多,少一分则不及。比如,偏爱的食物不能贪多,要适度;中意的人和物不可过度痴迷,要适度,否则就可能“慧极必伤,情深不寿,强极则辱”。其实,这样的理念和思维在中国人的认知范式里,并不陌生。从很小我们就曾被父辈耳提面命“过犹不及”,“适可而止”,“乐极生悲”,“物极必反”等等……仿佛所有的事情一旦跨过那个界限走向极端,就必然会有不尽如人意的结果。
这样的思想,与我们的先贤孔子所重视的“中庸之道”不无关系。中庸之道是一种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样的态度,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连追求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这样的“上层建筑”之事上,也只求达到一种旷达豁然、尽力而为的状态。从崇尚极致的西方世界而来,原本年轻有为,才华横溢的大使馆领事康韦,在世外桃源一样的香格里拉,也生出了““追求极限,永不止步”这个口号远没有“尽力而为,适可而止”合理,甚至有些迂腐”的观点。
生活在高压下的现代人,焦虑感无处不在,业绩争第一,收入争第一,孩子成绩得第一,衣食住行争取事事处处都能出人头地,艳压群芳。古今对照,不能妄断孰优孰劣。因为,对于“中庸”,我们现代人也有很多我们这一方振振有词的辩驳:“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宁做凤尾/鸡头,不做鸡头/凤尾”“追求卓越”“做到极致”等等……时代不同,人的认知理念也会随之变化。如果一个平和淡定,知足常乐的古人穿越到我们现在的生活中,说不准就会被人嘲笑讥讽为不上进,没出息呢。
其实,在极度的追和求背后,往往都是填不平的欲望在驱使,而欲望的源头则有众多的缘由。一个整体欲望高度膨胀的社会,焦灼、浮躁、不耐烦就会俯拾即是。而只有适度,中庸,不争不抢,知足常乐,一个大同世界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和正常运转。在书中所描绘的这个亦真亦幻的香格里拉,唯有遵从这样的适度信念,一切在现如今的世界来看,美好到不真实的生活场景,才能得以顺理成章的存在吧。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篇15
《消失的地平线》这本由希尔顿著的书籍,一直是我必读书单中的一员,最近,在重庆开往西安的高铁上被我读完,前后共花了5天的时间。读这本书说了也许就是一种缘分,一是在中秋出差前的两天突然在晚上写作的时候,于微博上看到了有关这本书的话语,也就触动了我要读这本书,二是马上要出差了,出差的过程中,睡觉前、飞机上、高铁上都会有相对充裕的时间,而这样的时间,我更愿意读一本书。于是,在出差的前二天就在京东上拍下了四本书,出差的前一天这本《消失的地平线》和《寻找时间的人》也就到了我的行囊中。
可以说,到今天,这本书我已经读完有3天的时间,为什么迟迟没有总结一下,主要是脑子里一直回味着这样一本书,回味中,不得不说,这样的文字,正如那香格里拉一样让人着迷,让人思索,甚至让人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去写一些什么。
书中介绍了什么?笼统地来说,书中的文字是一种回忆体,更为准确的说是第三者在第二者的书稿的基础上,而第二者在第一者回忆的基础上得到的这本书,细细算来,这本书文字的问世经过了信息传递的五重奏,即当事人经历——转述——第二者听———第二者记录———第三者看理解——第三者写出。书中讲述了4个人,在战乱撤离过程中又遭有目的的“劫机”,然后到达一个似乎时间停止的“香格里拉”(这里突然想到,最近自己读得两本书,还有些圆圆,都存在时间的永恒之地),在这里康维和其他三个人在等待中,尤其是康维领略到香格里拉的奇妙,迷恋,然后逃离。在这期间,我们读到了一种将青春永驻的秘密,看到了这个地域的神奇。可以说,在众多的书中,是唯一一本对于男女关系叙述最少的书籍。当然,经过信息的五重奏以及书籍最后马林逊的连续不容也没有底气质疑的提问,让我开始怀疑,书籍中的香格里拉是否真实的存在,香格里拉里面高僧的年龄以及描绘出的洁净之地是否值得可信?
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美丽的香格里拉,也许因为和自己有过到过洁净之地——泸沽湖和玉龙雪山的缘故吧!泸沽湖,湛蓝的天空,清晰的空气,如画般的景色,飘扬的经幡,旋转的转经筒。都让人整个心被水洗了一般;玉龙雪山,飘荡着的浮云,白白的雪,飘着的雪花,高处的山峰,脚下的峭壁。让人心中一颤,有一种不由自主地从脚到大脑的精神升华。于是,就在要写文章之前,翻起来书中香格里拉的描写,但却不是那么容易的翻找到,而脑海中却又那么一幅文字说不出的画面。再细细翻找,才发现,书籍中并没有大篇幅对于香格里拉的描述,这些画面都是康维看到的画面断断续续的感想汇聚的画面,能找到的一个还算段落只是:“可是这里,在香格里拉,一切都处在深深的平静之中。没有月色的天空星星也使劲地闪烁着光芒,而卡拉卡尔的顶峰亦透出一抹淡蓝色的光彩”。
这样的画面,我想对于我来说,既神秘又亲切吧。亲切是像极了冬日在老家,写完一篇文章,然后到院子里看到满天的繁星,衬托着冰冷的空气,望着远处的山峰的感觉;神秘,正像着何地“藏地密码”般给我留下未读完的神秘色彩,像《藏獒》带着无限的遐想。
关于书的后续,我更希望,确实有这么一个神圣的地方存在,那是洁净的灵魂的寄托地;我更相信,确实存在时间的永恒,因为无求无欲,所以时间暂时得以停止;我更相信,康维在香格里拉的召唤下,又回到了那里;我更相信,送康维到医院的那个女性,就是那满族小姑娘(因为离开香格里拉,迅速恢复了正常的年龄);我更相信,满族小姑娘暂时的离开,正像张所说的那样,为了保证香格里拉的秘密,为了带康维回到永恒的香格里拉。
消失了的地平线。为什么如此说,我想更是对于当今世界的警告,警告世人,如果不善待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那么最后的香格里拉也会变为汹涌澎湃的海水(正像在读的《寻找时间的人—永恒之地》中描述的世界一样),而目前的地平线将最终消失。
后记:突然发现,选的两本欲在出差半月间读完的书《消失的地平线》和《寻找时间的人2—永恒之地》,竟有如此的理解上的巧合,也许这就是一种机缘巧合,冥冥之中自由安排。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通用15篇)】相关文章:
消失的国家05-17
消失的童年_小学作文09-07
童年消失的开始作文12-15
消失的亲情小学作文08-31
青春没有地平线作文03-07
消失的书作文600字09-28
消失的童年作文9篇09-08
消失的童年作文4篇02-19
外婆的爱消失了作文11-24
消失的痕迹初中记叙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