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骨支床成语故事
【拼音】jī gǔ zhī chuáng
【典故】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俱以孝称,王鸡骨支床,和哭泣备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释义】原意是因亲丧悲痛过度而消瘦疲惫在床席之上。后用来比喻在父母丧中能尽孝道。也形容十分消瘦。
【用法】作谓语;形容十分消瘦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瘦骨嶙峋
【押韵词】民富国强、高飞远翔、凿壁悬梁、空手套白狼、蜚鸟尽,良弓藏、龙血玄黄、多藏厚亡、一苇可航、人无貌相,水无斗量、舍短取长、......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古代有名的孝子王戎与和峤两人同时丧父母,和峤按照风俗习惯,守孝三年,神气丝毫没有损伤。而王戎则不同,他在父母的灵前搭了一个小棚,整天陪伴父母的.灵,十分伤心,而且吃的很少,整个身体变成骨瘦如柴,三年后经很长时间调养才恢复
【示例】积数日,鸡骨支床,较前尤甚。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寄生》
【鸡骨支床成语故事】相关文章:
1.畏首畏尾成语故事
2.图穷匕见成语故事
3.讳疾忌医成语故事
5.返老还童成语故事
6.亡戟得矛成语故事
7.朝云暮雨成语故事
8.只鸡絮酒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