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炬
成语是汉语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目光如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语名字】目光如炬
【汉语拼音】 mù guāng rú jù
【成语解释】
眼光火炬般光亮,形容人怒视。语出《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后用“目光如炬”形容目光有神。亦用于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目光如电”、“自坏长城”、“万里长城”。
【成语典故】
《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
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乃脱帻。 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复惮。”自是频岁南伐,有饮马长江之志。
【成语注解】
1、道济:檀道济(1130年或1148年-1209年),南朝宋高平金乡(今山东省金乡县)人。东晋末追随武帝刘裕平京城,攻后秦,功业彪炳。文帝时,又率众北伐,有威名,魏人惮之。后因朝廷疑忌之,被杀。官至司空。
2、 见收:被拘捕进牢。见,被,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3、俄尔:不久。
4、斛: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十斗为一斛,后改作五斗为一斛。
5、 帻:古代用来包裹头发的布巾。
6、 坏汝万里长城:比喻策略失当,导致本身所拥有的优势,全然消失。万里长城,比喻国家的栋梁。见“自坏长城”、“万里长城”。
【成语书证】
1、《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源)
2、《周书.卷一二.齐煬王宪列传》:“宪辞色不挠,固自陈说。帝使于智对宪。宪目光如炬,与智相质。”
3、宋.洪迈《夷坚志.甲志.卷一四.建德妖鬼》:“门轧然豁开,有物从外入,目光如炬,照映廊廡。视之,大蟒也。”
4、《二刻拍案惊奇.卷五》:“旁边鬼卒十余个各持兵杖夹立,中间坐着一位神道,面阔尺余,须髯满颏,目光如炬,肩臂摆动,像个活的一般。”
5、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眥,目光如炬。”
6、清.东轩主人《述异记.卷上.不葬之咎》:“忽见床下有一怪物趋出,长尺余,扑灯皆灭,月色中视之,身皆紫毛,目光如炬,射出丈许。”
【用法说明】
一、
语义说明 形容目光有神。
使用类别 用在“眼神锐利”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两位剑客互相对峙,目光如炬,全身散发出杀气。
2、这位老人家虽然头发斑白,但目光如炬,十分有精神!
3、站在忠烈祠门口的卫兵,都是高大魁梧,目光如炬,十分英挺。
4、弟弟一看父亲目光如炬地坐在客厅,不由得心虚地想:“我又做错了什么事?”
二、
语义说明 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褒义。
使用类别 用在“见识宏远”的表述上。
【成语造句】
1、经理的目光如炬,对市场的需求抓得准确无比。
2、他虽然老了,仍旧目光如炬,少有人能骗得了他!
3、这本着作明确地指出国家的远虑与近忧,目光如炬,实在不可多得。
4、看了这本分析国际形势的书后,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的目光如炬,慧眼独具。
【近义词】 目光炯炯,炯炯有神,洞烛机先
【反义词】 目光如豆,鼠目寸光
【参考词语】眼光如炬
【汉语拼音】yǎn guāng rú jù
【成语解释】犹“目光如炬”。见“目光如炬”条。
1、《大马扁.第二回》:“足下大着,真是眼光如炬!”
【目光如炬的成语故事】
据《南史.卷一五.檀道济列传》载,南北朝时,宋国有位大将名叫檀道济,他曾追随武帝刘裕北伐,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武帝死后,文帝即位,仍任命檀道济征讨北魏,又屡建奇功。由于他功业彪炳,官位升至司空,权势极大,他的`几个儿子也都掌管兵权。然而树大招风,他的功高望重引起皇帝及朝中其他大臣的猜忌。一日,皇帝以议事为由,传唤他进宫,却乘机将他捕捉下狱,并且派人杀了他的家人及亲信。檀道济在牢狱之中,知道自己这回必定难逃死劫,急怒攻心,眼中发出如火炬般熊熊火焰,又气又恨地把一大斛酒一饮而尽,然后脱下头巾重掷在地,咬牙大骂:“你是在毁掉自己的万里长城啊!”这件事传出之后,北魏人就谣传说:“道济已死,其余的南方人都不足畏!”果然就肆无忌惮地南侵。“目光如炬 ”这句成语即出于此,原是形容人怒视时的眼光;后来也用来形容目光有神,或比喻见事透澈,识见远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