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看花
【成语名字】走马看花【汉语拼音】zǒu mǎ kàn huā
【成语解释】
(一) 骑马快走以观赏花景,形容抱负实现或游赏时得意愉快的心情。语本唐.孟郊〈登科后〉诗。
(二) 比喻粗略、匆促地观看,不能仔细深入了解事物。语或出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三》。
【成语典故】
(一) 唐.孟郊〈登科后〉诗(据《全唐诗.卷三七四.孟郊》引)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成语注解】
1、龌龊:本指拘于小节、器量狭隘的样子。此处借指中第前的郁结气闷。
2、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3、春风得意:指登进士第后称心如意的感受。见“春风得意”。
4、长安:唐代首都。地约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部,南依秦岭终南山,北连渭河平原。
(二) 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三》(据《清诗话续编》引)
唐诗情深词婉,故有久久吟思莫知其意者。若如走马看花,同于不读。
【成语注解】
1、情深词婉:情意深厚,词语委婉。
2、吟思:吟诵思索。
【成语出处】
(一)
1、宋.杨万里〈和同年李子西通判〉诗:“走马看花拂绿杨,曲江同赏牡丹香。”
2、宋.刘克庄〈赐第谢丞相书〉:“某取数过多,受恩罔极。向春风夸(夸)得意,非复走马看花之时;以纪传易编年,徒有绝笔获麟之感。”
3、明.于谦〈喜雨行〉:“但愿风调雨顺民安业,我亦走马看花归帝京。”
4、清.袁枚〈与钱稼轩少司空书〉:“忆戊午榜后,曲江秋宴,彼此少年,极走马看花之乐。”
(二)
1、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三》:“唐诗情深词婉,故有久久吟思莫知其意者。若如走马看花,同于不读。”(源)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粗略、匆促地观看,不能仔细深入。
使用类别 用在“敷衍随便”的表述上。
【走马看花造句】
1、读书如走马看花,结果当然是了无心得。
2、走马看花,稍纵即逝;雾里看花,模糊不清。
3、想要了解得很仔细,走马看花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4、我虽去过欧洲几次,但都只是走马看花,未作深入了解。
5、这本书内容博大精深,随便走马看花是无法窥其堂奥的。
6、因为行程紧凑,我参观每座博物馆都仅止于走马看花而已。
7、官员访视地方,若如走马看花般虚应故事,岂能深入了解?
8、随着旅行团出游,每个景点都只能走马看花,无从仔细欣赏。
9、研究古迹不比游山玩水,走马看花所得的.浮光掠影恐怕无济于事。
10、展览会场非常大,我走马看花地逛了一下,就已花掉一个上午的时间。
辨识
【近义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反义词】:观察入微
辨似:
形音辨误
同 “走马看花”及“浮光掠影”都有观察粗略,不仔细深入的意思。
异 “走马看花”侧重于因匆忙以致印象难以深刻;“浮光掠影”则侧重于态度轻忽,以致见解肤浅。
走马看花 浮光掠影 辨似例句
因为行程紧凑,我参观每座博物馆都仅止于走马看花而已。
议论必须确有根据,若只是浮光掠影,人云亦云,有何价值?
【走马看花的成语故事】
(一) 唐朝诗人孟郊参加科举考试,曾经两次落第不中,后来终于在四十六岁时高中进士。发榜之时正值春天,这时首都长安花团锦簇,人人都上街欣赏怡人的景致。孟郊也骑着快马、迎着春风,得意地四处游览,一天就看遍了长安的花景。中第加上春天的到来,使得孟郊在按捺不住内心喜悦之下,着手写了这首绝句,记录自己的心情。诗里说到自己一扫过去的郁结心情,如今志得意满,真是自由畅快、无拘无束。后来“走马看花”这个成语就从孟郊的这首诗演变而出,用来形容抱负实现或游赏时得意愉快的心情。
(二) 清朝人吴乔写了一本名为《围炉诗话》的书,阐述自己对历代诗作的看法。他认为:唐诗情意深远、词语委婉,所以会有即使品味许久,也无法了解其真正义含的情况;如果只是像走马看花那样看过,就跟没读一样。“走马看花”这个成语也可能直接摘自此书,用于比喻粗略、匆促地观看,不能仔细深入了解事物。
【走马看花】相关文章:
1.走马看花
2.走马看花造句
3.用走马看花造句